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学术会上,国医大师李今庸预言:“1...
在一次学术会上,国医大师李今庸预言:“10年之后,没有会驱除寒湿之气的中医,这不是在危言耸听。”
当时我们都以为他在说梦话,毕竟《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里那么多的祛湿诀窍,随便一个拉出来,都能把寒湿驱除了。
可他随后的一番话,让在座的中医们,陷入了沉思!
其一,难道驱除寒湿的中药,没有副作用吗?不过是比西药小罢了,那么长时间喝中药,伤了肝肾怎么办?
其二,祛湿药多苦寒,伤脾胃,脾胃不好,药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喝再多药也于事无补,这又该怎么办?
有人说,简单啊,兼顾健脾和养肝肾。
李老说,祛湿不成,反而增添了其它的问题,这是医者所为吗?所以说,10年后,没有会驱除寒湿之气的中医,这不是危言耸听!
又有人问,那《内经》里的祛湿汤方,都是错的?不喝中药喝啥?西药吗?还是坐视不理?
李老说,古代前辈的经验没有错,错的是教条主义,错的是既法古,又拘古,不知变通。
有人问,如何变通?
有句俗语叫条条大道通罗马,换句话说,就是你这会儿肚子饿了,但没到饭点,你可以点个外卖,你可以忍到饭点,还可以自己做点吃的。
中医,从来都不是只有汤剂一种方式,膏、丸、散、汤、外病内治、内病外治,要学会灵活的选择,才不失中医本色!
随后,李老说了个诀窍:
艾绒,桂圆,花椒,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捣碎搅拌在一起,然后揉搓混匀,然后睡觉前塞进肚脐里,用医用胶布粘好,第二天早上取出来。
肚脐是身体的一个重要穴道,是身体中皮肤最薄,血管丰富的地方。
从此处最容易渗透吸收,只要保护好肚脐,湿气就难以“近身”,从外部,一点点蚕食寒湿之气,不是更好吗?
这些情况可以用:
1、女士经痛、下部潮湿、带多
2、手脚凉、后背怕冷、膝盖发凉
3、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易感冒
4、受寒或吃寒凉后腹痛腹泻
5、头发出油、耳蜗油腻、脸出油
6、大便糖稀、大便粘腻
7、鼻子发干、张嘴睡觉
8、腋窝出汗、有头屑、爱长痘
现在,工业化的今天,这个方子已经规模化生产,如果有人嫌自配麻烦,或者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成品——仲古艾叶肚脐贴,成分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