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还在吃安眠药?快来试试中医助眠法
每日医学科普
很多人有睡眠障碍,从孕妇到更年期妇女,工作压力大的社畜年轻人,甚至是学习压力大的学生,都深受失眠之苦。
但很多人同时又对吃安眠药有顾虑,就怕形成药物依赖,到时候只能一直吃下去戒不了。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用中医的手法来治疗失眠。
Attention
01 普通针刺
中医治疗的第一大手法,是普通针刺(包括皮内针),此法以改善全身气血状态为主要作用,因此在改善失眠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尤其在改善患者日间觉醒状态方面疗效突出。
适合证型:
肝火扰心证
第一大类“肝火扰心证”,入睡极困难,平时脾气急容易生气,容易便秘,舌红苔黄;简单的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血压高导致失眠的话,就比较容易有这些症状;所以有些高血压患者治疗调整了血压问题之后,睡眠障碍也改善了,就属于这个类型。
这个类型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入睡,入睡特别困难。所以我们的治疗手法就是“疏肝泻火,镇静安神”。主要针对的穴位是:行间、三阴交、涌泉、太冲、足三里、内关、神门。
“疏肝泻火,镇静安神”,这中间我们相对熟悉的穴位是,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足三里,在“足阳明胃经”上,主要功效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及各种神志病,其中就包括失眠。
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肝、脾、肾的交会穴,常补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主治妇科诸证,以及失眠,降血压。施针手法也是也“泻”法为主的。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取穴足跖屈卷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散热生气,主治肺系病证;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也是急救穴之一。涌泉穴在临床上通常的治法是药物敷贴,比如使用姜贴之类的。
此外,像行间,太冲,内关,和神门都是针对这一类证型的主要穴位。
心肾不交证
施针适应的第二大类是“心肾不交证”,主要症状是睡眠质量差,盗汗,容易腰酸,舌红少苔;通常的治疗方案是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更年期女性的失眠有蛮多是这个类型的。针对这类失眠,我们选用的穴位是,百会、四神聪、申脉、照海、神门、太溪、少海。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四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有四穴;这个一般需要施针,让它慢慢起效。
中医施针是比较专业的治疗,不建议大家自己在家进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皮下刺激的小揿针来施针,针对手上、脚上或者耳朵,比较方便活动的穴位,基本上10次为一个疗程。
比如,在足部的穴位有,申脉穴,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照海穴,足部内侧部内踝正下凹陷处;太溪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我们就像这样贴一个,基本不影响日常行动也没什么特别感觉。
手部这边有神门穴,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少海穴,位于肘前区,肱骨内上髁前缘。或者我们可以贴在耳朵上面的相应穴位,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角分叉处稍上方)、交感(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心(耳甲腔中央)、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皮内针可以保留2-3天,再更换至另一侧耳朵贴。
Attention
02 灸法
中医治疗的第二个方法是“灸法”,艾灸具有温通阳气,镇静安神,调和气血的作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疗法相结合。
适合证型:
心脾两虚证
失眠的第三大证型是“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日间疲惫,舌淡胖苔薄;我们用艾灸的方法治,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手法主要有温针灸和温和灸,取百会穴,安眠穴,三阴交,照海穴,申脉穴,足三里,神门穴。
温针灸的时候,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消毒,取毫针采用慢速捻转进针法针刺所选穴位,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待针下得气后,对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和申脉施以温针灸。施灸前,为防皮肤烫伤取遮盖物对相应局部进行遮挡,取折好的1.5cm长艾条于所要进行温针灸的穴位的针柄上点燃,每次留针灸30分钟,每天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
温针灸不大好在家操作,不过温和灸倒是没太大问题,端坐位,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百会与足三里穴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治疗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15~20分钟/次,一日一次。现在市面上有艾灸盒什么的,点燃艾灸条,然后调整好位置,计时,操作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温和灸基本上都可以在家操作,施灸的时候:
①要注意力集中,注意施灸距离,避免烫伤;
②艾灸时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以后再加大剂量;
③艾灸结束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④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醉酒后不宜艾灸。
Attention
03 刮痧
中医治疗的第三类手法是刮痧。
适合证型:
痰火扰心证
适合“痰火扰心证”,即入睡困难,心烦胸闷,有痰难咳出,舌红苔腻;可以采用刮痧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痰散瘀,和中安神。
背部刮痧,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到心俞(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刮痧的时候,刮痧部位涂植物油少量,持刮痧板与皮肤成45°~90°,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均匀而持续刮擦局部皮肤,每部位刮20次左右或3~5分钟,每次刮8~10条,每个疗程4周。待痧斑退后方可行下一次刮痧治疗。不出痧者不可强行要求出痧,刮至皮肤潮红、毛孔扩张即可。
Attention
养生保健的小妙招:
梳头!
以上都是相对专业的治疗手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有一个简易的方法,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在家做的,养生保健的小妙招,那就是:梳头!
头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相关穴位:神庭穴,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可清头散风、镇静安神,主治癫痫、惊悸、失眠、头痛以及鼻窦炎;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可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等;哑门穴,在颈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分,第1颈椎下,可疏风通络、开窍醒脑,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中风,癫狂,癔病等。还有四神聪,共有四穴。
比如说使用牛角梳,水牛角本身是中药的一种,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的功效,用来梳头,一方面是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按摩头部穴位,疏通经络,起到安神的作用。
使用檀木梳,檀香本身是理气药,归心、脾、肺、胃经,它的挥发性物质能起作用,行气止痛;同时,在梳头的过程中,梳齿也对头皮和穴位有按摩的功用,所以檀木梳对于安神助眠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管男女老幼,我们早上起来都应该梳梳头,就在梳头的过程中,把头部穴位的按摩了,天长日久的,效果一点点积累起来,慢慢的,睡眠就变好了。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药医学领军人才
上海市针灸学会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