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城遗址历史史料】大冶市金牛鄂王城的由来
据《史记 · 楚世家》所记载在公元前877年(周夷王八
X
年), “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楚王先公熊渠来到鄂——即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鄂王城后,楚王先公熊渠封其中子熊挚红为鄂王,鄂王之都城为鄂即鄂王城,由于楚王先公熊渠的长子,先于楚王先公熊渠去世,等到楚王先公熊渠去世的时候,就由中子红按君主制继承了皇位为夷蛮之邦的王,夷蛮之邦统属晋升后的红管辖,夷蛮之邦的都城仍立在鄂。最初鄂王所管辖的范围相当于1949年设立的大冶专区的范围,当时的大冶专区专署驻大冶县。辖鄂城、大冶(不含1949年已设立的石黄特区-现在的黄石市区)、、阳新、通山、通城、崇阳、咸宁、武昌等8县、区。 1950年大冶专署迁驻鄂城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嘉鱼、蒲圻2县划入大冶专区。辖10县。 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鄂城县金牛鄂王城。(注;金牛镇鄂王城原属鄂城县,于1955年11月13日划归大冶县,
大冶县原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划归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
《春秋列国疆域表》云:“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今武昌府治之武昌县楚鄂都也。”古鄂都所在地——今大冶市金牛镇胡彦贵村,有鄂王城遗址,原属武昌县管辖·楚历六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