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天皇为什么宣称自己的祖宗北朝天皇是“伪天皇”?
建武二年(1336年),逃出京都的后醍醐天皇在吉野另立朝廷,日本正式进入了南北两个天皇并立的“南北朝”时代。明德三年(1392年),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迫使南朝向北朝体面投降。因为是北朝吞并了南朝,所以此后的天皇都是北朝的后代,现任天皇也是如此。
日本大和王朝号称“万世一系”,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合法天皇。因此在南北朝结束之后,“南朝天皇和北朝天皇,谁为正统天皇?”的争论一直存在。有意思的是,北朝天皇的后代明治天皇在上世纪初正式宣布南朝天皇为正统,自己的祖宗是“伪天皇”。这是怎么回事呢?
南北朝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天皇与武士阶层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镰仓幕府灭亡之后,倒幕联盟的总盟主后醍醐天皇开始推行旨在恢复天皇权力的“建武新政”。然而“建武新政”严重损害了武士的利益,让后醍醐天皇大失人心,很多武士集团便公推足利尊氏起兵造反。
足利尊氏依靠武士攻入京都,后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足利尊氏便拥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登基,宣布“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为“伪帝”,京都天皇和吉野天皇并立的“南北朝”开始。不过北朝天皇只是个傀儡,真正的统治者为室町幕府初代将军足利尊氏。
与北朝天皇不同,南朝天皇是拥有实权的最高统治者,北朝吞并南朝本质上是武士主导的幕府达到了拥有实权的天皇。从南北朝结束到明治维新,日本再也没有出现过拥有实权的天皇。而幕府政治则在南北朝结束后彻底取代了天皇朝廷,在江户时期发展到了巅峰。
江户幕府灭亡后,明治天皇成为拥有最高权力的天皇,但幕府几百年的历史影响依然深厚。为了消除幕府政治的遗留影响,明治天皇决定将拥有实权的南朝天皇尊为正统,而将身为幕府傀儡的北朝天皇定性为“伪天皇”,虽然明治天皇是北朝天皇的后代子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