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全文,翻译赏析

-----两军交战智者胜

【原文】

  十年春,齐帅伐我①。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③,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15),战于长勺(16)。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18)。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③,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释】

  ①我:指鲁国。作者站在鲁国立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②公:指鲁庄公。(3)曹刿(gui):鲁国大夫。④乡:春秋时一万 二千五百户为一乡。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间(jian):参与。(7)鄙:鄙陋,指见识短浅。(8) 专:专有,独占。(9)牺牲:祭礼时用的牲畜,如牛、羊、猪。(10)加:夸大 (11)信:真实,诚实.(12)孚:信任。(13)狱:诉讼案件。 (14)情:情理。(15)乘:乘战车。(16)长勺各国地名。(17)鼓:击 鼓进军。(18)败绩:大败。(19)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20)轼;车 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21)作气:鼓足勇气。(22)再:第二次。(23)靡:倒 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出兵应 战,曹刿请求见庄公。他的乡里人说:“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于是他入朝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去同齐国作战?庄公答道;“衣食 一类用来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独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每个民众,他们不会跟从您去作 战的。”庄公说;“祭花用的牲畜、宝玉和丝绸,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实诚信。”曹刿答道:“这种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会赐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虽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曹刿说;“这是尽心尽力为民 办事的表现,可以凭这个同齐国打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 一同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同齐军交战。庄公正想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齐军已经击了三通鼓。曹刿说:“ 出兵了。”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瞭嗏 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开始追击齐军。

  鲁军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判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 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敌方的勇气耗 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取胜。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 我担心他们设兵埋伏。后来,我看出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 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读解】

  可以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他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猛打猛冲,而是*了谋略、智慧,这一点尤其让人称道。
   战争当中,一个优秀的谋略家,抵得上成千上万的将士。他 虽然没有将士的勇猛,没有将士的膺力,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却能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③ 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难怪孔子 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 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传统 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 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点沙场, 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 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 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 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 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门智慧的杰作。他们精心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然后让担当剧中角色的将士去演出。 [下一章>>]

(0)

相关推荐

  •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shuo)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 ...

  • 《春秋·左传》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全文,翻译赏析

    -----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 [原文] 侯至自田(1),晏子待于遄台②,子犹驰而造焉③.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q ...

  • 《春秋·左传》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全文,翻译赏析

    -----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 [原文]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1).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2),则多死焉,故 ...

  • 《春秋·左传》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昭公三年)全文,翻译赏析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 其 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 ...

  • 《春秋·左传》祁奚举贤(攘公三年)全文,翻译赏析

    -----不偏不党的滋味 [原文] 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3)--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4)."于是羊舌职死矣(5),晋侯曰:" ...

  •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全文,翻译赏析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 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 ...

  • 《三国志注》吴书十九全文,翻译赏析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江表传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吴录曰:恪长七尺六寸,少 ...

  • 《三国志注》吴书十八全文,翻译赏析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於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 ...

  • 《三国志注》吴书十六全文,翻译赏析

    ◎潘濬诗美其德,士悦其行.臣察陛下无思警戒之义,而有积恶之渐,臣深忧之,此祸兆见矣.故略陈其要,写尽愚怀.陛下宜克己复礼,述脩前德,不可捐弃臣言,而放奢意.意奢情至,吏日欺民:民离则上不信下,下当疑上 ...

  • 《三国志注》吴书十五全文,翻译赏析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虞预晋书曰:贺氏本姓庆氏.齐伯父纯,儒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江夏太守,去官,与江夏黄琼.[汉中]广汉杨厚俱公车徵.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 ...

  • 《三国志注》吴书十四全文,翻译赏析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