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一):金属铸币的六大要素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丨专注于资本的极致探索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金属铸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六大要素
第二部分:币值衡量
第三部分:铸币贬值
第四部分:购买力与物价
“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第一部分
(一):金属铸币的六大要素
人类货币的演变按照材质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商品货币时代(兽皮、谷物、牲畜、布帛、贝壳等)——金属铸币时代(金银铜等铸币)——纸币时代。商品货币属于货币经济萌芽阶段,并不成熟。金属铸币开始采用后,货币经济开始成熟。
金属铸币时代在人类货币史上至少垄断了三千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很多对货币的深入研究都是起始于金属铸币时期,而并非现代的纸币时期。因而,对金属铸币有系统而全面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先在本文中介绍金属铸币的六大构成要素,以作为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1.材质
黄金、白银、铜、铁、镍、锡、合金等。按市场价值排序:黄金>白银>铜>铁镍锡。
2.纯度(成色)
含金量、含银量、含铜量等。一般情况下,金属铸币的纯度越高,其价值(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也越大。
3.重量
在金属铸币产生早期,金属铸币都是称重使用的,重量越大,其价值(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也越大,并且二者往往是等比例增大或缩小的。
此外,由于金属铸币早期时是称重使用,因而,金属铸币的货币名称或货币单位往往是从重量单位演变过来的。但随着时间推移,重量单位最终会和货币名称(或货币单位)分离。
例如,在中国秦朝时的“半两”铜钱,一枚铜钱的标准重量为半两,按重量来命名(“两”是重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当时的“两”和现在的“两”的衡制标准已经不一样了)。后来汉朝的“五铢”铜钱,也是如此,“铢”在当时也是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延伸阅读:「格物货币」中国货币简史(上)
▼图:秦半两,以铜铸造、圆形方孔、重量半两(等于12铢)、印有阳文“半两”二篆字,背面素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西汉时期五铢钱,重量五铢,刻有“五铢”二字,现藏于中国钱币博物馆。
到唐朝时,铜钱的名称不再以重量来命名,而改称为“一文钱”,“钱”则反过来变成了重量单位(十钱为一两,此后十进制的“钱两制”一直沿用到清朝),而且“钱”也成为了货币单位,人们在记账时会用“xxx钱”来表示。
明朝中叶时,中国进入银本位制,白银是按“两”来称重使用的(十两银锭就是一两银锭的十倍重,其价值也是十倍),“两”不仅仅是重量单位,也是货币单位。1933年“废两改元”后,“银两制”变成了“银元制”,白银被铸成标准的银元币,不再称重使用,而按银币个数计数使用,货币单位从“两”变成“元”。
▼图:明朝“金花银”银锭。此银锭呈马蹄形,凹面刻有地名、税别、重量、内耗及有关官员和银匠姓名等内容,重五十两。这个银锭是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福建建宁府上交给户部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铸造的“船洋”银币,正面印有孙中山侧面像,背面为双帆船图案,且有“壹圆”二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例如:英国的货币单位“英镑”也是从重量单位演变过来。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其中拉丁文“pondus”意为“重量”,而拉丁文“libra”意为“磅”,用作重量单位(1 libra=12 unciae)。公元43年,罗马帝国的军队入侵不列颠岛,并将其征服,征服后的领土成为了罗马帝国的领土一部分(相当于殖民地)。罗马帝国军队入侵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和货币传入不列颠岛,拉丁文“pondus”就演变成了英文“pound”,“ libra”也在不列颠岛上被当作重量单位使用。最终,“Pound”既做重量单位(磅,用“lb”表示),也做货币单位(镑,用“£ ”符号表示,“£ ”根据“lb”演化而来)。
4.形制、图案铭文、工艺水平
形制一般有:长条形、方块形、圆饼形、外圆内方形、锭形、马蹄形、椭圆形等等;币面图案铭文反映铸币的年代、文字、铸造技术、书法等等;铸币的工艺水平,表现为铸币的精整、精美程度,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官方铸币厂都是手工打制铸币,铸造出来的铸币往往不够精整、不过标准化,很容易被民间私自仿铸,这是金属铸币时代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后来随着机器铸币的引入,民间私铸现象得以缓解。
▼图:清末时,广东省机器铸造的“光绪元宝”铜元,是中国官方最早铸造的机制铜元。现藏于中国钱币博物馆。
5.铸币权
在金属铸币产生的早期阶段,民间可自由对其铸造,铸币权是分散的,不受垄断。但随着封建王权的加强,统治者开始垄断铸币权,集中控制着金属铸币的铸造和发行,禁止民间个人或组织私铸,否则处以严罚。
封建统治者会下令设立专门的官方铸币厂(或铸币厂网络),负责全国铸币的统一铸造发行,并下令统一官方铸造标准(铸币的材质、重量、成色、币面设计、形制、种类等),还会设定各类官方铸币的法定价值(或法定面值),来确定官方铸币在交易支付使用时的法定购买力或法定偿债力。
▼图:英国皇家铸币厂(The Royal Mint)。英国皇家造币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00年前阿尔弗雷德大帝时期(849年-899年),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铸币厂之一。图片来源:royalmint.com
另外,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一般还会将金属矿藏(尤其是金银矿藏)据为已有,禁止民间擅自开采,进行严格管制,这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王室财富(将矿藏直接铸成货币),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民间私铸。
到近代民主法制政府时期,各国的中央政府依然垄断着铸币权,民间私铸依然是违法行为。
金属铸币时代结束后(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终结为标志),世界各国相继进入法定信用纸币时代(纸币不可兑现为贵金属,单靠政府信用支撑),而铸币权依旧牢牢掌控在政府手中。
6.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
内在价值指的是一枚金属铸币的本身所含有的市场价值,内在价值由三个因素决定:铸币金属材质的市场价格、铸币的纯度、铸币的重量。
法定价值是指一枚金属铸币被赋予的法定面值(法定购买力、法定偿债力),它是由统治者(封建君王政府或近现代民主政府)人为设定的,不由市场自发决定。
在日常使用中,人们按金属铸币的法定价值来交易支付,而不是内在价值来交易支付。
▼图:1849年在美国费城铸币厂铸造的最早一批1 dollar金币。币面上刻的“1 dollar”正表明该金币的法定价值。图片来源:coinauctionshelp.com
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存在紧密关联性,统治者在设定一枚金属铸币的法定价值时,往往根据其内在价值而定。一般情况下,法定价值会略高于内在价值,二者之间的差价由官方铸币厂的各项铸造成本(相当于“加工费”)和铸币税构成。
铸币税,产生于封建君主统治时期,在铸币权被封建君主垄断的情况下,官方铸币厂铸造的金属铸币产生的收益要高于其成本(金属原料和人工费为成本,金属铸币的法定价值为收益),收益扣除成本后的利润,就是铸币税,铸币税最终上缴给君王。因而,铸币税也是一种君主特权税。
到近代民主法制政府时期,金属铸币的铸币税渐渐被取消了,但是,“铸币税”的概念却一直保留下来了,“铸币税”不单只限于金属铸币,也可用于纸币的印制发行,即“纸币的印制成本和其法定价值的之间差额利润”,这就是现代意义上政府发行纸币时收取的“铸币税”。
“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第 二 部分
(二):币值的两种衡量尺度
货币是一种价值载体,具有价值储藏功能。货币的币值问题,是关于货币的一大核心问题。无论货币的形式如何(贝壳、布帛、牲畜、谷物、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虚拟货币),币值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于金属铸币而言,币值分为“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两种衡量尺度。详细阅读《金属铸币的六大要素》
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
在一块金属还未被铸成货币之前,其已经具备了对人的有用性(即“有价值”,可被铸成各种武器、工具、器皿等),可在市场上买卖、交易,此时一块金属的价值量是由市场决定的,称之为“市场价值”。当这块金属被铸造成一枚铸币之后,其“市场价值”便转化成了这枚铸币的“内在价值”,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再加上铸造的加工费和铸币税,就构成了这枚铸币的“法定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一枚金属铸币的法定价值=内在价值 加工费 铸币税。
法定价值是由统治者人为设定的,一旦设定,便会在一段时期内固定下来,不会随意变更。一般情况下,一枚金属铸币的法定价值,往往根据其内在价值而定,法定价值会高于内在价值,高出的“差价部分”就是“加工费 铸币税”。
正是由于金属铸币有了“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两种衡量尺度,所以金属铸币才会有“足值”和“不足值”的分别。
足值和不足值
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的接近(偏离)程度,决定了一枚铸币的足值程度,越接近,越足值,越偏离,越不足值。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三个例子说明,同样一块100克的银块在被铸造成数量不同的银币后,对银币足值程度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法定价值=内在价值”的情形(现实中这种情形极少出现,因为这意味着铸币厂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即“加工费 铸币税”为零,甚至有可能是亏本铸造,但为了便于理解,所以假设存在这种情形)。
一块100克银块在市场上的买卖价值为4圆(市场价值),送到铸币厂后,按照铸造标准,被铸成了4枚银币,每一枚银币含银量25克。100克银块的市场价值转化成为四枚银币的内在价值,每一枚的内在价值为1圆。而这每一枚银币的法定价值被设定为1圆,所以“法定价值=内在价值”,这种情况下,铸造出来每一枚银币都是完全足值的,或100%足值。
第二个例子是“法定价值>内在价值”的情形,这种是正常的现实情形。
同样一块100克银块,送到铸币厂后被铸造成五枚银币,每一枚含银量20克。每一枚银币的内在价值为4/5=0.8圆,而每枚银币的法定价值为1圆。每枚银币的法定价值比内在价值高出了0.2圆,这0.2圆就是“加工费 铸币税”。
第三个例子仍是“法定价值>内在价值”的情形。
同样一块100克银块,送到铸币厂后被铸造成六枚银币,每一枚含银量16.66克。每枚银币的内在价值4/6=0.66圆,而法定价值是1圆,每枚银币的法定价值比内在价值高出了0.34圆。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例一中的25克银币的法定价值和内在价值都是1圆,二者相等,所以,四枚25克银币都是100%完全足值的。当然,若出现“法定价值<内在价值”情形,那铸造出来的每一枚银币的内在价值就会超过1圆,那银币就是“超值的”(这种情况铸造出来的银币含银量会超过25克)。不过,这两种情形在现实中很少出现(但并非没有),若一枚金属铸币是完全足值或超值的,那么它被铸造出炉后很快就会人们储藏起来,不会投入到流通中。
例二和例三都是“法定价值>内在价值”的情形,但不同的是:法定价值高出内在价值的程度不同。例二中高出“0.2圆”,例三中高出“0.34圆”,高出越多(偏离程度越大),铸币越不足值。所以,例三中的16.66克银币,相比于例二中的20克银币,是不足值的,或称足值程度低。但是,例二中的20克银币和例一的25克银币相比,又是不足值的。
根据以上三个例子中银币的足值程度排序:例一25克银币 > 例二20克银币 > 例三16.66克银币,当然,前提是这三者比较的银币的法定价值都是一样的。
我们据以上三个例子得出结论:当同样100克银块被铸造成数量不等的银币时,铸出的银币数量越多,那么每枚银币的银含量就会被平均得越低,相应地,每枚银币的内在价值也就被拉得越低,偏离法定价值的程度就越大(前提是法定价值都一样),其足值程度也就越低。
我们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相同材质的金属铸币而言,在法定价值一样的情况下(这两个是前提条件,很重要,不可忽略),一枚铸币的足值程度,取决于其优质金属含量(含金量、含银量、含铜量)高低,优质金属含量越高,则内在价值越高,越接近法定价值,越足值;优质金属含量越低,内在价值越低,越偏离(低于)法定价值,越不足值。
须特别注意,金属铸币在比较足值程度时,首先要考虑材质是否一样。材质一样,比较起来较容易;材质不一样(如金币和银币比较,银币和铜币比较),比较起来较复杂,会涉及到不同材质金属的市场价值比率(这里不具体展开了)。其次要考虑的是法定价值是否一样。法定价值一样时,比较起来容易;法定价值不一样时(如1美元银币和10美元银币比较),需要先将被比较的铸币按比例折算,以保持法定价值一样,然后再进行比较。
另外,这里还引出金属货币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在金属货币本位主义时代,一种货币的币值取决于其优质金属含量。比如,金本位的尝试先驱——英国在1816年以法律形式规定“每金衡盎司标准金的法定价值定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这个反过来理解就是“1英镑的法定价值等于一定数量的黄金”,即1英镑的含金量。详细阅读《英格兰货币史:走向金本位》
劣币与良币
根据铸币的足值程度差别,衍生出良币和劣币的概念。 足值铸币称之为良币, 不足值铸币称之为劣币。
首先要明确,劣币和良币的概念是比较出来的,一个足值,才能显出另一个不足值,就像高与低、大与小、胖与瘦的概念一样。在比较两枚铸币时,足值程度高那枚就是良币,足值程度低的那枚就是劣币。
前面我们提到,在比较金属铸币的足值程度时,要先考虑材质是否相同、法定价值是否一样。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例一种简单的情况:对两枚材质相同、法定价值一样的铸币进行比较。
例如,将两枚美国的Dollar银币放在一起比较,两个法定价值都是1美元,其中一枚含银量3715.5格令(格令是一种重量单位,1金衡盎司=480格令),另一枚含银量350格令,那含银量高的那枚就是良币,含银量低的那枚就是劣币。但若两枚铸币的含银量一样高或一样低(都是371.5格令或都是350格令),足值程度一样,那就不存在良币和劣币之分。
当流通中同时存在劣币和良币时,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欣法则),就是“不足值货币”驱逐“足值货币”的现象。人们往往倾向于把足值铸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铸币投入到流通中,导致流通中的良币稀缺,而劣币泛滥。
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逻辑是:在法定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法定购买力或法偿力一样),劣币的内在价值比良币要低,人们在交易支付时,更愿意把内在价值低的那枚劣币用出去,而把内在价值高的良币储藏起来。那些被储藏起来的良币,要么长期被窖藏,要么被私自熔化,拿到市场上按市价买卖(铸币的内在价值由市场价值转化而来,当铸币被熔化成块后,内在价值反过来又转化成了市场价值)。
此外,劣币驱逐良币还会造成另一种现象:民间私自铸币成风,而私铸币大多是劣币。当人们注意到市面上出现很多不足值的劣币时,就会产生私自铸造劣币以谋取利益的心理,其中一些人会铤而走险,违背官方法令,进行私铸活动。私铸者在市场上购买金属原料后,铸造出优质金属含量低(足值程度低)的铸币,然后将其用于交易支付,混入到货币流通中,由于市面上本已有大量劣币充斥,因而这些私铸劣币并不会被拒收,而且一旦混入到流通中,就无法溯源追踪,无法查找到私铸者。
在历时3000多年的金属铸币时代,无论中国或外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及民间私铸现象,在历史上都时常会发生。
▼图:英格兰王国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第三任国王爱德华六世时期各种劣币银币。图片来源:coinarchives.com。
“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第 三 部分
(三):铸币贬值
货币是一种价值载体,具有价值储藏功能。金属铸币的贬值问题,是货币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上文《币值的两种衡量尺度》中指出,金属铸币的币值有“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两种衡量尺度,并由此衍生出足值和不足值的概念。内在价值和法定价值的接近(偏离)程度,决定了一枚铸币的足值程度,越接近,越足值,越偏离,越不足值。
有时,金属铸币会因各种原因,从“足值”变得“不足值”,这个变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铸币贬值”。
铸币贬值一般分两类情况:一是在流通过程中的贬值,二是在重铸过程中的贬值。
流通过程中的贬值
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贬值一般有三种原因:自然磨损;人为削剪或偷挫;民间私人伪造铸币。
一、自然磨损造成的贬值。一枚金属铸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长期地在人们手中频繁流转和换手后,自然会产生一些磨损,由此导致其重量下降,相应地,其优质金属含量也会随之下降。因而这枚金属铸币的内在价值相比于以前就降低了,而法定价值未变,因而相比于以前就变得不足值了,这枚铸币就发生了贬值。由自然磨损造成的铸币贬值,一般认为是正常贬值,因为这个贬值发生过程,没有刻意的人为因素主导。
二、人为削剪或偷挫造成的贬值。在冶炼铸造技术尚不成熟的古代社会(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铸币厂都是人工铸币,不是机器铸造,因而铸造出来的金属铸币往往都不够精整,无法做到高度标准化。这造成一个问题:一些民间百姓,将那些厚薄不均、凹凸不齐的金属铸币进行削剪或偷挫,剪挫下来的“金属边角料”累积到一定量后,就能重新熔化成块,拿到市场上出售或送到铸币厂重铸成铸币,以此谋利。而被削剪或偷挫后的铸币,则因重量下降,优质金属含量也随之下降,内在价值也下降了,而其依然按法定价值来流通交易,因而和以前相比,其足值程度就下降了,这就发生了贬值。
三、民间私人伪造行为造成的贬值。也是由于古代冶铸技术的不成熟,官方铸币不精整、标准化程度不够,因而民间很容易产生私自铸币的行为(模仿官方铸币,私自铸造,以谋利益)。在私铸过程中,私铸者往往不会按照官方铸币的足值水平去铸造,而是会掺杂劣质金属进行私铸,掺杂劣质金属的私铸币,其优质金属含量下降了(或纯度下降),其内在价值随之降低;但是这些私铸币混入流通后,往往难以被人察觉(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金属铸币的纯度变化极不敏感),会继续被人们按照官方制定的法定价值来流通交易。因而,这些流通中的私铸币和官方铸币相比,是不足值的,是已经发生了贬值的劣币。
统治者一般对私铸者会施以严刑峻法,以体现铸币权的垄断权威,但民间私铸问题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各国家或地区都普遍出现过,且屡禁不绝。直到机器铸币的出现,铸币精整了,私铸情况才有好转。现代的纸币时代,仍有人私自伪造纸币。
▼图:罗马帝国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时期的aureus 和solidus金币,当时铸造出来的金币的边缘都凹凸不齐,都有可能被私人削剪或偷挫。图片来源于:coinarchives.com。
▼图:中国古代的“秦半两”铜钱,由于当时冶铸技术的落后,铸造出来的铜钱都良莠不齐,很难铸出完全一样的铜钱,也容易被民间伪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中国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才开始用机器铸造金属铸币,从此,机器铸币取代手工铸币,中国进入机器铸币时期。机器铸币,形制规格高度统一,精整美观,相比于传统的人工铸币,是铸币工艺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同时也很好地规避了被民间私自伪造的问题。而且,机器铸造的“圆形无孔的铜元”也取代了自秦以来沿用两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铜钱。下面这枚广东省铸造的“光绪元宝”铜元,是中国最早一批由机器铸造的铜元,现藏于中国钱币博物馆。
重铸过程中的贬值
由于铸造发行的时间点不同,金属铸币存在新币和旧币之分,最近刚铸造出炉的称之为“新币”,而以往的则都称之为“旧币”。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旧币磨损严重,不适合流通;货币流通混乱,政府想整顿货币;改朝换代;政府财库紧张等),在历史上,每过一段时期后,统治者便会决定重新铸造官方货币。
在每一次官方货币重铸过程中,统治者可决定重新调整新铸币的面值、重量和纯度(也可以决定沿用旧例,不作调整),从而改变其法定价值或内在价值,使其足值程度发生变化。若新币的足值程度较旧币下降了,那么新币就发生了贬值。而且,我们所说的重铸过程中的贬值,是新币相对于旧币而言的。
由于铸币权通常是被统治者官方垄断的(只有统治者能决定何时重铸,如何重铸),因而,重铸过程中新币的贬值,往往是统治者有意为之。在历史上,统治者经常在重铸时对新币进行“刻意的、掠夺性”贬值(在考虑自然磨损因素基础上的过度贬值),以此获取货币财富,从而缓解财政拮据问题,这种行为实质上是统治者对民众的财富掠夺。而且,以重铸贬值的方式来掠夺民众财富,其过程具有隐蔽性,短期内难以被人们察觉和感知,因而统治者非常乐用这一招来敛财。更多阅读《英格兰货币史:都铎大贬值》
统治者在重铸时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币进行贬值:降纯(新币相比于旧币,降低了纯度);减重(新币相比于旧币,降低了重量);增大面值(新币相比于旧币,提高了法定价值)。其中“降纯”和“减重”的实质都是降低优质金属含量,降低内在价值,在法定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从而降低其足值程度;而“增大面值”则是提高法定价值,在内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从而降低其足值程度。
▼图: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时期(1509-1547年在位),Sovereign金币的纯度一直在下降,反映了在这段时期内Sovereign金币在重铸过程中发生了贬值。图片来源:coinarchives.com。
以上三种贬值方式可以分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以实现贬值目的。需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上三种方式时,要避免“抵消效应”。例如:新旧较旧币的重量下降了,但是纯度上升了,同时法定价值不变,那么“减重”和“升纯”之间就产生了抵消。再如:新币既降纯、又减重,但新币的法定价值被调低了,那么“降纯 减重”也会和“调低面值”产生抵消效应。当产生“完全抵消效应”时,新币就没有发生贬值。
还有需注意的一种现象是:在重铸过程中,若统治者下令,在铸行新币的同时也保留旧币流通,新、旧币同时在市面上流通,那么,只要新币和旧币足值程度一样(即新币不发生贬值),那么新、旧币均可正常稳定流通;但若新币相对于旧币贬值了,那么往往就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足值程度高的旧币是良币,足值程度低的新币是劣币,即旧币很快就被私藏退出流通,市面上皆是新币)。
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从各国的货币史来看(无论中外),铸币贬值往往会造成物价上涨。这背后的基本逻辑是:当一枚金属铸币足值程度下降时(即铸币发生贬值时),其**力(**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也同步下降,这反过来会促使商品或服务的卖家提高出售价格,要求买家支付更多的货币,以补偿货币**力的下滑,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不受损;若卖家不提高价格,那么其自身的利益将受损失。(这里不具体展开,我们会在后面的系列文章中详细介绍)
“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第 四 部分
(四):购买力与物价
格物者说:货币购买力即购买商品的能力,购买力强弱以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为衡量标准。而以货币购买商品,是按商品的价格来购买的,商品价格以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所以,铸币购买力和商品价格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商品价格的表示
商品的价格以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计价功能是货币的基本功能之一。商品价格和货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当商品交换还处于“物物交换”状态时,A商品和B商品之间互为表示价格,A商品价格表示为一定数量的B商品,而B商品价格表示为一定数量的A商品。然而,当某种商品被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具备了交易媒介的功能,即初步具备了货币的功能,此时“商品货币”出现(如谷物、兽皮、牲畜、金属工具或器皿等),而商品货币成为表示其他商品价格的计量基准,如:一件陶器的价格表示为1袋谷物,一件农具的价格表示为2袋谷物。
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和扩大,许多商品货币的缺点暴露出来(不易储存、不便分割、不便携带等),于是,慢慢地,金属从中脱颖而出(可熔铸、方便分割、易携带、可长期储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等价物”,人们将金属冶铸成某种固定的形制(即金属铸币),在商品交换中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多样化的商品货币向单一化的金属铸币统一的过程中,许多商品货币的货币属性消退,不再充当交易媒介,也不再作为表示商品价格的计量基准;而金属铸币逐渐成为通用的交易媒介,也成为表示各种商品价格的通用计量基准(计价单位)。如:一件衣物的价格表示为10枚金属铸币,一块肉的价格表示为2枚金属铸币。
铸币购买力与商品价格
个别商品的价格波动,有很多因素决定,包括: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商品生产成本增减、商品自身供求关系、人们的偏好等。而社会整体商品的价格波动,一般只有一个决定因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无论是对于社会整体商品而言,还是对于某个具体商品而言,其价格波动与铸币购买力变化,都是相对立的概念:货币购买力下降/上升,正好对应商品价格上涨/下跌。
由于社会整体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般性的研究价值,所以,我们这里只讨论:铸币购买力变化和社会整体商品价格波动。铸币购买力下降,对应社会整体商品价格上涨,铸币购买力上升,对应社会整体商品价格下跌。
那么,铸币购买力变化和社会整体商品价格波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目前有两种研究结论:
一种是铸币金属币值论,即铸币本身的优质金属含量(金银铜),直接决定了铸币的价值(币值),进而决定铸币购买力。优质金属含量越高,币值越高,购买力越强;优质金属含量越低,币值越低,购买力越低。当币值变化上升时,购买力随之上升(社会整体商品价格相对下跌),当币值变化下降时,购买力随之下降(价格相对上涨),当币值不变时,购买力也不变(价格不变)。
更多阅读:《金属铸币核心知识体系(三):铸币贬值 》
另一种是铸币流通数量论,铸币购买力和社会整体商品价格,由流通中铸币数量和社会整体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决定。当流通中铸币数量增多,而社会整体商品数量不变时,铸币购买力就会下降,社会整体商品价格会上涨;当流通中铸币数量减少,而商品数量不变时,铸币购买力就会上升,而商品价格会下跌;当流通中铸币数量和社会整体商品数量同步、同量增加或减少时,购买力不变,价格不变。
更多阅读:《“轻重之论”:货币过多为什么会引起物价上涨? 》
以上两种研究结论,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很强的实证性和政策指导性,都是金属铸币时代的学者们对货币的深入研究成果。
基于以上两种结论,历代执政者在治理物价上涨或者下跌时,一般都会采取两种措施:一是重新铸币,增加或降低铸币的优质金属含量,从而改变币值、改变**力;二是投放或回笼流通中铸币,以改变流通中铸币数量,进而调节铸币**力和社会整体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