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萧鸾患病杀尽三帝之子,王敬则自疑终铤而走险 2024-04-21 01:33:31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8篇当北魏和南齐在前线激战正酣时,萧鸾病倒了。然而,他最担心的不是前方的战事,而是自己的亲属人少力弱,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众多。当时,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还有十个藩王,他们每月初一和十五都要入朝拜见,萧鸾接见后常常叹息道:“朕和弟弟的几个儿子年龄还都小,高帝和武帝的子孙却一天天地长大了。”自然而然的,他想斩草除根。然而,南齐毕竟是萧道成父子打下来的,做得太绝了,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反抗,最后难以收场。为此,他先试探陈显达,陈显达回答道:“这些人不足以令陛下忧虑。”委婉的表示反对。改日,萧鸾又问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认为应当全都杀了,萧鸾深以为然。萧遥光患有脚病,萧鸾经常让他乘车舆从望贤门进入华林园,每次进园后,萧鸾就和他在无人处秘密商谈。谈话结束后,萧鸾若是焚烧香火,呜咽流涕,第二天必定要杀人。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初,萧鸾的病情突然加重,气绝后又复苏过来,为避免发生意外,萧遥光开始执行预先谋划好的安排。正月二十四,萧遥光杀了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永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萧道成、萧赜和萧长懋的儿子一个不剩。萧铉等人死后,萧鸾让公卿们奏告他们的罪状,并请求诛杀,然后假意下诏不许,公卿再次奏请,萧鸾最后“勉强”批准。不出所料,萧鸾如此大开杀戒,有一个人开始不满或不安,他是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南齐的开国功臣,萧道成和萧赜的心腹旧将。萧鸾表面上对王敬则礼遇优厚,其实对他十分猜疑、提防,曾经数次打听询问他饮食情况如何,身体还能否胜任带兵打仗。听说王敬则老了,又呆在离建康不远的地方,这才稍稍心宽了一些。两年前,萧鸾派领军将军萧坦之率领斋阁侍卫五百人去武进陵上祭。当时,王敬则的儿子都在建康,他们担心萧坦之是前去诛杀王敬则的,忧心忡忡,却又束手无措。萧鸾知道后,立即派王敬则的世子王仲雄回到会稽,以安其心。王仲雄擅长弹琴,临行时,萧鸾特意把蔡邕的焦尾琴借他一用。王仲雄当着萧鸾的面弹唱了一首《懊歌》,歌中唱道:“常悲叹会辜负我的多情,如今郎君果然动身。”又唱道:“您在外用情不专,哪能厌恶别人唠叨!”萧鸾心中有鬼,以为他在影射自己,愈加猜疑。四月,萧鸾屡次病危,于是以光禄大夫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并秘密布置兵力提防王敬则。当时,朝廷内外流言四起,都说萧鸾一定又有非常的举动。王敬则听后,私下里愤愤道:“东边现在还有谁?不过是想除掉我罢了。但我何尝可以那么容易地除掉?我终究不会接受他的鸩酒!”于是,王敬则父子开始暗中谋划。拉人造反,最好的盟友当然是亲戚。徐州行事谢朓是王敬则的女婿,又是世家子弟,王敬则的儿子、太子洗马王幼隆第一个想到了他,派正员将军徐岳前去邀他一起举事。谢朓,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少有文才,《南齐书》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建元四年(公元482年),谢眺入仕,先后做过豫章王萧嶷的太尉行参军和随王萧子隆的文学,又是竟陵八友之一。永明年间,谢眺多担任闲职,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是当时的大名士。萧鸾当权后,他开始入朝为官。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夏,谢朓出任宣城太守。任上,谢朓的诗歌创作迎来高峰期,被后人称为“谢宣城”。身为一个文人,谢朓毫无政治野心,以他的出身也犯不着铤而走险。听完徐岳说明来意,谢朓立即将他抓了起来,然后派人向萧鸾报告。当时,王敬则手下的城局参军徐庶住在京口,偶然得知徐岳被抓,他马上转告王敬则手下的五官掾王公林。王公林是王敬则的族侄,深得他信任。王公林劝说王敬则火速启奏萧鸾,让萧鸾赐王幼隆一死,以示清白,然后独自乘舟连夜赶回建康。王敬则勉强答应了王公林的劝说,还让司马张思祖起草给萧鸾的上书,但写完后,他又犹豫道:“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我在建康的几个儿子一定会向我报信的,所以先不急,暂且再等一晚吧。”当天夜里,王敬则将手下的文武僚属召集来一起博戏,对大家道:“你们想让我作何打算呢?”众人谁也不敢先说。这时,防阁丁兴怀突然说道:“您应该举事谋反,除此别无选择。”王敬则听后,没有表态,其实已经决定放手一搏。次日天刚亮,王敬则将山阴令王询、台传御史祖愿两人叫来,手横握刀,跪坐席上,问两人道:“如果要发兵可以有多少人?库中还有多少钱物?”王询声称“县里的壮丁不能一下子召集起来”,祖愿则表示“该入库的财物大多还没有入库”,以此搪塞。王敬则勃然大怒,将他们推出斩首。王公林又劝谏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反悔,唯独这种事不可以反悔,您为什么不再考虑一下呢?”王敬则非常生气,唾了王公林一脸口水,恶狠狠地对他道:“我想做什么,与你有什么关系?”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四月十六,王敬则终于举兵造反,开始召集兵力,配给袍甲兵器,两三天内便要出发。当时,前中书令何胤弃官隐居在若邪山中,王敬则想挟持他出任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人劝说道:“何令隐居深山,必定不会依从;他如果不从,就应该杀掉他。然而,做大事先杀名贤高士,事情一定不会成功。”最终,王敬则停止了这一想法,何胤也逃过一劫。 赞 (0) 相关推荐 谢朓——出来混,是要还的 最近想要写的人物很多,为此特意给自己列了一个名单. 名单中各色人物都有,之所以列出这么多,目的很明显,从中找出自己喜欢,读者也爱看的,然后的,然后,你们懂的. 有人说,古人其实很好写,对着资料,胡写一 ...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 谢朓 出守 宣城 考论 田丹丹 摘要:谢朓在齐明帝建武年间曾由中书侍郎出守宣城郡,这一事件广受学界关注.从当时的官制和谢朓本人的仕历来看,谢朓在齐明帝主政后受到重用,这次迁转只是一个过渡,并非如 ...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陈虎山 谢朓(464-499),范晔之后名声最盛的宣城太守.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有诗言道:"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诗中之山,便是家喻 ... 激荡四百年:弑杀司马德宗清理宗室,称帝路上刘裕未能免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3篇 长安失守,对刘裕是个重大打击,他已年近六十,无论是心力,还是精力,都无法支撑他再次发起北伐.无尽的怅惘之下,刘裕将恢复中原之志深藏胸中,开始建 ... 激荡四百年:清除异己萧道成不再遮掩,王俭识时务主动投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4篇 升明二年(公元478年)正月二十八,刘宋朝廷解除戒严,宣告沈攸之之乱平息.论功行赏,以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 正月二十九,又以左卫将军萧赜为 ... 激荡四百年:刘宋前期攻势气势如虹,王玄谟失先机全军覆没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7篇 得知朝廷即将北伐,刘宋热情高涨,上自王公.妃主及朝廷官员.牧守,下到富有的百姓,每人都捐献出金银.玉帛及其它物资. 由于兵力不足,刘宋又动员并 ... 激荡四百年:萧鸾掌权萧昭文成傀儡,清除异己四王接连被杀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2篇 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七月二十一,萧鸾以太后之令追封萧昭业为郁林王,又废黜何婧英为王妃,准备迎立新安王萧昭文为新皇帝. 政变之时,吏部尚书谢 ... 激荡四百年:稳固朝局萧鸾过河拆桥,萧谌王晏被杀咎由自取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2篇 萧鸾废黜萧昭业时,曾许诺事成之后,以萧谌为扬州刺史.但在事后,他却食言了,只以萧谌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 萧谌很不满,口出怨言道:" ... 激荡四百年:情人被杀母子嫌隙加深,拓跋弘以退为进巧应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00篇 拓跋濬去世时,冯太后才二十多岁,正值妙龄,宫中寂寞难耐,她开始暗中蓄养情人,而那些情人仗着有冯太后撑腰,开始干预朝政,甚至为非作歹.拓跋弘对此 ... 激荡四百年:刘彧残害兄弟三王相继被杀,唯有一人保全性命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9篇 当刘彧还是诸侯王时,性情宽厚平和,声誉很不错,宗室之中也只有他深受刘骏的宠爱. 刚刚平定刘子勋时,刘彧对拥护寻阳政权的官员,大多数都加以原谅, ... 激荡四百年:败家子萧昭业人心尽失,各个击破萧鸾掌控大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39篇 萧昭业如此德行,萧鸾又一向狼子野心,一些嗅觉灵敏的人马上看出朝堂必乱,提前寻找出路,比如雍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 萧子懋,萧赜第七子,兄弟中以 ... 激荡四百年:颟顸萧昭业成孤家寡人,萧鸾当机立断政变弑帝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0篇 萧谌和萧坦之主动投靠萧鸾后,萧昭业身边的那些人就不足为惧了,萧鸾开始一个个的收拾. 直阁将军周奉叔依仗勇武和与萧昭业关系亲近,有恃无恐,凌侮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