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罕见东珠文物
东珠,很早就被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有关民族所发现并开发,是故满语称之为“塔娜”。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皇 家的朝服朝冠上,以表示权势、尊荣和级别。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皇帝皇后的朝冠、礼服等显眼的地方,必须用东珠镶嵌。乾隆皇帝曾在《清高宗御制诗》中说:“王公等冠顶要以东珠饰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宝贵焉”。据《皇朝礼器图》和《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记载,清朝只有皇帝的朝冠上可以镶嵌15颗东珠并1颗大珠,其余无论是太后、皇后、阿哥还是王公朝冠上的东珠数量,都只能小于15颗。“惟东珠、珍珠者,上(皇帝)用而外,余皆禁之”。以表示皇帝身份并显现皇 家至高无上的权 威。
自清顺治年间开始,清廷将长白山区和松花江流域视为专为皇帝进献贡品的禁区,在今天的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昔日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司东珠等朝廷贡品的采捕。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辖的诸多采捕事务中,东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从金朝开始,人们对东珠的需求就在不断增加,因为产量稀 少,色泽透亮,所以皇亲国戚尤为喜爱。当时的金不过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他们要把所采得的东珠贡献给所属的上国。上国皇帝对金珠更为喜爱,因此规定他们每年必须上供多少。为了满足上国的需求,他们组建了专门的采珠团队。
东珠的特殊之处远不止于它的美丽,更在于它的特殊地位。之前提到的那位辽天祚帝,他的贪婪最终导致了辽朝的灭亡。他在位期间,女真人与契丹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而他毫无节制地索取更是引起了女真人的强烈仇恨,并最终导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并最终彻底推翻辽朝。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数百年后的金朝末代皇帝,却要靠着向成吉思汗进贡东珠,来换取国家的安宁,历史如此巧合,不禁令人唏嘘。
东珠采珠业不同于南珠采珠业,它的生命周期极为短暂,从兴盛到衰亡经历了了总共不到三百年的时间。
清朝开始珍珠定位南部地区所产的珍珠叫南珠,北部地区产的珍珠叫东珠,东珠产于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及乌苏里江流域内。外型美观,饱满晶莹剔透,个体硕大,被视为天然的珍贵品种。
东珠和明黄 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而随着他们的去世大多生前佩珠也会随之陪葬,所以留在世上的东珠少之又少,可见它的价值有多高了。所有朝珠不论官员级别均为108颗,27颗间穿一颗隔珠,它的材质一般是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