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的“信”和织田信长的“信”的读音为什么不一样?
熟悉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武田信玄和织田信长都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知名人物。奇怪的是,武田信玄的“信”字的日语读音为“しん(Shin)”,而织田信长的“信”字的日语读音为“のぶ(Nobu)”。那武田信玄的“信”和织田信长的“信”的读音为什么不一样呢?
众所周知,日本在隋唐时期向中国全面学习,汉字自然是日本引进和学习的重点对象。不过在向中国全面学习之前,日本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但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正因如此,汉字进入日本后存在一个与当地语言融合的过程,形成如今的日语汉字。
日语汉字有两种读音:第一种为“训读(训読み/くんよみ)”,很多汉字表达的意思基本上在汉字传入之前就已经在日本出现,只是用汉字来书写。因此训读的读音与汉语差异很大,完全是两种语言,比如“苍(あお、ao)”,“井(い、i)”,“空”(そら、sora)。
第二种为“音读(音読み/おんよみ)”,很多汉字表达的意思在汉字传入之前并没有在日本出现,日本就全部照搬这种汉字就是读音和意思。因为唐朝时还没有如今的普通话,所以日语汉字的大部分“音读”听起来像是中国某地的方言,比如世界(せかい,sekai)。
除了汉字之外,隋唐时期的中国佛教也被日本全面引进和学习。因为佛教和汉字是一起传入日本的,所以日本佛教使用的汉字几乎都是“音读”,特别是出家人的法号,就算该汉字有“训读”也要用“音读”。直到今天的日本,大部分僧人和古典知识分子的名号都是“音读”。
因为佛教在古代日本影响巨大,所以不少武士也会“出家”,即“入道”。日本武士的“入道”基本都是假出家,“入道”后的世俗权力和酒色待遇与之前完全没有区别。不过毕竟名义上是“出家修行”之人,所以武士在“入道”之后就会专门起个法号,以示自己是“出家修行之人”。
永禄二年(1559年),武田晴信“入道”,改名为“源(氏)朝臣(姓)武田(苗字)大膳大夫(官位)晴信(本名)入道德荣轩信玄(法号)”,简称“武田信玄”。因为“武田信玄”是“入道”后的法号,所以“信玄”的两个汉字都是音读,“武田信玄”的“信”的发音便是“Shin”。
天文十五年(1546年),织田吉法师元服,起名为“织田(苗字)三郎(通称)信长(本名)”,简称“织田信长”。因为织田信长的本名不是法号,所以“信长”的两个汉字都是训读,织田信长的“信”的日语读音便为“のぶ(Nobu),与武田信玄的“信”字的读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