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里有杆秤!4岁就会评判大人的可信度,喜欢向自信的人学习

人们常说,自信的人最有魅力。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人展现出自信的气质,而更容易相信他所说的话。而且不仅是成年人,小孩子也是如此哦。
当一个人自信地告诉孩子一件事情时,他们很可能会选择相信对方。
不过,千万别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就分辨不清真伪。

一旦孩子发现某个人所说的事情是错的,或者本来不应该出错,那么孩子不仅会怀疑对方的可信度,甚至还会怀疑对方不够聪明。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们更喜欢向自信的人学习,不愿意向犹豫不决的人学习。

研究团队还发现,哪怕孩子只有四岁,也会记下大人讲话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大人的可信度做出评判。

研究人员 Susan Birch 表示:「我们现在知道了,孩子们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善于向别人学习。孩子不仅喜欢向自信的人学习,而且还会主动避免向那些徒有其表、自信但却不靠谱的人学习。
研究团队指出,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他人。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所处的专业领域存在差异,所以收获的信息往往只是观点,而不一定是事实。
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孩子们首先需要判断哪些人值得信任。
说话时的自信程度是孩子判断一个人可信度的线索之一。
然而,自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准确。这里的自信指对某一特定陈述的自信,而不是一个人性格上的自信。孩子还需要判断哪些人是在有正确答案的基础上自信,哪些人并不确定答案的正确性而表现得犹豫。
为了探索这种判断能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Birch 和她的同事们对 662 名儿童进行了三项研究。

研究(一)

研究人员让孩子们观看一个视频,视频里分别展示了四组演员的表演。

在每个实验中,一部分表演者被允许查看盒子内的图片(即知道正确答案),一部分表演者不允许查看盒子内的图片(不知道正确答案)。

然后,无论表演者是否知道正确答案,都要在被问及「你知道盒子里装有什么图片吗」这个问题时,表现出自信和犹豫这两种状态。

研究人员会评估孩子们对这四类演员的看法。

例如,一位知道正确答案、表现自信的演员点了点头,马上说道:

「这是一只兔子。我知道里面是一只兔子,肯定是一只兔子。」

另一位,知道正确答案、但表现犹豫不决的演员耸耸肩说:

「嗯,可能是一只小狗……嗯……也许是只小狗?我猜是一只小狗。」

研究随后调查了孩子们更喜欢从哪组演员那里学习新的单词,以及孩子认为谁更聪明。
针对 3 到 12 岁儿童的初步研究发现,从 5 岁左右开始,孩子就有意向那些展现自信并能给出正确答案的人学习,而且认为这类人更聪明

研究(二&三)

为了进一步展开探索,研究小组随后对 4 到 8 岁的儿童进行了两项跟踪研究。
他们使用了相同的实验设计。
  • 第一项实验直接比较研究了孩子对知道正确答案且表现自信的人,以及不知道正确答案但表现自信的人的反应;
  • 第二项实验只研究了孩子对知道正确答案但犹豫不决的人,以及不知道正确答案且犹豫不决的人的反应。
研究结果十分清晰。

从 4 岁开始,所有的孩子都更加信任那些知道正确答案且表现自信的人,而不会盲目地相信表现得自信的人

不过,即使是 8 岁的孩子也没有意识到,不知道正确答案且表现出犹豫不决的人,其实是比那些知道正确答案但表现出犹豫不决的人更加可靠的。
这种对人物可信度关键线索的敏感性似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延迟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更倾向于关注线索而不是错误信息

综合来看,这三项研究实验全面地展示了儿童对事物的复杂微妙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阐明了儿童在社会认知理解方面所存在的局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其实很少有机会对成年人的可信度做出如此直接明确的判断。而且很少有人总是可靠的,或者总是不靠谱。

不过,如果爸爸妈妈不想被年幼的孩子认为「不可靠」,就可以注意自己的口头表达方式和肢体语言,以及手势。

例如,多用「我知道……」而不是「我认为……」,尽量点头而不要耸肩。

别忘了,父母的自信程度可能成为孩子未来成长道路上的自信之源。
参考资料:
https://digest.bps.org.uk/2019/12/04/lying-to-your-kids-could-make-them-more-dishonest-and-less-well-adjusted-as-adult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