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说——

学习里尔克

刺  猬

三十七度

★图:凤舞

★文:凤舞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出生于布拉格,早期代表作为《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成熟期的代表作有《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及《杜伊诺哀歌》(1922)等。此外,里尔克还有日记体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

1875年,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

01

FIRST

1.
我不能评论你的诗艺;因为每个批评的意图都离我太远。再没有比批评的文字那样同一件艺术品隔膜的了;同时总是演出来较多或较少的凑巧的误解。

——就像刘勰说的:“音实难知,知实难逢”,事实上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自以为是地评判着一部作品,但我们并未看清作者的内心,那是我们永远都看不清楚的。我们赞美我们歌颂或者我们刀砍斧锯,我们制造了一些误解和笑话还自鸣得意。

批评似乎也会有贴近作者创作意图还原作者创作方式的时候。但我们仍然不能不说,知音者寥寥。

2.
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延续着。

——这令我想起罗曼罗兰的话:我们越是有所爱,有所创造,我们越是脱离了自己,我们身上最好的一部分已经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在作品里,在爱人的身上。

所以能够爱,能够创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
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唯一的一个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技艺可通过练习掌握,而心灵是否丰饶,只能靠自己。

4.
不要写爱情诗;先要回避那些太流行、太普通的格式:它们是最难的;因为那里聚有大量好的或是一部分精美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从中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则需要一种巨大而熟练的力量。
(注解:此话的前提是奉劝新学习诗的青年诗人所说!)

——之于诗歌,没有哪种题材的诗歌是不应该写的,虽然的确是某一类型的诗可能会更容易上手一些。诗歌总归是为了表达,是心中有不吐不快的东西,那就写吧。

崔颢虽然题诗黄鹤楼,李白后来可还是写了凤凰台。

里尔克的意思是年轻人没有锻炼成熟练准确且风格独具表达技能之前,不要轻易在司空见惯的题材上面,创作出一些不入流的作品,可是,年轻人不写情诗,还写什么是更有心得的呢?不去锻炼,又怎么样才能找到并拥有那种巨大而熟练的力量呢?虽然世界确实是太喧嚣,人人最好都安静点。但是,这个只能作为自律,很难提出要求。

只有那些歌功颂德的油滑奉承的应酬之作,应该遭到明确且坚决的抵制。

因为难而不写,不是合理的理由,因为不能立杆见影地扬名而不写更是可笑。写诗的人应当写真正能够激动自己的感情。这也是很多人开始写诗的初衷。

还是先做好一个人,再做诗人吧。读《随园诗话》,有一个人说只要与人相对温雅,心有诗意,志趣不俗,虽然一字不识,也称得上是诗人。反之心中眼中只有自己那点小情小趣,想的做的都是鄙俗的事情,虽然日写千篇,也算不上诗人。袁枚赞同他的说法,我也赞同。

5.
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作一名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

——这倒也是。艺术家的眼睛从来都是能见常人之所未见,艺术一直都是一种目光的引领。

6.
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

——我的理解就是,心中有话,不吐不快,喷薄而出,这就是“必要”。咬着笔头硬写出来的东西,很难是好的,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匠气。

7.
创造者自己,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 是的。放大自我而至无我之境,突出自我而至物皆着我之色彩。

8.
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也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

——所以有时候对外面的种种评判,真的不必在意。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看清自己。

9.
因为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地孤单。

——因为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的孤单。这是这些天以来,最打动我心的一句话。

这正好比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伤要自己愈,灵魂住不进别人的屋宇,而要建造自己的家园。

10.
寻求事物的深处:在深处暗嘲是走不下去,——若是你把它引近伟大的边缘,你应该立即考量这个理解的方式(暗嘲)是不是发自你本性的一种需要。

——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什么事情,在我将要看清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要转过头去。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怕看清一切的真相。其实我可以的,走到事物的深处,但是为了什么呢?伟大之无必要,如同山珍海味对维系生命之无必要,我只要最简单的食物和干净的水就行。

暗嘲,却是我很少用的,并且看多了会反感。这也许是个性使然,我愿意从正面去着力。好比旧式英雄那种面对面的决斗,胜负都要光明磊落的进行。

11.
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像是一个大的命运,并且这运命本身像是一块奇异、广大的织物,每条线都被一只无限温柔的手引来,排在另一条线的旁边,千百条互相持衡。

——关键在于看到这一条线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倘若不能全局地看,就很难深入地说。至于体验,没有大与小的区分,只是真切或者虚浮的差别吧。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与身在其中的环境,有种隔膜的感觉。是不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人,往往就会对身边的世界,有种疏离感。

12.
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没有比批评更难望其边际的了。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住它们,认识它们的价值。

——爱是一切感悟的起源。必心怀一种善意的关怀的目光去看,方能感受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

13.
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

——风起才会云涌,水到才能渠成。

14.
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

——是啊,要忍耐。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忍耐中等待。谦虚和忍耐,就是浮躁的对立面。

02

SECOND

15.
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

——自然,忍耐是大地的姿态。浮躁是大地上的尘灰。

16.
因为他只是作为男人去爱,不是作为人去爱,所以在他的情感觉中有一些狭窄、粗糙、仇恨、无常,没有永久性的成分存在,减低艺术的价值,使艺术支离晦涩。这样的艺术不会没有污点,它被时代与情欲所渲染,很少能持续存在。

——这个算是一种镜鉴,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判别方法。创作是把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不是把个人的体验直接拿过来,就是成品。如果创作的目的不是速朽的文学,不是一次性的快消品,而是想要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站在时间的一边,那就一定得消除那些短暂的欲望,片面的思想,应激的反应。

17.
真实的命运比起这些暂时的忧郁,使人更多地担受痛苦,但也给人以更多的机会走向伟大,更多的勇气向着永恒。

——其实,身在命运之中的人,哪能看得清命运呢?命运一词,不是对既成局面的解释,就是对未知恐慌的判词。里尔克相对于“暂时的忧郁”而言的“真实的命运”,可能就是指整体的生存状态,包含一切因果,一切生活的桎梏、个人的局限、既定的轨道,心有余而力不能及的现实。

只有看得清而做不到,是真正的痛苦,能够改变的现实都不叫注定。命运的真实面貌,也许就是俄狄浦斯王所遇的那种,躲也躲不开,躲不开也影响不了在其中抗争的人的伟大。

18.
若是你依托自然,依托自然中的单纯,依托于那几乎没人注意到的渺小,这渺小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庞大而不能测度;若是你对于微小都怀有这样的爱,作为一个待奉者质朴地去赢得一些好像贫穷的事物的信赖:那么,一切对于你就较为轻易、较为一致、较为容易和解了,也许不是在那惊讶着退却的理智中,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识、觉醒与悟解中得到和解。

——胸怀越是博大,越能注意到渺小;内心越是谦卑,反而能够容纳越多。江海由每一个细流汇聚而成,这就是自然中的单纯。只是去掉先入为主的经验,消除心里因见多识广而产生的骄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保持时时刻刻的天真和好奇,这有多么难啊!需要时时自省,甚至不是自省就能够做到的,诗人都是小孩子,这简直只能称之为天赋。

19.
身体的快感是一种官感的体验,与净洁的观赏或是一个甜美的果实放在我们舌上的净洁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我们所应得的丰富而无穷的经验,是一种对于世界的领悟,是一切领悟的丰富与光华。我们感受身体的快感并不是坏事;所不好的是:几乎一切人都错用了、浪费了这种经验,把它放在生活疲倦的地方当作刺激,当作疏散,而不当作向着顶点的聚精会神。

——感官的愉悦跟审美的愉悦,我觉得完全是两回事。

20.
啊,人们要更谦虚地去接受、更严肃地负担这充满大地一直到极小的物体的神秘,并且去承受和感觉,它是怎样重大地艰难,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容易!

——首先要去了解,了解之后才有理解。知道未知和神秘的渺无边际,才有可能去一点一点地探知。否则只是自以为洞若观火,其实一无所知。敬畏之心,当今之世奇缺。叫出一个人来,都能洋洋自得地信口胡说些宇宙人生未来的大题目,正所谓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1.
精神的创造也是源于生理的创造,同属于一个本质,并且只像是一种身体快感的更轻妙、更兴奋、更永久性的再现。

——不知道什么叫做生理的创造,我只能确定,精神的愉悦久于身体的愉悦。

22.
超越一切的也许是一个伟大的“母性”作为共同的渴望。那少女的、一种“还无所作为”(你这样说的很好)的本性的美,它预感着、准备着、悚惧着、渴望着母性。母亲的美是正在尽职的母性;一个丰富的回忆则存在于老妇的身内。但我以为在男人身内也有母性,无论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他的创造也是一种生产,只要是从最内在的丰满中创造出来的,便是生产。

——有所孕育,有所创造,有所呈现,有所奉献,这都是生机的体现。

23.
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

——是要信任啊,不信任爱,还能信任什么;不可能脱离啊,只是,如果没有好好珍惜,爱确实是会枯萎。一杯只待你干渴时饮用的水,放久了,也会蒸发掉,只是你没有解渴之水而已,水本身没什么损失。及时喝掉,水会续上;自己干了的,就只剩空杯。

24.
由于这样的印象,我们凝聚精神,从那些傲慢的、谈谈讲讲的“多数”(那是多么爱饶舌呀!)回到自身内,慢慢地学习认识“少数”,在少数的事物里,延绵着我们所爱的永恒和我们轻轻地分担着的寂寞。

——只有“少数”,才意味着珍贵。多少人和事,浓着浓着就淡了,恋着恋着就厌了,所以李叔同会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张充和会说:“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但里尔克的意思,应该不只是限于人际方面,“多数”和“少数”的关系,可能也是“大众化”和“独特性”之间的关系,“桃李成蹊”和“空谷幽兰”的关系。所有的热闹,结局都是一哄而散;只有俯首向心时,发现永久的安慰始终都在灯火阑珊之处。

25.
我们最需要的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居于寂寞,像人们在儿童时那样寂寞,成人们来来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务纠缠,大人们是那样匆忙,可是儿童并不懂得他们做些什么事。

——有时候我们却那么害怕寂寞,为什么呢?不在眼前的东西我们往往怕它改变,为什么呢?即使害怕寂寞,我们依然还是那么寂寞,学习与寂寞为伴,将是终生的课题。

26.
为什么把一个儿童聪明的“不解”抛开,而对于许多事物采取防御和蔑视的态度呢?“不解”是居于寂寞;防御与蔑视,虽说是要设法和这些事物隔离,同时却是和它们发生纠葛了。

——小孩子只能不解,只能接受,不会想要去改变,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力量去改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小孩子至多是哭闹,哭闹也仅仅是希望自己的不适有被关注到。

小孩子无力卫护自己,成人的“防御和蔑视”,只是卫护自己的方法之一,虽然不见得有效,但是成人不能不想办法卫护自己,因为已经没有办法对人世还存有孩子那样天真的信心。

我常常会很羡慕有人还有孩子那样的天真,我以为这只代表着足够的幸运。没有人会从荆棘丛里趟过,身上却不留一点伤痕。这伤痛跟采摘玫瑰被刺一下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这回事,旁人可能会同情一个牙疼的人,心眼好的话,甚至会想办法安慰他的痛苦,但是不会知道他的疼是什么感觉,他叫得狠了,甚至会遭嫌。人们的同情,大半是为了自己,为了感受自己是个善良的好人,获得自我认可。

里尔克会这么说,可能说明他的心里,有真的童真。

27.
只有寂寞的个人,他跟一个“物”一样被放置在深邃的自然规律下,当他走向刚破晓的晨,或是向外望那充满非常事件的夜晚,当他感觉到那里发生什么事,一切地位便会脱离了他,像是脱离一个死者,纵使他正处在真正的生活中途。

——也许最寂寞的时候,就是最接近生命的隐秘的时候。

28.
你为什么不这样想,想他(神!)是将要来到的,他要从永恒里降生,是一棵树上最后的果实,我们不过是这树上的树叶?是谁阻拦你,不让你把他的诞生放在将来转变的时代,不让你度过你的一生,像是度过这伟大孕期内痛苦又美丽的一日?

——这就是一个伟大诗人的自我觉知吧?

03

THIRD

29.
像是蜜蜂酿蜜那样,我们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来建造我们的神。我们甚至以渺小,没有光彩的事物开始(只要是由于爱),我们以工作,继之以休息,以一种沉默,或是以一种微小、寂寞的欢悦,以我们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单独所做的一切来建造他。他,我们并不能看到,正如我们祖先不能看见我们一样。

——如同罗曼·罗兰形容米盖朗琪罗的终其一生的未竟的创作活动:这便是神圣的伟大的生涯。

30.
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有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寂寞是认识自我的必经之路吧,被认清的自我才便于全身心地托出吧,不轻易去爱,是为了不把爱简单化吧?就好像爱是一颗明珠,人们却只习惯赞美装它的盒子,是多么华丽。

31.
可是学习的时期永远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结合呢,如果是一种不明了,无所成就、无关紧要的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更崇高的爱是一种自我完成,有所创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再献出自己。溪流献出全部,终究不能与海洋相比。

32.
但是青年们在这方面常常错误得这样深(因为在他们本性中没有忍耐),如果爱到了他们身上,他们便把生命任意抛掷,甚至陷入窒闷、颠倒、紊乱的状态:——但随后又该怎样呢?这支离破碎的聚合(他们自己叫作结合,还愿意称为幸福),还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吗?能过得去吗?他们的将来呢?这其间每个人都为了别人失掉自己,同时也失掉别人,并且失掉许多还要来到的别人,失掉许多广远与可能性。

——为爱颠倒,苦闷,都只是体验。为爱而支离破碎,失去自我,就不太值得了。一般来说,欲望的贪求,最容易令人陷入苦闷,内心的成长正在于无私无我之时。

爱,一向只关乎爱者的心灵,是不被鼓励也能生长,不被赞美也能美丽,不被奖赏也能延续的心灵的成长,爱在人心中开疆辟土,使人心灵广阔。爱与贪欲的区别,在于无所求于人,反求诸己。

33.
在各种人类的生活中,没有比“爱”被因袭的习俗附饰得更多的了,极力地发明许多救生圈、游泳袋、救护船;社会上的理解用各种样式,设备下避难所,因为它倾向于把爱的生活也看作是一种娱乐,所以必须轻率地把它形成一种简易、平稳、毫无险阻的生活,跟一切公开的娱乐一样。

——一个人能怎样去爱,只看心灵的质地。并且,形式永远不应该大于内容。

34.
“伟大”是你能以把一些真的、实在的事物代替欺骗。

——不带一点矫饰的真,实实在在,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客观事物都有一个唯一的真实面貌,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眼力看清这个真貌,也不是每一个看清过真貌的人都有勇气,有能力把心中的真相如实表达。人是社会动物,太容易受环境与他人的影响,人又是一种善于自我欺骗的生物,但凡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哪怕是虚幻的,也能轻松抹去内心的良知,但趋利避害的本能是改不掉的。自欺欺人的动机,不是有所企图,就是有所畏惧。

所以,的确,真实不欺是伟大的,特别伟大。

35.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同时,被磨炼的人,忍耐中的人,坚持下来的人,得到了成长。

以上对里尔克的话的解读,既不是鉴赏,也不是评析,只是读完之后,触发的一些感想。

就当是简单地做一下阅读理解,前人的智慧是一面镜子,我们用来观照自己的内心。

如果喜欢

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爱是艰难的:重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电影<海上钢琴家>配乐 "爱,很好: 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 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 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 是最高的工作 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

  • 美好文字无限能量

    这是大龄文艺女青年2018年第45篇原创 小绿: 前几天读里尔克. 一个一个字的念过去,段落读完,再返回来,重新念. 每一个字都想记住的那种喜欢. 沉默的完成: "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 ...

  • 里尔克:唯有爱才能理解艺术的寂寞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唯有爱才能理解艺术的寂寞 ◈ | 里尔克 艺术作品源于无穷的寂寞,批评难以企及其真谛.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握它们,公正地对待它们.--每当面对这样的探讨. ...

  • 里尔克:我们需要倾尽一生去学习爱的能力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 ...

  • 大地的委托--里尔克的后期诗歌

    作者:李永平  1914年6月,里尔克写下<转折>一诗.在漫长的诗歌道路上,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预示着诗人已开始走向他精神境界的最高峰.在此之前,里尔克一直试图在"可见 ...

  • 里尔克:《秋日》11种译本

    Herbsttag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

  •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6则经典语录,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 他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里尔克的存在主义诗思更是深深地影响到后来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的一大诗性源头. 1.她那 ...

  •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八封信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想再和你谈一谈,虽然我几乎不能说对你有所帮助以及对你有一些用处的话.你有过很多大的悲哀,这些悲哀都已过去了.你说,这悲哀的过去也使你非常苦恼.但是,请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些大的悲哀并 ...

  • 艺论|里尔克:论「山水」

    论「山水」 文 / 里尔克   译 / 冯至 关于古希腊的绘画,我们知道得很少:但这并不会是过于大胆的揣度,它看人正如后来的画家所看的山水一样.在一种伟大的绘画艺术不朽的纪念品陶器画上,周围的景物只不 ...

  •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四首情诗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 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 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 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 ...

  • 文艺批评 | 张松建: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

    编者按 奥地利作家里尔克是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天才诗人,被誉为'自歌德.赫尔德林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第一次使德语诗歌臻于完美".中国诗人从1922年开始,对里尔克由初步介绍到一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