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暴露人性!时代浪潮下的矛盾人生
战争是男人们怀着疯狂而自大的想法参与的残酷而荒唐的终极冒险。
——Der Überläufer 投敌者
片头便是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的话,让人深思
影片改编自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同名畅销小说《投敌者》
由于当时的政治等敏感因素,这部小说直到作家逝世之后才最终问世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战败国,德国从未停止过对战争的反思
以此为题材的德国影视作品可谓层出不穷
诸如《我们的父辈》等精品佳作
站在德国人的特殊视角,真实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投敌者》同样讲述了二战时期的故事
以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视角来诉说
不同的是,《投敌者》罕见的呈现了一个叛徒的心路历程
也是少有的一部把焦点放在了二战尾声的战争片
故事曲折暴露人性
且在改编基础上显示着极强的叙事深度,将影片打造出不同凡响的电影主题,实属二战题材佳作
而现在,我们要开始探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德国士兵
放弃曾经的信仰成为了一名投敌者?
故事开始于1944年7月
此时盟军已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形势对于德国法西斯而言并不乐观
人们能切身感受到战争的尾声,军心动摇,大势已去
但男主沃特·普罗斯卡还是做出了奔赴前线的决定
沃特明知道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但是他依旧坚持履行军人的职责和义务
他选择离开亲人去往危险的战场,并非为了祖国和元首,而是不愿丢下战友苟且偷生
姐姐和姐夫的极力挽留却是无用
姐姐姐夫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当时很多德国普通民众的想法
希特勒丑陋的真面目早已显露,应明哲保身,静待战争结束
他们也预感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
但对于沃特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
在战争与命运“两重天”的交织中
沃特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又复杂的战中士兵的角色
与常见的二战类影片有所异同
尤其是德国拍摄反应纳粹残暴史的影片
大都描述罪行,反思过错,重建新型和平塑、造救赎人性光环
《投敌者》另辟蹊径
把人性放在盲目崇拜纳粹所谓“拯救世界”的政治状态之中
把淳朴的人性放在一盆温水里加热,被烫挣扎后逃脱出来,却又掉进油锅……
在人性自然求生中寻到一根救命稻草,复而重生后人性重新披上新的外衣,继续存活下去
在出发前线之前,沃特遇上了想要搭车的波兰女人婉妲
在列车开动的时候,他偷偷把婉妲带到了车厢里
婉妲说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命丧德军之手,还质问沃尔特打死过多少无辜之人,她无疑是在讽刺沃尔特是纳粹的刽子手
尽管如此沃尔特还是对这位波兰女人一见钟情,甚至不愿意怀疑她的真实身份
沃特自以为遇上了爱情,等来的却是不辞而别以及一颗能炸死他的炸弹。
不知是爱情还是战友沃夫冈是促使沃特真正发生转变的人
战友沃夫冈是一个侦察兵
他早就开始思考他们所做的一切牺牲是否值得
他经常和沃尔特探讨责任和生存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沃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今已经陷在沼泽里的他们,就像一个行走的活靶子,随时面临着被游击队射杀的危险
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受到袭击身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完全看不到坚守在这里的意义和希望
从影片的人物形象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战争对于个体的影响,很多人的命运由此被彻底改变
叛徒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向来是一个受人唾弃的群体
但是在影片中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里、在残酷的战争下
我们很难简单的用是非对错去评价男主的行为
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之下,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便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战争会激发出人性黑暗的一面,尽管杀戮并不是他的本意,但为了生存他还是犯下了罪恶,甚至于牵连家人
早已怀疑人生、三观尽碎的沃特
明知道战争的残酷和无意义却仍然没有罪恶感,简单的为了死去的战友而再赴战场,所以才会在奄奄一息的战争尾声中酿成悲剧
他的内心从此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可能终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投敌者》
豆瓣:7.6 IMDb:6.8
导演: 佛罗瑞·加仑伯格
编剧: 贝恩德·朗格 / 佛罗瑞·加仑伯格 / 西格弗里德·伦茨
主演: 杰尼斯·纽沃纳 / 马尔戈萨塔·米科拉杰克
类型: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