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既是陪衬建筑,又是一种礼制象征,还被称作中国文化的典型标识
在这里,读懂中国民族建筑
牌坊,中国文化的典型标识,常见于宫殿、寺庙、名胜、家祠等地。始于春秋、盛于明清、传承千年。伫立着的牌坊,或古朴凝重、或庄严肃穆、或金碧辉煌、或绚丽华美,构成了一副蔚为壮观的独特人文景观。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防备野兽或外来人的袭击,在住房的四周用壕沟围拢起来,以防万一。我们从西安出土的半坡遗址中即可以看到简单的防护设施,如防卫墙等,都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建的。
人们出入总有一个缺口,逐步成为出入的大门。若是大门,必然要有一个标志。因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即在大门的位置竖立两根柱子,有柱就要做横梁,这样逐步构成古之“衡门”。衡门是中国最简单的大门。它的形式自秦汉开始成熟,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木柱上端加上两条横木的衡门还流传到日本,日本便将其用于神社大门的部位,称作“鸟居”,实际就是中国的衡门。
如果将衡门摘出做一个门,或三个门,就成为牌坊,也叫“牌楼”。如果再砌以砖石材料,就成为一种坚固美观的牌坊,这是比较复杂的。
▲日本鸟居
牌坊是用于公共场所前端的一种陪衬建筑,既陪衬景物,又是一种礼制象征。其用途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装饰美化环境;
第二,为了增加建筑气氛,作为小品建筑在重要建筑的前部,是对正式殿堂的一种陪衬;
第三,起标志意义,在街上转弯、端头等主要地点建筑牌坊;
第四,也可用于旌表,在封建社会升官、及第、守节等表扬时,建筑大牌坊,以此在百姓中树立榜样。
到明清时期,牌坊逐渐发展,用墙砌出牌坊,留出门洞,楼顶施彩画,主要是模仿木结构建筑的一种方式,还有的纯用石制或纯用木制,而在皇家庙宇前的牌坊则用琉璃制作,显得格外光辉华丽。以前在中国,一般的城镇里都有牌坊,如福建泉州、浙江雁荡山这两个城镇中还有牌坊街。安徽黟县也有牌坊街,每一条街的牌坊有20多座,成排建造。
▲及第牌坊
公共建筑(如寺院、庙宇、陵园等)中,在大门前或大门内,也都建牌坊。因而牌坊标志着大建筑群的存在,并显示它的威严。
中国人有一种习惯,常常在隆重的节日或纪念活动中建设临时性建筑牌坊,也做半永久式的集雕刻、绘画于一体的牌楼,显得金碧辉煌。这种牌楼年年搭建,节日过后马上拆除,用它主要是烘托节日的气氛。因为是临时建筑,所以我们现在就看不到了。凡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必须要做正式的牌坊,它可永远存在,不像扎彩那样,用后全部烧毁。临时扎彩从唐宋时期就已开始了,《东京梦华录》及《清明上河图》中都表现了扎彩的欢门,其实,它也算作临时性的牌坊。
牌坊所用材料以石材为主,用石材建立牌坊,既美观又坚固耐久。如明代的石牌坊至今已六百多年,仍保存完好。目前我国保存的牌坊主要是石牌坊。如果没有人为地拆除,牌坊的数量就更多。自明代开始以后的牌坊雕刻十分精细、华美。明清两代的牌坊至今尚存不少,是一种具有标识、表彰功能的建筑,因此可以称为“标志建筑”,如山西五台山九龙坊做得就十分精美。
▲石雕牌坊
一般在孔庙前要建造棂星门,其实棂星门也是牌坊的一种,也是文庙中很普遍的制度。一般将它建立在泮池和影壁之间,泮池和圣门之间,或者是泮池和戟门中间。建棂星门主要是和文庙建筑群总体布局有很大关系。
我国宋、元、明这几个王朝对儒教很重视,建立尊孔制度,如宋代按唐代制度于元元符(1098—1100)、崇宁(1102—1106)年间在各圣庙内加圣像,将大殿定名为大成殿,建立文庙;元武宗于曲阜设置宣圣庙进行歌乐;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下令天下郡县皆设孔庙。到了清代建文庙更为普遍,如河南襄城文庙就是一例。因此,文庙建筑中布局从前至后,规模较大,由许多个体建筑组成。其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作为仪礼部分的陪衬建筑,有影壁、圣门、棂星门、泮池、文昌楼等;后半部是作为祭奠部分的主体建筑,有戟门、大成殿、东西殿庑等。这前后两部分的建筑都由一条中轴线贯穿着。
▲孔庙棂星门
由圣门进入庙内,有泮池和棂星门,构成一个前院,标示着孔庙的礼制。庙内院子多,门的式样也有变化,也可以说是标示气魄壮丽的装饰性建筑。如同住宅里的垂花二门,这种建筑也常常用在臣子的陵墓前、祠庙和住宅里,它的形象和牌坊非常接近,建造意义也和牌坊有相同之处。但两者有很大区别,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不同的。棂星门的式样不完全一致,如 《龙鱼河图》一书曰:“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棂星之神。”孔子庙前有棂星门,盖取“得士”之意。
“棂星”即“灵星”,又叫天田星、文昌星、文曲星。汉高祖时祭天先祭灵星;到宋仁宗时,建立了祭天的建筑,并设制了“灵星门”。后因门多为木制,进而改为“棂星门”。将这种祭天的建筑物,放到孔庙等地,足见其尊崇程度。
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每座牌坊都可以看作是当时历史事件的见证。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是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所有人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