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蜈蚣要注意不良反应
2008-12-09
临床应用蜈蚣要注意不良反应
蜈蚣为蜈蚣科昆虫少棘巨蜈蚣的干燥全体。其性辛、温、功能镇痉,熄风,解毒,通络止痛。主要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疮疡、瘰疬、风癣、斑秃、毒蛇咬伤、百日咳、徵瘕积聚、肿瘤等的治疗。历代本草均将其列为毒药,但因其疗效显著,所以仍为临证处方中常用有毒中药之一。但其不良反应也有不少的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过敏反应
患者用药后出现瘙痒、皮疹:有一例患者表现为典型的组胺样反应,自觉恶性、欲吐、唇肿胀,后感鼻部不适,有大量黏性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随即感到双手肿胀不能握拳;一例患者颜面及颈部出现黄豆大小丘疹,瘙痒,口腔黏膜有粟粒大小溃疡,咽痛;一例患者表现为腹部及下肢起红疹,瘙痒,病情加重后全身起粟粒状红疹,以下腹部及下肢内侧为甚。
循环、消化系统反应
有患者用药后出现胃病、心悸、胸闷、气短,经检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肝、肾功能损害 有的患者服用该药导致急性肝损害,两患者均表现为右肋下痛,厌油纳呆,身、目、尿皆黄等症。有一例患者出现尿少,腰痛加重,即自行停药。4天后,患者出现双侧眼睑浮肿,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鼻衄,皮下瘀斑及排黑便,最终死亡。
神经系统中毒反应
患者眼含蜈蚣、全蝎的散剂后,致两腿挛急抽筋,颈部阵发性角弓反张,鼻音重,左耳听力下降,左眼开合障碍,喝水时卷舌,呛水,似有舌、舌咽、三叉、瞪眼、面听等多条神经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溶血性贫血反应
患者服药3天后即感头昏,周身不适,四肢无力,尿呈酱油色;继服4剂后,症状加重,遂卧床不起。
从娱蚣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来看,患者均为内服蜈蚣煎剂或粉剂而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出现不良反应最短者在用药3分钟后即出现典型的组胺样过敏反应(该患者属高敏体质,且涂斑试验系蜈蚣过敏)。有一例患者在连续用药半月后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至第35天出现心肌受损现象;其他个例在用药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反应。 蜈蚣入药一般每剂2条。在应用蜈蚣制剂常量治疗时,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灼热感、头胀、头昏、面部潮热等现象。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这说明历代医家用蜈蚣治病,均取其“以毒攻毒”之意,但量不宜大,否则易引起中毒。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例患者在服生蜈蚣粉后出现过敏反应,而将蜈蚣文火焙至黑褐色再服,则不再致敏。《时诊》曰:“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
药理及毒理实验证明:蜈蚣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和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各种脂肪酸、氨基酸、蚁酸等多种成分。且有研究证明,蜈蚣的各个部位中均存有毒性成分组胺,且主要存在于躯干部。不同产地的少棘娱蚣组胺的含量差异上较大。对活体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粗毒进行溶血活性比较;结里显示均有溶血活性,且药材较活体蜈蚣毒性降低,陈药材毒性较新鲜药材降低,这也为蜈蚣药材的采购及安全应用提供了依据。
在此,提醒临床应用应注意:
①在应用蜈蚣之类含蜂毒的药材时,应十分慎重,严格遵循其使用范围、剂量及使用方法。
②诊断中切不可忽视患者的体质及个体差异,应详细询问其病史、既往史、过敏史。
③对于连续用药者,更应加强其监护,以防发生体内蓄积中毒。
④应对患者普及中药知识,加强用药常识的宣传,以增强患者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不可自行购药,或随意加大其用量。
⑤建议处方中蜈蚣的计量应准确至克,坚决摒弃传统上以“条”计量的方式,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