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环节征收成品油消费税,是行业洗牌?还是市场化提速?

据平头哥了解到,2021年5月12日,5月1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对部分成品油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公告》,一是对归入税则号列27075000,且200摄氏度以下时蒸馏出的芳烃以体积计小于95%的进口产品,视同石脑油按1.5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二是对归入税则号列27079990、27101299的进口产品,视同石脑油按1.5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三是对归入税则号列27150000,且440摄氏度以下时蒸馏出的矿物油以体积计大于5%的进口产品,视同燃料油按1.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

该公告自2021年6月12日起执行。

图1:关于部分成品油征收进口关税的公告

平头哥认为,此公告的颁布,主要针对3个化工产品,分别是混合芳烃、轻循环油和稀释沥青。也就是说,从6月12日开始,中国进口混合芳烃、轻循环油和稀释沥青,将会缴纳消费税,其中消费税税率分别为1.52元/升、1.52元/升和1.2元/升,对应的吨消费税额为2000元/吨以上和1260元/吨以上。

对于此次突发《公告》,市场中虽然表现哗然,但是在此前3月份平头哥就已听闻要对成品油进口环节征税的传闻,此次公告之后,是对成品油进口缴纳消费税传闻的验证。但是,《公告》更多的在于对调油市场和沥青市场的影响,可能会给部分行业带来重新洗牌的巨大冲击。

1、成品油市场的影响如何?

此次《公告》中出现的三个产品,分别是混合芳烃、LCO轻循环油和稀释沥青,其中混合芳烃及LCO都被列入成品油范围,下游主要用于汽油及柴油的调合,并且在过去始终存在大量的进口。

平头哥在2020年10月29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若将轻循环油(LCO)纳入征税范围会怎样?》,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览。文中,平头哥预测LCO可能会被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并且也对纳入征税范围后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回想当时的预测,基本符合目前市场的预判。

根据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混合芳烃总量为617.91万吨,进口LCO总量在1576.8万吨,如果按照1.52元/升征税,将会产生117亿元和275.4亿元的消费税收额度。所以,此次征税开始后,将会十分明显的提升混合芳烃和LCO的进口成本。

平头哥根据市场的经验预判,国税总局对混合芳烃LCO征税后,有望在短期内带来进口总量的骤降,进口成本的提升将会成为直接关闭进口套利窗口,从而抑制进口。所以,预计从6月份开始,中国进口混合芳烃和LCO的总量有望缩减三分之二及以上。

这一现象的发生,有望给国内市场带来明显利好,并且这一利好将会从5月中旬开始快速反映在市场中。

中国进口混合芳烃,主要用于汽油调合使用,此次《公告》实施后,国内进口商有望将市场操作转移至国产资源,并且可能在短期内形成货源供应不足、市场贸易流通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对国产混合芳烃带来直接的利好刺激,从而形成一波明显的价格炒作。但是长期来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协定下,中国不排除会继续从欧洲进口混合芳烃。

平头哥需要另外提醒一下,混合芳烃作为含有消费税的进口商品,有可能对部分在原料端采购存在消费税的炼厂,带来消费税“抵扣”利好,从而产生大量采购进口混合芳烃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仅限于存在整体消费税缴纳较大,并且产品无消费税的炼厂,相对范围不大。

对于轻循环油调合柴油市场,将会形成直接限制,从而直接利好与国内柴油市场的发展。

2、对沥青行业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马瑞原油全称为委内瑞拉原油,是一种重质原油,是生产沥青的理想原料。委内瑞拉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始终受到美国的制裁,导致其原油销售阻碍重重。平头哥了解到,由于中石油在2019年8月宣布暂停自委内瑞拉进口原油,导致委内瑞拉的马瑞原油供应量骤然降至冰点,2020年国内几乎没有马瑞原油的进口。

但是,部分炼厂为了规避美国的制裁,会选择采用“稀释沥青”的名义,进口存在一定争议的原油品种,并且还能够规避国家对原油设定的“配额和资质”的限定。在此灰色背景下,稀释沥青的进口迎来上升期,2020年4月后,中国稀释沥青进口量月均值骤增至186.6万吨,而2020年4月之前的进口量月均值仅有23.8万吨,是之前的近8倍。

稀释沥青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来自原油低价带来的炼厂加工利润的增长,从而驱动了进口原料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沥青型炼厂刚需增长,驱动了对沥青原料需求的增加。所以,2020年中国稀释沥青进口量创出了历史新高。

另外,进口稀释沥青大幅增长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能够提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明书(FormE),还可以减免8%的进口关税。这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灰色的操作空间,都驱动了稀释沥青的大幅进口。

此次《公告》宣布对稀释沥青缴纳进口消费税,进口成本将会增加超过1200元/吨,什么概念?目前稀释沥青的进口成本约在3200元/吨,缴纳进口消费税后,进口成本将会飙升至4400元/吨左右,而原油价格也仅在3800元/吨左右,进口价格将会远超原油进口均价,稀释沥青将无无任何进口优势可言。

平头哥了解到,目前进口稀释沥青的企业,多为独立地方炼厂,要么是以沥青为主的炼油型企业,要么是炼油和沥青共存的炼油型企业,如果此次严控稀释沥青的进口,有望直接形成国内沥青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沥青生产成本。

如果沥青型生产企业可以采取原料更换,如采用沙重、卡斯蒂利亚和荣卡多等原料,有望在短期内缓解因原料上涨带来的冲击。

3、是否影响成品油市场化进程?

平头哥认为,国家在进口成品油环节征税,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是减弱国际成品油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就在前几日,中国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一切活动,导致黑色、钢铁及有色行业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从而引发了发改委到钢厂的调查。在目前中国倡导内循环的前提下,中国在部分行业受到了国外的牵制,如天然气、丙烷、原油及部分化工品领域。

不得不承认,中国进口的部分原料,存在明显的成本优势,如铁矿石、甲醇、丙烷及其他相关原料产品,也正是由于进口原料价格低廉,从而导致中国在部分领域始终依赖国外原料的供给。此次宣布对混合芳烃和LCO轻循环油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平头哥认为也是从原料端加速中国化工及油品产业的格局调整,减少对国外原料的依赖,也有利于加速中国内循环的实施。

平头哥猜测,在部分以进口依赖型原料产品中,还存在扩大征收消费税范围或增加其他税负的可能。

其二,减弱进口影响,加速国内成品油市场化。成品油市场化在此前写过多篇文章,在此不做基本解释。平头哥认为,成品油市场化是中国成品油市场放开的关键,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但是其本质是加速国内成品油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而中国在成品油生产环节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综合竞争力较弱的特点,并且还受到了国外低价原料资源的冲击,以及严重依赖原油进口的情况。中国成品油想要市场化,提升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关键所在,而此次《公告》,也将有利于驱动国内资源的消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减少国外原料资源的依赖。

但是平头哥认为,此次消费税的征收对中国市场的有利刺激显而易见,必然会驱动以投机为目的的市场炒作行为,或将出现像近期钢铁一样的“非理性”行情,这背后还需要国家对市场的进一步控制。

免责声明:本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谢谢!


为助力中国化工企业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平头哥将定期推出产业分析报告~
1、《2021-2030年中国化工品区位分析报告&最全化工品装置统计数据》包括如下几个部分(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小商店链接,或私信咨询平头哥)
1、中国主要化工品2020年区位分布及预测
1.1、中国主要化工品区位分布现状调查(2020年)
1.1.1、中国主要化工品生产能力大区分布(2020年)
1.1.2、中国主要化工品生产能力省份分布(2020年)
1.1.3、中国主要化工品生产能力统计(2020年)
1.2、中国主要化工品区位分布未来发展预测(2021-2030年)
1.2.1、中国主要化工品未来生产能力大区分布(2021-2030年)
1.2.2、中国主要化工品未来生产能力省份分布(2021-2030年)
1.2.3、中国主要化工品未来生产能力产品分布(2021-2030年)
2、中石化及中石油产品维度的差异性对比(2020-2030年)
2.1、中石化及中石油在产品维度的差异性对比(2020年)
2.2、中石化及中石油在产品维度的拟在建项目对比(2021-2030年)
3、中国主要化工品分主要省份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2020-2030年)

3.1、浙江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1.1、浙江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1.2、浙江省主要化工品发展预测(2021-2030年)

3.2、山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2.1、山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2.2、山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预测(2021-2030年)

3.3、广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3.1、广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3.2、广东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预测(2021-2030年)

3.4、河北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4.1、河北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4.2、河北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预测(2021-2030年)

3.5、福建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5.1、福建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5.2、福建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预测(2021-2030年)

3.6、新疆省主要化工品发展现状分析

3.6.1、新疆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2020年)

3.6.2、新疆省主要化工品发展规模预测(2021-203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