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巡湖的艰辛

来到草海已经有些时日,也时不时会到海边走走,与当地社区群众聊聊,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草海的事情,也在努力地为草海的保护与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了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深入到社区,去体会当地群众的生活。只有更贴近群众,才能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有找到了根源,才会做到治标又治本。

其实,保护区管理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社区的问题,人的问题!因为中国的保护区,绝大多数都涉及到社区。特别是南方集体林区,更多的保护区其实是建立在集体的土地上的,是先有社区的长期生活,近几十年才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比如草海保护区,更是如此,连水淹区域都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的承包地。一味地只强调保护,不给社区群众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是不公平的,不道德的,不切合实际的。因此草海保护区和当地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解决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土地权属和人鸟争食的问题。将保护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征收为国有,落实退耕还湿政策,通过移民搬迁为保护区内的群众寻找新的出路。这一系列举措,会给草海保护区的管理带来新的转机,但并不是一种方法就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草海的生态维持与保护离不开社区,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早已经成为草海生态的一分子。他们也与当地的鸟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难舍难分。他们的耕种,恰恰是越冬鸟类的食源保证。若不是有了感情,怎见得大群的水鸟在农民的菜地里肆无忌惮地觅食?若不是有了感情,巡湖员怎么会凭着不足千元的工资每日奔波在巡湖路上?他们是草海生态的建设者,本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但现在保护区却没有办法给他们提高待遇,解决最起码的生计问题。每天巡湖员天不亮就要去夜栖地巡护,下午还要背上粮食去给越冬鸟儿投食,在最冷的季节,他们从来都没有停下。

为了体会巡湖员的辛苦,我也选择早起,按照他们每天巡湖的时间来到湖边,与他们一起巡湖。不知道是平常就是这么冷还是今天更特别,总之用尽了各种办法,总还是一个字:冷!我和学生们都穿得比巡湖员多,但却没法像他们一样在寒风中谈笑风生。我与学生说:“冻成狗了”。学生却迅速回应:“哪有啊?狗哪有我们冻得惨?”我们才巡一天,而巡湖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冰面上打着滚的小雪粒,脚下那踩着沙沙响的薄冰,还有那远处的雁飞与鹤鸣,晨曦中柳树的剪影,总赶不走我心中的苦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解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问题,让生态保护的贡献者得到应有一回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