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最无可救药的不是没钱,而是把“心穷”当做了价值标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想必大家最近都被这组很火的对比照刷屏了:一个是带着孩子去占各种蹭吃蹭喝小便宜的博主妈妈,一个是不让孩子受嗟来之食的拾荒母亲。
前者经常带自己的孩子在火锅店的促销活动中薅羊毛、而后者却在自己儿子看着寒酸而被施舍的饼干时果断选择付钱。
这种赤裸裸的对比直戳人们内心,让大家不得不感慨:影响教育的不一定是家庭的财富多寡,而是家庭精神世界的财富多寡。人可以穷,但是志不能穷,这种良好的教育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价值标杆。

尊严

如果家庭条件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那么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必须要比别人少见到一些世面,也很容易在同龄人面前展现出自卑感。
但是物质条件不是教育的全部,对于一个孩子精神文化的教养才是构成他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关键。所以说三观正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并非是有钱人的家庭。
穷没有关系,家长人穷志不穷的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自卑感,让他们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无论财富多寡,都是自己,用劳动换来的回报。
父母对于孩子精神世界的构建,可以重塑他们的金钱观,让孩子明白生而为人的意义是活得要有尊严,而不是因为穷就让自己的志气活得如同蝼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来,尽管向衣衫褴褛的母子施舍免费饼干的摊主是出于好心,但是拒绝这份施舍的母亲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穷不代表我们就是弱者、我们就应该受到接济。
孩子是在父母的背影中长大的,他们的人生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对于金钱的认识。
教会孩子接纳穷,而不是教会他们如何因为穷而获利,孩子对于金钱的重视程度就会降低,不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和金钱“赛跑”的贪便宜中,自然就能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能够专注到自我的内心,往往是最难得的品质。
心灵上的贫穷和物质上的贫穷相比,显然前者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贪图小便宜

如果父母爱贪便宜,那么孩子在人格养成时便从他们身上学不了什么好的品质。
父母过于享受因为占便宜带来的快感、过于执着因为贪便宜省下来的金钱,孩子在这种氛围的耳濡目染下,并不会体会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反而会在未来的人生中过于注重因为金钱带来的利益。
人生原本有许多新鲜又美好的风景,但沾染了铜臭味的孩子们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掉进钱眼的他们往往会错过很多比贪便宜更能带来快感的人生体验。
物质决定一个人的世面,精神决定一个人的层面。灵魂空洞的人,如何走出物质世界的深渊?心穷的教育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金钱观,他们贪婪世俗的欲望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
父母的自私和低格局会限制孩子的精神高度,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投机取巧的惯性思维。
贪婪的种子埋在孩子心里,让他们没有办法对周围人和周围事有一颗宽宏的包容心和博大的情怀,最终在人生的艰难困境中放不过别人,也放不过自己。内心匮乏的人,没有办法以一个坦荡的胸襟看待在世俗中遇到的一切。
父母贪婪的本性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交往。孩子会对朋友之间的利益关系锱铢必较,看似自己没有吃亏,实际上非常影响情谊的和睦。
长大之后,如果孩子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在占便宜方面花心思,实际上很难交到真心朋友。
他们不停地拨动着自己的小算盘,就是平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事情既费神又伤感情,当一个人过度沉迷于物质利害,他没有办法专注到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那些朋友在看透他们利益熏心的本质之后,也会渐渐远离他们这类人。
看似自己一直在占便宜,实际上捡个芝麻丢了西瓜,你在默默索取、斤斤计较的过程中,早就已经弄丢了很多品质上的财富。
占小便宜,吃大亏,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能拿金钱来衡量的,给予孩子一个富足的内心世界,才是最大的教育礼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einstein, N., Przybylski, A. K., & Ryan, R. M. (2012). The index of autonomous functioning: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human autonom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4), 397-4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