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若要享受生命,现在正是时候
一、
有一个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若要享受生命,现在正是时候。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最合适的点,最合适的其实就是当下。
不要再去准备生活,不要再去懊悔过去,人生所有的未知旅程,都不能填补你现在对于生活最高的期望,而只有现在去做,才能符合人生最合适的追求标准。
不要将人生的期望放在一些未知的因素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那个未知的空间里,会发生什么未知的变故,而只有现在去做,把握当下空间尽可能的有利因素,你才能得到更有利的人生。
生命的一切状态都存在着无法确定的变数,而我们能做的不是在回望过去的时候懊悔不已,也不是在期待未来的时候恐惧发抖,而是在当下有限的空间之中,追求无限的感受,而这种“无限的感受”就是感受自己当下幸福的能力。
从前有一个很愚蠢的人,准备在家里款待亲朋好友,就想积攒一些牛奶来招待客人。
但是他却有这样一个想法,他说:如果我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没有地方存放,还有可能会发生变质,不如让牛奶先积攒在牛肚子里,还能保鲜,等客人来的时候再一起挤出来。
当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过了一个月客人来的时候,他就想把牛奶挤出来,但是发现此时的牛已经干瘪的挤不出来奶了。
世间愚蠢的人都是如此,不管是想要享受生命还是想要施予他人恩惠,都在说:等我拥有一大笔财富或者等到某一个我认为合适的时间的时候再去做。
对于这种人来说,通常的结果就是,还没有等到他所认为财富聚集起来,更没有那个合适的时间出现时,时间却白白地溜走,而且在未来不确定的因素之中,又会发生各种没有定数的变化,包括突然离世等等。
总之,永远在期待未来的人,那个他所期待的未来永远不会出现。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人不得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家讲究顺应因缘,顺其自然,而儒家讲究保守本分,而“随缘素位”这四个字就是度过人生苦海之宝船。大概是因为人生之路茫茫无边,一旦产生追求完美的想法,那些纷繁的头绪就会不断,能够安然面对所遇到的事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怡然自得。
人应该学会以随缘素位的姿态,来奉养自己的人生,“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不刻意追求自己所祈求的人生状态,在当下身处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值得去品味的人生,因为所有的当下都有值得我们去留恋和感受的地方。
二、
阮籍是三国魏时著名的诗人,在天下多变之时,他既是文坛巨鳄,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因为不满昏庸无道的曹魏集团,又不愿攀附势力,行为举止常被人称之为狂放不羁。
阮籍的母亲去世之后,中书令裴楷前去吊唁,但是他看到阮籍饮酒大醉,衣冠不整,伸开两腿地坐在床上,也没有哭泣悲伤的意思。
裴楷痛哭了一阵之后不告而别,有人就问裴楷:“但凡吊唁的时候,主人哭后客人才行礼,这是人所共知的礼俗,但是阮籍既然不哭,你为何还要痛哭流涕呢?”
裴锴说:“阮籍超脱世俗,可以不遵从礼制,而我们这种世俗之人必然要遵守礼制。”
不仅如此,阮籍在为母服丧时仍然饮酒吃肉,旁人就对司马昭说:“您要以孝道治理天下,而阮籍服丧时却公然在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之地。”
文王说:“我们除了担忧嗣宗如此哀伤劳累,还能说什么呢?再说由苦痛而饮酒吃肉者本来就不违背常理。”
此时的阮籍依然吃喝不停,神色自如。
这是阮籍放荡不羁的一面,但是在他放荡不羁的另一面却有着较为谨慎的处事风格,对自身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比如说他从不对他人轻易妄加评判,所以他被评为竹林七贤之一,并不仅仅是因为满腹经纶的才华,而是在于能够摆脱世俗的潇洒与修养。
因为不拘束于世俗,才获得了心灵上极大的畅快和自由,不拘束于教条规矩的局限才有了真正洒脱的风骨。
我们观察阮籍的一生,在批判他过度放荡的同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当一个人真正自由的不拘束于世俗礼仪的时候,能够在任何的当下都能坦然洒脱,这不也是我们人生最难得的一种境界吗。
《易经》之中有一句话叫: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有灵感就会通天下。
当一个人不妄想,不妄为,就能获得心灵的虚静豁然,感悟通灵的精神境界,活出生命别样的风采,这说的不就是阮籍的生命过程吗?而这不更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不拘束于外在环境和教条,从内心深处去感受生命自由的道理吗?
得此一生,何来悔恨?
佛陀曾说: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消逝。
所以在这匆匆消逝的世间,怀揣着毫无拘束内心的自由,享受当下的美好,不正是生命本来最好的状态吗。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