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人如何打怪升级成了圣人?——读张宏杰《曾国藩传》札记

晚清名臣曾国藩,近年来名声颇隆,尤其为人津津乐道之处,是他以中人之资而成经天纬地之业,跻身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圣人”之列,令一干出了名的聪明的人物羡慕嫉妒恨不已。有关曾国藩的书很多,其中不少是建议作为“官场秘笈”来读,这在我看来恐怕只是噱头而已,在我看来,读曾国藩,要紧的倒是学他如何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这一点,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强调得充分。

01

对自己狠一点

在“为什么要做圣人”一节,作者评论说:

“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就好比一根基因不佳的竹子,随它自己生长,可能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竹林里头,周围都是长得笔直的竹子,和它们一起争阳光,它本身也就长直了。”

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要狠一点”,并且不是关在家里对自己发发狠,而是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曝光在“师友圈”中,让他们来监督自己,跟那些“笔直的竹子”“一起争阳光”。可以想见,作为一根“基因不佳的竹子”,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不仅要克服严重的自卑,还要抛弃那种“反正先天不足,比不了也正常”的怠惰心理,要跟他们长得一样直,甚至长得更直。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诸多年青人却不是这样想的,“先天不足”或者并不会成为自卑的缘由,反倒成了退缩的理由。我“丧”,并不是耻辱,“丧”成了文化,“丧”成了光荣。究其根由,就是受到别人监督、批评本身已经不爽,遑论像曾国藩那样没事找人来监督自己、批评自己,那就是十足的犯贱、双倍的痛苦了。

当然,这样想的人其实可能是比曾国藩要更聪明一点的。如果他们知道曾国藩认为“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恐怕更要瞠目了。

这实际上就是马云曾说的“逆商”。

而静心想来,如果一个人想干一番事业,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不乏清华、北大出身的环境下,有谁能轻轻松松“稳坐钓鱼台”?即便“我爸是李刚”,也已经不是那么好倚仗,因为我们社会的透明度在增高,“凭本事吃饭”的氛围在浓化,不妨看看大众休闲关注的“星二代”,最后扶起他来的,还是观众的脚,而不是爹娘的手。

所以,向曾国藩学习,对自己狠一点吧,不吃亏。

02

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如果说曾国藩有心病,那一生的心病恐怕就是“同进士出身”。有这么一则故事,说曾有人在曾国藩面前搞恶作剧,以“如夫人”“同进士”进行联句,惹得曾国藩大发雷霆。因为“如夫人”就是小妾,那“同进士”也就是取笑他的功名不正宗了。这当面的奚落,难怪涵养极高的曾国藩也受不了(也真只有读书人才想得出这作弄办法)。

但不是说曾国藩有点像阿Q那样忌讳听到别人说头上有“光”,他尽管有这心病,但并不护着这心病,而是亮出这心病来。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 。

说实在的,一个人反省自己,觉得自己不够聪明,那还是容易的,毕竟那属于一种自我排解;跟别人开开玩笑说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也是常有的,大家明白那不过是客气客气;但是真心诚意、正儿八经地告诉自己和别人,自己天分不高,靠的完全是勤于学问才使得自己变得精明一些,那就很难了,因为这等于把自己从社会主流评价标准上抛离了。

古往今来都重“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你真聪明”中长大,然后分化成“以为的聪明”和“事实的聪明”的人。明朝冯梦龙还编过一部书叫《智囊》,里面有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和杂智,可以说是各式各样的“头脑风暴”。

你看现在,就算是不少考入了名牌大学的学霸、学神,已经够聪明了吧,却仍怕别人以为他是“认真”出来的,谈学习体会时都是说“从不上培训班”“平时喜欢玩游戏”……可见“聪明”差不多是被人们奉为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本的。

曾国藩不这样想。他说自己天分不高,也不是自我解脱,而是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他认为,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天生大才极少,中等以下人才都可通过培养教育造就出来。

事实上,历史上“考试天才”多了,最终的成就,有几个比得上天分不高的曾国藩呢?

所以,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天分高低、聪明与否,而是认识自己的天分、聪明程度,针对性进行教育训练,在达致最后的成就上实现殊途同归。

认识自己,努力是最佳的捷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