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歪歪】闲话体检

1.

今年的体检特别早。

刚一开学就接到通知:中学高级教师的体检安排在9月14日之前,时间为一周,地点由海潮路改到了明石路。不由我一阵阵叫好。

以往体检,多数安排在十月底十一月初,或者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正是秋冬转换阶段,起个大早赶去海潮路那边,有些需要撩起衣服的体检项目,还是能感到秋风袭胸或者舔屁股的尴尬。9月中旬,正好,25度上下的气温,一身短衣裤去体检中心,穿得轻巧,心情也放松许多。

还有那位于海潮路的江干医院的老院区,从2006到2016年,我跑了11趟了吧,一向觉得不方便。坐公交和自驾都不方便,即使近年医院外围都是四通八达的大路,可是进出医院还是人车共挤的小区道路;院内停车更是逼仄,通道挤满,就往树与树之间的空隙里塞,跟穿孔明锁一般,没有一丝儿多余的空间。

位于明石路的体检中心,交通便利,宽敞明亮。希望从2017年开始,体检是一件让人不再心有余悸的事情

2.

体检,不叫人心有余悸,也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的,谁都会有个三病两痛的。

中国人向来缺乏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保健意识。尤其是我们教师这个群体,平时有个小痛小恙,咬咬牙就过去了;真要撑不住了,我的很多同行首选夜晚去医院挂急诊打点滴,而不是放下工作,休息三五天;如果同事中有人生病住院了,那他(她)一定是接到了医生或者医院的“通牒”而不得不离开讲台的。所以,教师身体好不好,问他们自己是不能算数的,只有医院和体检中心的医生最有数。

中青年教师大都是蛮拼的。误以为年轻就是本钱,误以为身体扛得住各种困难,误以为医院只给老弱病残服务的,所以他们不屑于上医院,充分信任身体的自愈能力。我在参加工作的前二十年,平均每年上医院的次数小于三;可是最近六年,特别是近三年,去医院的次数每年不下十次。

教师不会自觉上医院就诊的。那就按规定,教师群体必须定期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这项工作尤为必要。通过体检,每年都有同行暂别讲台。这对于他(她)来说,既是憾事,也是幸事。

3.

早几年的体检,更像是走过场。

比如身高体重这些项目,候检人员多,检查医生不够的时候,他也就直接问你“身高多少”“体重几何”,这问题不大,每个人大致有数。到五官科检查,若也是医生问,受检者答,那就不严肃了。进入内科外科检查环节,医生的手诊比问诊更重要了,千万不可以医生听受检者自说自话。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体检是四年一回,后来又提升为两年一回,直到评上高级职称以后才真正有了一年一检。四年一次的身体检查,本应该是慎之又慎吧,但是那时候年轻老师连照X光都轮不到。一场体检下来,还不如自己当年高考前的体检来得认真,更不及征兵过程中的体检来得仔细。

我没有经历过面兵体检。没吃猪肉也见过猪走路。记得高三时,有个同学想要当兵,为自己的“过道毛”犯愁,就含羞忍痛,叫同宿舍同学帮忙,替他一根根拔了。他不敢用剃刀刀片,怕留下毛茬过不了关。这体检得多严格呀!

4.

要说升学考试之前的那次体检,也有得一扯。

筛考(毕业考试)过后,留下来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依次接受体检。承接体检工作的自然是全县最好的医院——县人民医院,但是县人民医院场地不够,所以又借用了对门邻居凤栖山上的浠水师范的几间教室,作为体检之用。

量身高,称体重,测视力,五官检查,这都不在话下。男女生分科体检,男生进入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大教室之后,第一项检查就画风陡转:身体发育状况检测!按照生理学说的,高中男生出现第二性征即为青春期发育了,目测可也。偏偏医生说,检查肌肉、骨骼,要脱衣服的。分在一个检查组的男生虽然有点别扭,但是还是把上衣脱掉了。

本以为医生目测之后即可过关,哪晓得医生接着说:下衣(裤子)也要脱了,包括内裤——我们男生在学校冷水淋浴时都少有人掀掉内裤的,这体检居然要一脱到底!医生一声令下:都是男生,扭捏什么?!每个人都不好意思斜视,专心致志地褪掉最后的底线,都在心里想:就让你大夫一次看个够吧!

可是还没完。医生对着一群光溜溜的大小伙子发了指令:听我口令,起跳!下蹲!大家一起做,一共三组哈。我至今还没整明白:光着身子起跳和下蹲属于体检里的哪一科目。

5.

其实,我在江干人民医院海潮路院区接受的第一次体检,并不是一年一度的例行检查。

2003年3月,江干区教育局组织了一个德育短训班,到南京和扬州几所学校交流学习。在南京待了一天,次日驱车赴扬州。在去扬州的大巴上,传来杭州某社区发现非典感染者并有整栋楼居民全体隔离的消息,大家还不以为然;等我们一行到达扬州之后,明显感到了扬州教育界同仁的压力,他们担心杭州来的客人把非典病毒带入校园;结果我们没下车,先后在两所学校的门口就被对方礼貌地拒绝了!

扬州之行铩羽而归。第三日回到杭州,接到指令,一切入城车辆及旅客需按照规定线路行驶:我们被送到了海潮路的江干医院,车消毒,人体检!体检的结果:我与另外一名同行因为肺部阴影,需要重新检查,其他人无事回家。

再来一次全套体检,尤其是肺部,X光,CT,能用上的设备都用了,还请来了更大医院的专家会诊:确定我的肺部阴影是多年前的肺炎痊愈之后留下的钙化灶,而非SARS病毒

这次突袭式的体检,让我从此熟悉了海潮路上的江干人民医院。

6.

2003年3月的那次体检,令我感到很奇怪:肺部没有骨骼,怎么会有“钙化灶”?

胆怯地问医生,大致明白这个玩意儿跟骨骼不是一路货,它是身体内部脏器里的病变物质的沉淀或者自愈后的伤疤结痂。但它终归不是什么好东西,体内有它的存在,警惕一些总比大意一些要好。

比如今天给我做B超的时候,操作医生和记录医师的交流中,我就听到了钙化、病灶之类的词语,她们交流时普通话里夹着杭州话,我大致还听得出一些只言片语。

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几天后就知道。

(0)

相关推荐

  • 发烧二进宫

    发烧二进宫 渐新堂 家里的人出院不到一周又发烧至39度,经过医生朋友的指导以及半天在家的折腾,于上周一下午三四点钟直奔医院. 发烧到医院何处挂号,我的意见是急诊科,儿子的意见当然是发烧门诊,疫情期间不 ...

  •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怎么办?

    ▼本文作者▼ 近几年来,人们逐步提高了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因此,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已经纳入日常议程. 几乎每次门诊都会遇到带着略显沉重的心情以及体检报告前来咨询的人们,他们几乎无一例外,让他们心情焦虑 ...

  • 蕾拉和她的朋友们|关于「健康」

      A p r i l 1 8  · 2 0 2 1 .  .  .  .  .  . 疾病,衰老,死亡-人们好像总是会本能性的对这些字眼充满排斥,但生老病死,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四个阶段. 去年年底的 ...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医生告诉你精准防癌怎么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医生告诉你精准防癌怎么做?

  • 【叽叽歪歪】一杆烟枪的夭折

    七十年代,刘家塆种过烟叶.烟叶从春季收到秋季,是很好的经济作物.打烟叶.扎烟叶.烤烟叶.出烤烟.择烟叶.卖烟叶这一系列流程在我脑海里烙着深深的印记. 刚上小学那阵,有时候跟着大人去择烟叶,偶尔会往怀里 ...

  • 【叽叽歪歪】不写论文好多年了......

     不写论文好多年了 开学第一个周末,F老师拿了一篇他新写的论文,叫我帮他看看.那个双休,我腾出半天时间帮他看论文,每每拿起文稿,才看几行字,眼皮就打架了.一篇五千字的论文,一个下午愣是没看完.看论文, ...

  • 【叽叽歪歪】花百万学费,留学六年的海归,挣2000元月薪......

    这世界变化快...... 大家这两天关注都市快报的一则报道了吧. 6年前,杭州有一家人卖掉唯一的一套房子,拿了150万,用其中的120万供女儿小林留学.6年后,海归小林在国内一家公司求得职位,公司给她 ...

  • 你是个叽叽歪歪的人吗?

    也许你不相信,有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有98%的人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好相处.嗯,普通人只占人群的2%?这说不科学啊. 心理学家的问题是这样的,如果设置一个恰当的标准,使这世界上的一半人归于叽叽歪歪的人 ...

  • 打工人,下班后的叽叽歪歪…

    图:鱼菇娘 01 周五啦,周末还会远吗? 以前读书了,盼着周五,现在打工了,仍然盼着周五啊. 今天,下班后回到出租屋里摘下口罩后,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鼻而来. 我还以为是外面修下水道,跑到窗户一看,并没有 ...

  • 深圳企业体检该何去何从?

    体检是企业给员工非常普遍的一项福利,对深圳的的企业来说几乎是吸引人才必备的武器,可是对此员工的满意度并不高.深圳企业体检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1. 员工体检满意度下降 2. 员工福利体检参检率不高 3. ...

  • 公司体检怎样安排,才会受到员工的欢迎?

    公司组织单位体检,对员工来说是一项非常熟悉的福利了.然而,很多人对公司安排的体检并不满意,甚至对有些人来说不是当成一项福利去享受,而是当成一项公司任务去完成. 公司体检为何沦为鸡肋? 体检,原本是公司 ...

  • 胸口“埋雷”十年 入职体检“揪出”

    来源:广州日报2021-05-08 10:40 31岁的小刘辗转求职终于成功,不料竟在入职体检时,查出胸主动脉有一个蟠桃大小的假性动脉瘤,体检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小刘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刘红云:面神经麻痹、嘴歪眼斜?别急,董针治疗此病有特效穴。

    刘红云:面神经麻痹、嘴歪眼斜?别急,董针治疗此病有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