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研途 |中南土木小伙儿三跨一战上岸同济的快题进化史
PP学长
初试专硕总分323
本科: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专业)
几凡全程班学员
看了各位学长学姐的帖子,感觉内容已经很完善了,我就做些补充吧。这篇帖子更多的是想用我的经历抛砖引玉,给大家鼓舞士气提供灵感。
分享给跨专业的同学一个感悟:最大坎儿就是初试,原专业素养会在以后的生涯中成为最大宝藏。
O 个人介绍
中南大学土木学院工程力学,喜欢画插画,大学期间有过为期二十天的建筑手绘培训,同济考研漏网之鱼。
A 决定跨考CAUP
这是个偶然的想法,但经过了深思熟虑。最初对建筑产生兴趣是在玩著名沙盒游戏《我的世界》时产生的,有趣的空间变化和总体布局让我着迷,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能做出这么有意思的构筑物多有成就感,我的启蒙老师不是安藤不是柯布,而是B站《我的世界》up主TIS工作室。
(梦开始的地方)
既然这是个决定人生走向的决定,当然要认真论证。所以简单了解了一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感觉可以把影响因素分为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理工科只有理性,换句话说,智商决定上限)
还有学科素养。经过本科的力学训练,逻辑思维应该还不错;加上近二十年的手绘爱好,感性也不亚于建筑生;唯一差的就是学科素养,这和学习能力有关,这方面我也不差。综上所述,计划通。
在决定报考院校及方向时一定要对自身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别人的话就怀疑自己改变方向,毕竟我们要考的是顶级学府,身边能给我们参考意见的人少之又少。
(业余爱好)
B 关于必胜的决心
猛地一看20分之一的录取比例,非常吓人,但我始终不相信自己是平均数,借用中南力学天才少年王大师的一句话“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看中的人不会是平庸之辈,就算是三跨就算报录比是百分之一,你也是那个一。”
对于大对数同学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为你只要保证每天六小时的高效学习,就能上岸,不要起早贪黑的自我感动。对于零基础的跨专业学子,建筑学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门槛很低,上限很高,但考研只是在考下限。况且,在其他人的领域打败对方不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吗(手动狗头)。套用101空降师的一句话,我们是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C 关于方向选择
选择快题方向并不是因为它人多或者人少,只是因为我学习建筑学的目的就是想要尽快接触设计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加上自己的手绘功底让我更有信心选择设计方向,在我看来快题是一块试金石,看看我有没有学习建筑的潜能。
曾有朋友建议,理工科不如学技术吧,我说,如果不是以快题方向上岸,我会遗憾一辈子的。今年的学硕专硕大变局,让我们专硕同学有了优势,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幸运,倒不如说是对我坚持理想的馈赠。新的形势肯定让许多同学开始考量,要不要转专硕,但是逃避风险的投机者,终会被风险吞没,就像股市的追涨,小心被割了韭菜。如果你热衷于历史,那就坚持历史,不要因为一点变化就委曲求全。
D时间线
有了目标,就要制定计划,总体是循序渐进的思路,从与土木最接近的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入手,业余时间涉猎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相关图文,全方面深层次提升对美的感觉。
这个阶段是在20年寒假前完成的。寒假开始跟随几凡学习快题,开学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又看完了三本建筑史,期间并未进行快题练习。暑假奔赴上海学习快题到九月份。9月开始英语政治,11月份开始大综合二轮复习,期间一直坚持每周两次快题;12月大综合三轮复习和政治英语真题,期间每周三次快题,12月底上考场。
E 快题进化史
从7月份到10月上旬,我的快题功能性一直很差,我错误的把精力集中在效果图方面,加上学长学姐同学的夸奖,有点飘飘然。
7月之前的轴测图是小清新风格,这种风格是受之前画透视图的影像,因为透视图会产生大量的锐角,所以我会尽可能多的用挑檐来突出它的轻盈感,并用尺规作图加以强调。7月开始,我感觉轴测图多为直角钝角。
为了适应图面特点,我索性抛弃原有手法,运用更加具有雕塑感的造型方式和帕金森式的抖线加以强调,因为感觉体块本身的构成感是最有趣的,所以选择单色(黄色YR179)表达,淡化了材料质感的表达,甚至许多同学问我“你是不是色盲”。
这个阶段速度已经开始提上来了,一张图稳定在两个半小时左右,画快的技巧就是用手绘而不是尺规,手绘的优势还有能够从宏观把握建筑形体关系,而且采用的中间工具越多越容易打断思维流畅度。
(暑假班风格转变)
8月中旬,几凡的多位学长都在苦口婆心的建议我不要过多的装饰,要简化形体,所以我逐渐从原本的“后现代手法主义”过渡到“同济包豪斯”风格,对细节的关注少了很多,转而关注大体块之间的关系(不得不承认我们几凡的学长学姐很会发现你的长处,也会不遗余力的指正你的不足)。
这是一个摸索期,错的多了才知道真理有多麽宝贵,有学长当时给我说,“现在浪会吧,过不了多久你就和我们一样全是规范化设计了。”
(8月的装饰状态,以及学姐批注)
9月份是发展总结的阶段,我开始明白了基本型的使用,并开始尝试从总平入手,运用条形弯折的策略解题,速度很快,基本五个小时画两张,但是由于建筑学素养不足,经常会把消极界面如报告厅放在积极位置。
10月份的国庆班,是个转折点,经过学长学姐的点播,我明白了“界面”这个核心词,开始克服功能问题,并继续保持高速高强度的训练(国庆班十天大快题花了20张),很开心的说,我的快题终于不再是徒有其表了。
面对不会的知识点比如功能排布,我一般会拿出一大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攻坚战,比如用十天的时间突破功能,期间保持高强度的训练是关键,在训练之间要进行总结。
(这两张图叫扫雷,因为该踩得雷一个不剩都踩了)
(开始学会基本型,但功能还是不好)
11月,重心在大综合等,强度下降,但思考快题画法的时间更多了,逐渐放弃了空间塑造等,转而用一种非常集约干净规整的策略排平。
12月,思考为主开始放慢速度,尽可能丰富图面。
(走上净化之路)
考场上,被命中知识盲区,因为平时没用过大盒子的解题策略,我还在用条形弯折的手法解题,但功能没问题,侥幸过线(这里鸣谢严格要求我基本功训练的各位学长)。
复试快题班,进步明显,保持四小时收工并认真总结的节奏,这一时期的许多作业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达不到第一第二,但是前五名还是游刃有余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波三折的快题进化史。
(复试快题)
F 关于抄绘
抄绘的目的不是做手账,是要学到东西,所以并不一定要把某个案例抄全,可能一个立面或者一个楼梯就是一次抄绘。期初为了快速提升快题水瓶,我大量抄绘了学长学姐的优秀代表作,因为其中的手法是可以直接转换成快题分数的。
当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时间富裕还会看一看优秀大师的作品,比如著名《我的世界》UP乌冬的《梦想改造家系列》,找一找灵感。我道行尚浅,还很难领会到许多建筑理论的高深莫测,更能打动我的是一些朴实无华的看得见摸得着的MC存档。
(很多内容是记录灵感火花,所以几乎没有完整抄过案例)
G 大综合
建筑史,建筑构造,是一种多层框架知识结构,比如,古典建筑-希腊建筑-神庙-柱式-细部比例,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 剥开;与之相对的就是包括数学在内的理工知识,是少层框架知识体系,圆锥曲线-椭圆-万能公式。对于多层框架体系,画逻辑框架图是最好用的方法,而且别人的不好使,自己总结的才好用。
我是个个性很强的选手,就比如我的记忆特点是善于长期记忆但短期记忆比较差,所以我就采用了一种长期大循环的复习策略,学习建筑史一天稳定三十页,画思维导图,然后背诵,不求多,但求记得牢,就寝之后,在床上继续回忆(谢尔曼学习法),有时候能回忆到凌晨一两点。学习新课程用了三个月,大概20年3末月完成,一直到9月份没有复习,但都记得比较牢靠。
如果有同学长期记忆比较差,原因可能是并未理清框架,知识树上可能存在哥特教堂-多立克柱式 并列层级的现象。如果是本身不习惯长期记忆,而善于短期记忆,那就可以运用短周期多次的复习策略。
一开始学习建筑史我并没有按照重点知识点复习的,而是事无巨细的学习的,因为学习的目的并不全是考研,他可以为以后的进步提供基础。
所以除了课本,我还会看纪录片甚至《埃及艳后》这样的影片扩展知识面,还看了《王受之近代建筑史》的网络视频。后来学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更喜欢结合马克思理解历史发展。如果只用应试的策略学习,就算上岸,面对保研大佬,在思想深度方面也有差距。
(加密字体,仅供参考)
H 一些感悟
同济大学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终点,他只是一个关卡,如果你立志成为建筑师顶流,那同济只是及格线。
不要单纯的把知识看做敲门砖,他是锻炼思维的运动器材,用杠铃锻炼出来的爆发力,打篮球也可以用;就像我虽然用不上本科的力学知识,但他让我学会了分析事物的理性方法;同样的,考研所学的建筑史.快题设计等,都能提升我们的建筑素养。
现在多学点,会润物细无声的提升能力,这样看来,我们相比于保研的大佬,也能收获不同的风景。
(上母校图)
▧ 相关阅读:
几凡红榜
▼
21同济考研经验贴
21研途 | 从一战135分到二战140分,看双非学姐如何同济快题双连冠
21研途 | 以“大综合提分42分”为例之如何取得21初试学硕第六的总结汇报
21研途 | 双非学姐一战同济初复试总分第八——做有准备的“幸运儿”
21研途 | 本科未过评估如何一战同济上岸之平衡好课设与复习的绝招
21研途 | 看在职湖大学长高效率考取同济(又名:学长的编年体花式介绍考研史)
21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乐观应对压力,取得同济建筑学硕第十
21研途 | 双非三跨学姐如何取得快题第一140上岸同济
21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初试快题方向第五的?
21研途 | 利用政策优势,退伍学长是如何一路扫雷一战同济的?
21研途 | 三跨学长从时间、资源以及自我管理三方面谈如何顺利上岸同济
21研途 | 如何找准方向、对症下药,最终实现TJU到TJU的跨越?
21研途 | 放弃出国,九月开始备考的我是如何一战录取上交?
21研途 | 双非?未过评估?看学姐如何逆袭取得同济技术高分?
21研途 | 只画了不到30套快题,我是如何两年稳过快题的?
▼
20同济考研经验贴
20研途 | “笔记无纸化”的我如何取得一战初复试总分第十二?
20研途 | 双非学长如何一战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六和历史高分?
20研途 | 一战同济初试专硕第六教你做快乐的“快题宝贝”!
20研途|从快题第一到大综合第一,同济初试总分第六是怎样炼成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同济初试以及初复试总分双料第一的?
20研途 | 放弃硕博连读,跨专业的我如何成功跳入同济建筑的“坑”
20研途 | 一战同济设计方向上岸的我曾经陷入的“思维怪圈”
20研途|当快题能力者考了历史?aka“积极焦虑者”、“54分提分机器”
20研途|土木女如何成为学院一战成功跨考上岸同济建筑第一人?
20研途|双非学校?没过评估?运气不好?乘风破浪的学姐圆梦同济!
20研途 |看帅崽学姐如何从一条咸鱼进化成一条优秀的咸鱼,圆梦同济!
20研途|双非学长二战圆梦同济——我能想到的最大经验是.......
20研途 |总分317到354,英语53到80,二战学长上岸同济的提分秘诀
▼
19同济考研经验贴
研途 | 我是如何从一战快题130到再战初试快题第二,复试快题第三!
▼
18同济考研经验贴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