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画论(连载21)唐宋:《黄筌竹赞序》(宋)李宗谔
五代后蜀 黄筌 雪竹文禽图
太宗朝,参政苏公易简,得筌所画墨竹图,李公宗谔,见之,赏其神异,作黄筌墨竹赞,其序曰:
工丹青、状花竹者,虽一蕊一叶必须五色具焉,而后见画之为用也。蜀人黄筌则不如是,以墨染竹,独得意于寂寞间,顾彩绘皆外物,鄙而不施。其清姿瘦节,秋色野兴,具于纨素,洒然为真。故不知墨之为圣乎,竹之为神乎!惜哉筌去世久矣,后人无继者。蜀亡二十年,苏公易简得筌之遗迹两幅,宝之如神,惧恐化去矣,唯乐安村民得一观焉。噫,清潇碧湘,会稽云梦,有竹万顷,去我千里,鲜碧蔽野,宁得而窥。曷若此图,虚堂静敞,满目烟翠,行立坐卧,秋光拂人。又何必雨中移来,窗外种得,霜庭月槛,萧骚有声,然后称子猷之高兴乎!予叹筌图之入神,美翰林之好事,抽毫抒思,敢为之赞曰:猗欤黄生,画竹有名,能状竹意,是得竹情。一毫絜笔,匪丹匪青,秋思野态,混然而成。背石枕水,苍苍数茎,森然如活,飒若有声。湘江坐看,嶰谷随行,大壁高展,清阴满庭。又诗曰:惜哉黄公不可亲,空留高价传千古。向非精赏值苏公,时人委弃如泥土。
黄筌(款) 得欢图 立轴
于非闇《黄筌竹鸠图》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于非闇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为中国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成为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他初学陈洪授,上溯五代、继之研究宋元诸家,最崇拜的莫过于两宋的花鸟画,认为宋人的花鸟形神兼备,妙造自然。
签条:非闇于照先生黄筌竹鸠图轴,景文题签。
他曾说:“欣赏宋人花鸟画精品,就好像听到鸟语,闻到花香。”于非闇深刻体会宋人的画,无论设色还是用笔,都能摹地惟妙惟肖,尤对赵佶工笔花鸟画法用功尤深。他在传移摹写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如赵佶的《御鹰图》、《瑞鹤图》,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等他都临过。对于一张心爱的画,甚至有时临四、五遍,汲取它的优点。对于六法之中的“传移摹写”的体会,帮助他接受、吸收了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
局部
大约在1935年,于非闇开始自小写意转事工笔重彩,数年间着力于宋元名迹之深研,对其中“师造化”理念极为推崇,故经常到公园写生,以期通过“妙造自然”来表现工笔重彩之高韵和气骨。
局部
此幅《黄筌竹鸠图》创作于1940年,从早年到晚年,黄筌的传世佳作,于非闇不止一次摹写。黄筌是五代时期最重要的宫廷画家,擅画花鸟草虫,对宋代院体画有极大影响,长时间内成为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标准。纵观此作,状物精微,典雅且兼具文气,是其颇具代表性的写生佳作。
“ 宫廷画家黄筌 ”:
黄筌 (约公元 903—965 年),字要叔,五代西蜀画家,成都人。17 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曾任翰林待诏,主持翰林图画院,又任如京副使。擅山水、人物、松石,尤精花鸟草虫,师法李踦、孙位,对刁光胤的花鸟画师法尤深,并加增损,创出一种新的风格。其花鸟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所画翎毛昆虫,形象逼真,手法细致工整,色彩富丽典雅。因他长期供奉内廷,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与徐熙并称“黄徐”。风格上“黄筌富贵,徐熙野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