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 D )酶学特性的研究

张前荣 ' 庄尹宏 温庆放 · 刘建汀 1,2,3 朱海生 1

l 福建 省农业科 学院作物 研 究所 ,福州,350013;2 福 建省农业 科学院 蔬菜研 究中心,福州,350013;3 福 建省蔬 菜工程 技术研 究中心, 福州,3500 13

通 讯作者 .zhs0246@ 163.tom

摘 要  为了研究丝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 utase,SO D )酶学特性,本研究应用分光光度计开展了温度、pH 、酶体积、反应底物浓度等对酶反应 的影响,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 SO D酶最优反应体系为:以底物氮蓝 四唑(N B T)为例,最优温度为 40"C ,最适 pH 为 7.8,其底物浓度为 0.08 m ol/L ,最适酶液体积为 0.14 m L ,其根据米氏方程:y=0.002 7X_0.013 (x= lN ,y= l/S),K m 为 0.207 9 m ol/L 。

关键词 丝瓜,SO D ,酶学特性

丝瓜(Luf f a cylindrc ,又称天罗,是一种 葫芦科丝瓜属 的蔬菜,起源于印度或南亚热带地区。丝瓜具有性凉,清热解毒的保健效果,是一种药食兼用性蔬菜 ,已成为 中国主要的瓜类蔬菜之一 。丝瓜在鲜切及烹饪 的过程 中,常常会 出现果 肉褐 变及菜色褐色 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甚至影响人们对丝瓜 的食欲(周 向军等,201 1;娄丽娜等,2014,江苏农业科学,42f7):160.162)。因此研究丝瓜的褐变机理,培育抗褐化的丝瓜品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果实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两种。酶促褐变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植物体 内的酚类物质通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 )的作用 下氧化生成醌类物质,醌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聚合形成褐色物质而导致组织变色(邹波,2008,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23—25;C hang,2009;黄树苹等,2009;温庆放等,2016)。在果蔬的褐变过程 中,酶促褐变与组织 内的多酚氧化酶(PPO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 酶(A PX )、过 氧化 物 酶(PO D )、超 氧 化物 歧 化 酶(SO D )TA]过氧化氢酶(C A T)等酶有密切的关系(Li et a1.,20 15;Fan et a1..2016)。非酶褐变是指在外界不 良环境条件下果蔬表面与空气 中的氧 气接触 ,使得酚类等物质被氧化 ,造成果蔬 的颜色变深 的现 象(史辉 ,2005;徐芹,2008)。非酶褐变包括焦糖化褐变、多元酚氧化缩合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和糖与氨基酸反应等几种类型(徐芹,2008)。

植物在受到逆境时 ,会产生超氧 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等物质,会对体内细胞结构和功能产生破坏(陈军等,201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 utase,SOD )是催化植物体内超氧阴离子(O2-) 通过歧化反应转化生成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酶,是保护细胞膜系统的关键酶 ,也与丝瓜的褐变有关。陈明媚(2005)等认为果蔗 的 SOD 酶活性减低,褐变程度加剧 ;许宙等(2008)认为新高梨的 SOD 酶与褐变程度呈负相关,新高梨褐变相关酶对褐变影响程度依次为 PPO >PO D >SO D 。本研究开展了温度 、pH 、酶浓度 、底物浓度等对丝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 utase,SO D )活性影响,为今后研究丝瓜酶促褐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

1 结果与分析

1.1 温 度对 SOD 酶 活性 的影 响

试验结果表 明,在温度为 1O℃-~40~C 时,SO D 的吸光值呈现上升趋势 ,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当温度为4O℃时,其吸光值达到最大,酶的活性最强;当温度为超过 40℃时,吸光度值减小,酶活性下降,当超过7O℃后时,吸光值很小,酶活性基本上已经失活(图1)。由此可知 ,SO D 的最适温度为 40"C ,其吸光度值为最高,活性最强。

0 .1 8

O .1 5

0 .12

0 .09

O .O 6

O .O 3

O.OO

1O 2O 30 4 0 50 60 7O 80 90

温 度(℃)

T em perature (℃)

图 1 温度对 SO D 活性的影响

Figure 1 E f f ects of tem p erature on SO D activity

6 .U 6 .6 7 .2 7.8 .4 9 .U

p H

图 2 pH 对 SO D 活性的影响

Figure 2 Ef f ect s ofpH value Oil SO D activit y

1.3 酶 液体 积对 So D 酶活 性 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酶的体积也会影响反应速

度 。当 SO D 酶体积在 0.06~0.14 m L 范围内,吸光度

值随着体积增大而增大;当 SO D 酶体积大于 0.14 m L

后 ,吸光度值 略有减小但趋于平稳 ;当酶液体积为

0.14 m L 时,吸光度值最高(图 3)。由此可知,SO D 酶

催化反应时的最适酶液体积为 0.14 m L 。

O.15

0 .1 2

0.09

O.06

0.03

0.00

0.06 0.0 8 0 .10 0.12 0 .14 0 .16 0.18 O.2O

酶液体积(m E1

Enzym e f luid volum e(m L)

图3 酶液体积对 SO D 活性的影响

Fig u re 3 Ef f ects ofenzym e f luid volum e on SO D activit y

1.4 底 物浓 度对 So D 酶活 性 的影 响

本研究的反应底物为氮蓝四唑(N B T),当氮蓝 四

唑(N B T )浓度为 0.02-0.08 m ol/L 时 ,吸光值 随着氮

蓝 四唑(N a a3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O D 酶的活性也呈

增强的趋势 ;当氮蓝 四唑fN B T)浓度超过 0.08 m ol/L

时 ,略有下降,但趋于平衡(图 4),当氮蓝 四唑(N B T )

浓度为 0.08 m ol/L 时,吸光度值最大,酶活性也最强;

由此说明,氮蓝四唑(N B T )浓度在反应中的最佳浓度

为 0.08 m ol/L 。用不同浓度反应底物浓度推测酶活性,

丝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 D )酶学特性的研究

T h e S tud y on E nzym atic C haracteristics o f S up erox id e D ism utase (S O D ) il1 L u fra 。

得 出线性方 程 y =0.002 7x一0.013,R 2 为 0.926 1,K m

为 0.207 9 m ol/L (图 5)。

善, ~I UU

O.16

0.14

0 .12

0 .1 0

0 .O 8

0.06

0.04

0.02

0 .O0

0 l0 2O 3O 40 5O 60

I/S

图 5 SO D 催化 N B T 的米氏方程双倒数

F ig ure 5 L in ew eav er-B u rk do ub le recip rocal d iagram o f catalytic

N B T recation by SO D

2 讨 论

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膜 会造成严重的伤 害,

SO D 酶在植物衰老过程 中起到清 除体内过量 的活性

氧,从而体 内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起到保护膜 结

构,从而防止细胞的衰老,抑制酶促褐变(王君,2006)。

因此研究丝瓜 SO D 酶活性对细胞分解活性氧 的能

力及丝瓜褐变具有重要的关系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温度 、pH 、浓度、体积等反应环境对丝瓜酶促褐变

的相关 的 SO D 酶活性 的影 响很大:以底物氮蓝四唑

(N A T)为例 ,最优温度为 40℃,最适 pH 为 7.8,其底

物浓度为 0.08 m ol/L ,最适酶液体积为 0.14 m L ,其根

据米 氏方程:y=0.002 7x-O.013 (X=1/V ,y= l/S),K m 为

0.2 07 9 m ol/L 。

在酶促反应 中,pH 值和温度的高低,均会影响酶

的催化作用,表现为酶活性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主

要 因为过高或过低 pH 值及高温度易使丝瓜 SO D 酶

催化不稳定 ,从而引起催化能力下降;同时 SO D 酶

为蛋 白质,过高或过低 pH 值及高温度容易使蛋白质

结构发生变异,从而使酶活性失活(马兰戈尼等,2007;

张楚富,201 1)。而低温度易使酶活性降低(王君,2006)。

本研究中,在反应温度 10℃~4O℃的范围内 SO D 酶 的

活性增强,当温度为 40"C 时酶的活性最强,而超过

4O℃时,酶活性开始下降,而超过 70℃后酶基本失

活。当 pH 在 6.0~7.8 的范围内,SO D 酶活性随着 pH

值升高而增强,当 pH 为 7.8 时,酶活性最强,而超过

酶活性的最适 pH ,酶活性减低 。在催化反应 的过程

中,一定浓度底物(酶)时,增加酶(底物)浓度,能够使

更多 的酶与底物结合 ,从而使得反应生成物生成速

度更快,因此吸光度值就更高。而 当酶(底物)达到最

适合浓度时,底物与酶的结合 已经达到饱和,反应生

成物形成的速度也达到饱和 ,因此吸光度值 曲线趋

于平缓。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 验材 料

供试材料 为 '黑 12’丝瓜品种 (系),由福建省农

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蔬菜中心提供 。摘取商品果实

清洗后擦干,液氮速冻后置于 一80℃冰箱中储存备用 。

3.2 酶 液提 取

精确称取丝瓜样品 1.000 g,加入 1 m L 预冷磷酸

缓冲盐 溶液(PB S)缓冲液(0.5 m m ol/L ,pH 7.8),0.5 g

交联 聚乙烯吡咯烷酮(PV PP),置于冰上 研磨 ,吸取

2 m L 磷酸缓冲盐溶液(PB S)缓冲液冲洗研钵残留的

样品,并收集至离心管中,置于 4"C 1 000 r/m in 离心

20 m in,吸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3-3 So D 酶活 测定

试验方法参照李合生(2000sssss):取 50 m m ol/L

pH 7.8 磷酸缓冲盐溶液(PB S)缓冲液 2 m L 置试管 ,

依次加入 13 m m ol/L 蛋氨酸 0.5 m L、175 m m ol/L 氮蓝

四唑 『B T ) 1 m L 、0.1 m m ol/L 乙二氨 四乙酸(ED TA )

0.5 m L 、50 ixm ol/L 核黄 素(C 17H 20N 4O 6)0.2 m L ,最后

加入粗酶液 0.03 m L 混匀 ,于 4 000 Lx 灯光下反应

30 m in 。至 于波长 为 560 nnl 的分光光度计下测定

OD 值 。试验重复 3 次。

3.4 SO D 酶 最适 反应 温度 的研究

同采用 SO D 酶活测定方法,反应混合液混匀后分

别在 10℃、20℃ 、30℃ 、40℃ 、50℃、60℃、70℃ 、8O℃

和 90℃在水浴锅中预热 3 m in 后测定其吸光度 ,研

究反应温度与 SO D 酶活性的相关性。3 次重复。

3.5 pH 对丝瓜 So D 酶活性的影响

同采用 SO D 酶活测定方法,配制 pH 分别为6.0、

ss s6 ⋯

6.6、7.2 、7.8、8.4 和 9.0 的 N aH 2PO } 柠檬 酸缓 冲液 ,

测定 pH 值对 SO D 酶活性的影响,3 次重复。

3.6 酶液浓度对 So D 酶活性的影响

同采用 SO D 酶活测定方法,在 N aH 2PO } 柠檬

酸缓冲液 与底物 的混合 液 中,分别加入 0 .06 m L 、

0.08 m L 、0 .10 m L 、0 .12 m L 、0.14 m L 、0.16 m L 、0.18 m L

和 0.20 m L 的 SO D 酶粗酶液 ,于 40"C 水浴 3 m in 后

测定吸 光度 。aS 重复 。

3.7 底物浓度对 So D 酶活性的影响

同采用 SO D 酶活测定方法,配制浓度为 0. 02 m oFL 、

0 .04 m ol/L 、0 .0 6 m ol/L 、0 .08 m ol/L 、0 .10 m ol/L 、

0.12 m ol/L 、0.14 m ol/L 和 0.16 m ol/L 的氮 蓝 四 唑

(N B T )浓度溶液 ,加入到 SO D 酶对应反应混合液中,

于 40℃水浴 3 m in 后测定吸光度。

3.8 数 据处 理与 分析

运用 Excel2003 进行数据分析及作图。

作者贡献

张前荣阅撰写论文初稿 ,修改和文章定稿;张前

荣、庄尹宏和刘建汀参与样品制备,开展实验 ,文献查

阅和论文修改。温庆放和朱海生是文章构思者,指导修

改,文章定稿等。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的文本。

致谢

本研究由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 院所基本科研专

项(2017R 1026—6;20 15R 1026—9)、福建省农业科学 院

创新团队 PI 项~ (2016PI一4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

项 目(2015Q C 一6;PC 2017—7)和所基金项 目(2015Q N 1)

共同资助 。

参考文献

C han g T .S.,2 00 9,A n up dated review of tyro sin ase inh ib ito rs,

Int.J.M o1.Sci.,10(6):2440-2475

C h en J.,G ao G .Z .,Z hao L .,X u L ⋯S Z han g X ⋯T an d X u e W .,

2 0 15,E f f ects o f w heat seed soak ing w ith ch itosan o n p ro —

tectiv e enzym etic activ ities i n g erm ination stage u nd er

drought stress,Jiyinzuxue Y u Y ingyong Shengw uxue (G e-

nom ics and A pplied B iology),35(10):2251-2254 (陈军,高

贵珍,赵亮,徐礼生,张兴桃,2015,薛文干旱胁迫下壳聚

糖浸种对小麦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基因组学与应

用生物学,35(10):2251-2254)

C hen M .M .,2 00 5,Stud ies on p hysio log ical character i stic an d

preservation techn iq ues of sh -cu t sugarcan e.T h esis for

M ⋯S G u angx i N or m al U n iversity , Sup er v isor:S hi G .Y .,PP .

47.48 (陈明媚,2005,鲜切果蔗生理生化特性及贮藏保鲜

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导师:石贵玉,

pp. 47-48)

Fan M .,L i W .,H u X .,Su n Y .N .,Y u G .,and Z han g X .,20 16 ,E f-

feet o f m icro -vacuu m storag e o n active oxy gen m et a b olism ,

intern al brow ning a n d relate d enzym e activ ities in L aiy a n g

pear ( 九 bretschneideri R ehd.),L、ⅣT—Food Science and

T echn olog y ,7 2 :46 7—47 4

H u a n g S .P .,T a n T .M .,X u C .C .,and T an J.,200 9 ,P rim ary st u d -

ies o n ch a r acter i stics of po lyp hen ol p xidasein Iu肋 .Z h ong -

guo Shucai (C hina V egetables),(1O):17—22 (黄树苹,谈太

明,徐长城,谈杰,2009,丝瓜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初步

研究,中国蔬菜,(10):17.22)

L i H .S .,2 00 1,Pr i ncip le a n d tech n o lo g y o f p lan t ph ysio log y a n d

biochem istry exper im ent,H igher Education Press,B eijing,

C hi n a,PP.54-58 (李合生,2001,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与

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北京,pp.54.58)

Li J.,L iu J.,W ang G .Q .,Cha J. Y .,Li G .N .,C hen S.,Li Z.,and

G u o J.H .,2 0 1 5,A ch ap eron e fun ction of n o cat a la se activit y

is required to m aint a in cat a lase activit y a n d for m ultiple

st r ess respo nses in A rab idop sis,T he P lan t C ell,27 :9 08 -92 5

M oron g oni A .G .,ed .,Z hao Y .R .,a n d Z h ang P .,t r a n s.,20 07 ,E n-

zyine kinetic,C hem ical Industy Press,B eijing,C hi n a,PP.

104-106 (马兰戈尼 A . G .,主编,赵裕蓉,张鹏 ,主译,2007,

酶催化动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北京,PP.104.106)

Shi H .,20 05 ,S t u dies on storage tech no log y an d bro w n ing m ech -

anism of p lum fru its,T h esis f o r M .S .,H u azh on g A gricult u r-

al U niversit y ,Supervisor:D eng B . X .,PP.54 (史辉 ,2005,李

贮藏保鲜技术与褐变机理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

业大学,导师:邓伯勋,PP.54)

W an g J.,2 00 6,S tu dies o n p ost-harvest b row n ing ph ysio log y an d

com b ating brow n i n g of y ali p ea r f r uit an d W ha n gk eum bae

fruit, Thesis for M .S.,A gricult u ral U niversit y of H ebei

Provi n ce,Super v isor:Zhang Y .X .,PP.24 (王君,2006,鸭梨,

黄金梨采后褐变生理及褐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农

业大学,导师:张玉星,PP.24)

W en Q . F .,L iu J. T .,Zhu H .S.,C hen M .D .,W ang B .,and Zhang

Q .R .,20 1 6,C 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atalase

CA T/gene from lu髓 cylindrica.Y uanyi X uebao (A cta

H orticult u rae Si n ica),43(10):2039.2048 (温庆放 ,刘建汀,

朱海 生,陈敏氡,王彬,张前荣,2016,丝瓜 过氧化氢 酶基

因 丌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园艺学报,43(10):2039.2048)

X u Q .,2008,St u dies on brow n ing m echanism and brow n ing con—

trol tech n ologies of 'da n gshan ’pear juice,Thesis f o r M ⋯S

N anjing A griculm ral U niversit y ,Supervisor:Z hang S. L .,PP.

3-12 (徐芹,2008,砀山酥梨果汁褐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

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导师:张绍铃,PP.3.12)

丝瓜超氧化物 歧化酶(SO D )酶学特性 的研究

T h e S tu dy o n E n zy m atic C h aracteristics of Su pero xide D ism u tase (SO D ) in L u行a ⋯

X u Z .,Z ho u W .H .,an d Z ho u J⋯Z 2 0 08 ,S tu dy on th e enzy m e ac-

t i v ity co rrelated to bro w n in g In the fre sh-cu t N iitak a p ear,

H unan Li n ye K eji (H unan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35(2):17.20 (许宙,周文化,周其中,2008,鲜切新高梨褐

变相关酶活性研究,湖南林业科技,35(2):17 20)

Z h ang C .F .,ed .,20 1 1,P rin cip les of b io ch em istry ,H igh er E du ca-

tion Press,B eijing,C hina,PP.107 (张楚富主编,20 11,生

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北京,pp.107)

Z h ou X ⋯J G ao Y .X .,Y uan Y ⋯J Z h an g Z .C .,an d Z h a n g J.,20 11,

S tu dy o n characterist i cs an d in hibition ef f ects o f p erox id ase

from L uf f a cylindrica (Linn.) R oem ,Zhongguo N iangzao

(C hina B rew i n g),(10):81-85 (周向军,高义霞,袁毅君,张

志昌,张继,201 1,丝瓜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和抑制作用研究,

中国酿造,(1o1:81.8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