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5】 张 堃:《兄弟双烈 诗歌双峰 》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自1985年在北京和富阳两地举行纪念郁达夫先生殉难四十周年座谈会以来,郁达夫烈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在抗战胜利的纪念日里,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年来郁氏后人及家乡人民的纪念文章,以资更好地体现“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断地去拥护、爱戴、崇仰”的理念。
兄弟双烈 诗歌双峰
张 堃
郁曼陀与郁达夫兄弟二人,就民族气节来说,是富阳县的两个烈士,就诗歌创作的成就来说,是富阳县诗坛的两座高峰。
郁曼陀,名华,生于清朝光绪十年,即一八八四年。他十六岁中秀才,名列第一,当时人们称他为才子。光绪末年他到日本去留学,专攻法律。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大理院、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及江苏最高法院推事及庭长等职;同时先后兼任朝阳大学、中国大学、法政大学及东吴大学等校的法学教授,为当时我国刑法学的权威,著有《刑法总则》一书。他为人正直,在任司法要职期间,执法公正无私。“九一八”事变的前夕,他正在沈阳高等法院东北分院任职,得知事变即将发生的消息,即弃了官,星夜渡过渤海,回到北京。他有半年时间闲赋在家,比之某些曾经留学日本的人士,媚侍敌人以得荣宠,判若天渊,显示出他的民族气节。
“七七”事变后不久,上海沦陷,魑魅魍魉,白昼横行,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那时郁曼陀正任上海特区法院刑庭庭长,他对日寇和汉奸所要迫害的爱国志士,竭力成全;对敌伪所要庇护和要求减罪或释放的敌伪走狗、民族败类,则决不姑息纵容,严加惩处。因此,当时有个所谓反共锄奸团的敌伪暴力组织写匿名信给他,威胁利诱,双管齐下。郁曼陀本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日本留学生,敌人也很想利用他。只要他肯屈从,高官厚禄,不在话下;否则,即祸患临头。在这种形势下,曼陀的一些至亲好友,劝他引退。他感叹地说:“国难方殷,我怎么可轻离职守而去?我只行我心之所安,死生何足道哉!”原来他为了正义,早把个人生死祸福置之度外了。一九三九年八月的一天早晨,他刚跨上包车准备去法院办公,竟被敌伪枪击而死。士可死不可辱,他终于为主持正义、维护民族尊严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郁曼陀烈士,工诗善画。在日本留学期间,常与国内外名流诗歌唱和,并加入以柳亚子为首的爱国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南社”。“南社”是以提倡文章气节为宗旨的,他加入这一组织,其思想倾向可想而见。他在日本所作的《东京杂事诗》七十多首,是写东京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与风貌的。这些诗作先后在《民呼报》、《南社丛刊》发表,获得诗坛很高评价。他的《静远唐诗画集》已印行问世。
郁达夫是郁曼陀的三弟,名文。他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即一八九六年。据说他九岁就作诗,后来也到日本留学。开头是学医,一年后改学法律,后又学经济。归国时,正当“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新文学运动蓬勃开展。他爱好文学,并有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郭沫若、鲁迅诸先生从事文艺工作。他是“创造社”的成员之一,后来也与鲁迅合作,出版《奔流》等文艺杂志。他与郭老、鲁迅先生有深厚的友谊,他们同样以文艺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开展斗争 。达夫初期的小说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闻名于全国。他也是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员之一。
郁达夫一生最重要的历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他就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行列,往来奔走于福建、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前方与后方,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当敌寇越来越深入,形势越来越恶化,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南昌、武汉、长沙、广州相继沦陷之后,他又转移到香港、新加坡,最后到了印度尼西亚,继续与日寇展开斗争。不久,敌人的魔爪伸入到南洋,控制了南洋的诸岛国。达夫那时身入虎穴,斗争环境极为艰险。但他并没有为艰难所吓倒。他在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开了一家小酒店作掩护。由于他精通日语,利用为日本宪兵作翻译的机会,运用巧妙的手法,使一些落入敌寇摸爪的爱国志士与侨胞得以虎口逃生。一九四五年九月,在苏门答腊的日寇已经宣告投降,准备撤退;但他们了解到郁达夫的身份后,就在一天傍晚把他绑架暗杀了。
自“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寇入侵,不到几个月,富阳县城也跟着杭州而沦陷。沦陷前,达夫的年迈老母坚持不肯离家,到县城沦陷之后,竟绝食而死。达夫为抗日事业,连年在战火中奔走四方,不再顾念家室之乐。达夫身经破国毁家的惨痛,悲愤与奋斗的心情常用诗歌表达出来。他的《毁家诗纪》与《乱离杂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斗争越艰苦,他的诗歌也更加焕发着夺目的光彩。郭老认为,达夫的诗词比他的小说和散文还要好。这确是知音的话。他的诗词已汇编成集付印,不久即可与读者见面。
这里举出他的《乱离杂诗》中的一首,以见他诗歌成就之一斑: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楫到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这首诗是郁达夫和一些同志从新加坡撤退,奔向印度尼西亚,在卜干鲁道中闻风声紧急,暂避在小岛上写的。
现在我把这首诗用白话翻译如下:
到处是草木皆兵的紧急风声,使我深感形势的险恶、不安,
我们架着一只小船,惶恐地经过了一滩又一滩,
在这偏僻的末旦地区,要隐迹埋踪,偷安苟活,原较容易;
可我矢志抗日,已似船到中流,要改变航向,放弃原来的目标,决不可能!
那老天不断以艰难困苦来磨炼我,也许正是为了要我完成抗日大业,
我又怎么可以憎厌饥寒困苦,抗拒它对我的考验?
现在重新拿起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来读,比之他在长期监禁的艰苦斗争,我的斗争道路是宽广得多了。
这首诗写出了他当时从海道南行时的紧张形势与艰苦遭遇,表现了他不畏困难、坚持继续抗日的决心;同时,表达了他自勉自励,自豪又自谦的复杂心情及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他抗日救国、不畏难退却的基本思想。
郁曼陀、郁达夫兄弟二人的诗歌成就,无疑是富阳县诗坛的两座高峰,就是从全国范围来说,他们也不愧是卓越的诗人。
郁氏兄弟,曼陀与达夫经中央批准为烈士,现在富阳县正在鹳山建立“双郁亭”,以表彰英烈。他们兄弟俩的气节和文章永垂不朽,“双郁亭”的建造将为富阳鹳山胜迹增添光彩。
一九四五年,郭沫若先生曾借题名画家何香凝过去送给曼陀先生的一幅画,写下了歌颂郁氏兄弟的一首诗 。现在就用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难兄难弟同殉国,
春兰秋菊见精神。
能埋无地天不死,
终古馨香一片真。
原载1980年《富阳风貌》第1集。
张 堃(1897~1993) 字厚植, 号应彪, 晚号一宁叟, 富阳市大源镇人。 早年毕业于旧制中学。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大型工具书《辞源续编》、《中国人名大辞典》。三十年代初, 赴浙江省立二中(即嘉兴中学) 任教, 自此走上教育岗位, 并以教育工作终其一生。 数十年间,先后在省立二中、六中、八中、一中、绍兴中学、 碧湖职师、淳安职师、建国中学、富阳中学任教; 1958 年后,在建德师专、金华师专、 金华教师进修学院,从事古典文学与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中学校长、 师专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少年失怙,师从富阳名士蒋伯潜,精于音韵,尤工旧体诗词,写散文、随笔。退休后,继续从事诗词创作与古典文学研究,并参与地方文化事业,其间担任富阳县政协特邀代表、《富阳县志》顾问、富春江诗社顾问。参与编辑《历代诗人咏富阳》一书。 1992年将数十载悉心搜集珍藏的古书画数十册(幅), 全部捐献给富阳文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