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依然懒得背书作死式考研 |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经验贴

🎷

🎷

hello!这里是eiyo。一战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结果复试翻车,无缘上大。二战继续冲上大专硕,初试排名3,总分404,政治73,英语79,专业一124,专业二128。

和上大纠缠了两年,备考期间有过无数次的迷茫和纠结,但每次都是抱着“你不要我还能要谁?”的莽夫心态挺到了最后。如果你能从我这段经历中,获得一点勇气,那这点文字也算是有所价值。

我是一个不喜欢就一定不会去做的人,哪怕它很重要。所以即使是到了二战,我还是懒得练作文,懒得背书,经验贴里也给大家还原了我的作死操作。如果你能承受不做的代价,那就放弃,如果不能,那就不要给自己留知识死角。经验是我的,但未来是你的。



-

  「择校原因」 

-

对我来说,地域>题目风格契合度>招收人数>院校学科排名>专业方向>报录比

一战确定上海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当时追的艺人在上海有个皮包公司,就想考去上海当免费劳工。结果一战5月正式备考,6月刚过就脱粉了。别学我,择校切忌为了男人头脑发热。(花:很好的教训,大家谨记于心

确定地域之后,大致看了上海所有招收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的近三年真题,发现上大的题目风格很基础,考察重点也比较分明,没有怪题,最重要的是当时还不考新闻史!一拍脑袋就决定了。至于上大吓人的报录比,当时想的是新传就没有容易考的学校,既然每年都有人考上上大,那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二战选择继续备考上大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一战毕竟是过了初试,基础打得比较好,二战付出成本低;第二也还是因为新换的墙头最近在江浙沪一带很活跃,方便追星。(我真的死性不改)(花:弟弟妹妹,经验是她的,未来是你们的哈哈哈哈哈,有些皮包公司在霍尔果斯,别想不开。

-

  「备考规划」 

-

  🔜 政治    

虽然我在政治大题上没啥话语权,但今年选择题大概有43分,有些经验还是可以看看。

✔️ 使用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优题库(二战使用)+肖四+肖八+刘五+腿四+徐八+余4+米3

✔️ 选择题:一战暑假配合徐涛的视频看完精讲精练之后,在网上打印了刷题表格,把《1000题》刷了三遍,每周周日都会留出一天回顾本周做过的错题,每月月末也会用一天再做一遍本月的错题。二战由于1000题实在是刷吐了,就添了徐涛的优题库刷了两遍,之后等11月份中下旬,模拟题陆续出来,就刷卷子了。按照每天一张的节奏陆续刷完了市面上较知名的卷子,由于试卷太过零散,不便重复复习,就把错题剪下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就和抽盲盒一样,每天抽题随时复习。

✔️ 大题:拿到肖四,背就完了。由于我是政治绝缘体,极度讨厌背相关的东西,所以在大题上几乎就没用过心。二战也是直到考前两天才开始背肖四,今年大题拿到30分保底分,完全是多亏了肖老。所以肖四一定要好好看,好好背!腿姐技巧班关于大题答题模板的内容也可以看看。

  🔜 英语   

✔️ 使用资料:绿皮书+英一英二历年真题+同源报刊+新东方高分写作考前预测20篇。

英语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基础巩固:单词就是重中之重。一战着手写阅读真题前,我已经背完了两轮单词。一轮背诵1list/天,二轮三轮根据自己当天的学习状态背2-3list/天。二战,实在不想背单词书,索性每天看一篇同源报刊记忆陌生词汇。

中期·真题训练:一战暑假刚开始,我就已经在做真题阅读了。由于英语二的真题量有限,暑假一直都在刷英语一的历年真题,只做阅读理解。用一天时间写完四篇阅读,并配合陈仲凯的课程在同一天订正消化写的最差的一篇,之后用三天时间配合课程订正剩下的内容。等到阅读分数提上来之后,我就开始跟着刘晓燕的完型课程练习完型。九月开学后,开始写英语二的阅读。刷完一轮阅读理解后,第二轮写除作文之外的所有题目,第三轮写完整的套卷。

后期·写作提升:关于这块,我连续两年主观题都扣了快20分,因此只能列为错误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鉴。一战期间,我作文几乎没怎么练,看了一大堆老师的作文课程资料,小作文学了个I'm writing this letter to......大作文整理出了一个模板。但考场上,心血来潮非得自己自由发挥,果然翻车了。二战虽然理清了自己在作文上的弱项,但考虑到付出成本以及我实在不喜欢写作文,选择性背了预测20篇上的内容就去考试了,当然结果和我的付出也是成正比的。

  🔜 专业课   

一战复试翻车后,直到七月份我才正式决定要二战,并确定了这次二战的备考主题——轻松学习。一方面是因为一战学得都差不多了,二战不需要太用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理和心理都承受不了一战那样高强度的学习。因此,直到十月份,我还在慢悠悠地背新闻史和广告,整理去年做过的专题。所以大家主要看方法。

✔️ 备考书目

334:《传播学通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网络传播概论》《新闻传媒业的自律与他律》

440:《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编辑学》《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编广播电视学》

注:上大近两年都考了批判学派、技术学派的内容,需要自行寻找笔记or书籍进行补充阅读。

✔️ 基础知识

由于一战基础知识背了太多遍了,二战一开始没有强行要求自己再看几遍书,只是每个月按照传播学→自律与他律→新闻学基础→新闻实务→新闻史→广电的顺序进行知识默写。一轮画框架图简略写要点,二轮填充内容,三轮按照答题标准写。

碰上哪天不想写了,就会用口述该天需要默写的内容。如果我爸妈在家,也会和他们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在学什么,一方面考察自己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因为上大20年考了批判学派,我也在一战原有笔记的基础上,补全了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并对批判学派涵盖的学者理论进行了记忆。结果,21年果然考了文化研究学派。所以22年的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背了通论就万事大吉,建议按照5w+学派+研究方法的框架好好整理笔记!

✔️ 专题整理

整理专题,实际上就为了了解前沿热点,勾连理论与实际,建立答题思路。

二战主要是进行填充和缩减的工作。一是在原有笔记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学术热点,如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代际鸿沟等,二是按照本体—现状—价值—不足—应对方法的框架,浓缩笔记,重新提炼小标题。

针对其中需要大量实例佐证的地方,进行事例的搜集,比如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成功or不足,自媒体伦理失范的案例......并用一句话概括!朋友们,专题贵精不贵多,我一战笔记写了一堆,结果考场现场答主流媒体还是在写“主播说新闻”。这里必须好好夸夸秃头所的案例整理,比起一战漫无目的地在微信搜一搜,秃头所去年后期推送的案例简直救我狗命,节省了我大量备考时间。

对于模糊不明的知识点,我也会去慕课搜大佬授课视频,配合涉及该专题的论文食用,补充知识点和案例。以上思路同样适用于计划购买专题笔记,但不知道如何消化笔记内容的朋友们。

除了论述题,老大难的名词解释问题,我也是以专题的思路解决的。按照智能技术相关、广告相关、新闻类型相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默写。

✔️ 真题训练

为了摸清老师出题的大致方向,我把上大近年来的真题分别填入不同的专题板块,更直观地感受考察重点,再以每周一套卷的节奏进行真题训练。上大一直都有重复命题的习惯,所以历年真题很重要!特别是这三年的题目。天知道,我今年440看到一道和去年一模一样的题目时,有多百感交集。

由于上大这两年题型也在变,不断向主流靠拢,二战期间又按专题整理了近两年主流院校的所有真题,那可真是见识了各种题目类型,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考上大的心,毕竟上大题目真的很常规。整理完后,从中挑出了和上大风格类似的题目,以每天一道名词解释、一道简答or论述题的节奏进行练习。

至于实务练习,一战是从七月份就开始,以每周一篇评论、消息、策划的节奏展开,练了大概三周,自我感觉已经很完美了,就放慢了节奏,每两周/三周才练一次。二战几乎没怎么练,完全是跟着秃头的模拟考进行实战演练。总之,写很重要!

✔️ 模拟考

秃头的两次模考是我二战答题训练的主线,也是我自信心全面崩盘再重建的见证。(花:也是不太能笑得出来,还好重建了。

直到十一月第一次模拟考之前,我都自认为自己专业稳得一批。结果才拿到第一次模考卷,整个人都懵掉。第一次模拟考彻底暴露了我答题天马行空以及非常规专题掌握不到位的问题。

看到模拟考排名16之后,心吧唧凉了一截,我一战正好也是这个排名!顿时觉得是上天给我的暗示,让我收拾包袱滚去打工。这里也给各位二战的朋友们提个醒,心态一定要稳!好日子就在后头等着呢!

报名费都交了,硬着头皮也要上。收到花花班班的参考答案后,我以模拟卷一道题一专题的方法,重新整理笔记,并参考班班花花的答题思路,集中解决我不会答特征/价值类题目的问题,学会扣题!经过一个月的魔鬼式复盘训练,彻底回到之前“全世界我最牛逼”自信心爆棚的状态。简而言之,一定要自信!只要还没上考场,按部就班一切都还来得及。


🎷

🎷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像是走马灯似的回顾了我两年的备考生活,枯燥、沉闷的时刻不断闪回。

一战的我压力巨大,执着于用考研证明是我在高中文理分科时选择了错误的跑道,而不是我不行。复试翻车后,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生理性排斥所有和新传相关的东西,只闷在家里啃老。

“如果是你喜欢的事,为什么要放弃?”必须承认,对追星的人来说,爱豆的话比什么都好使。是这句话,让我有了再来一次的想法。这是我喜欢且最适合我的学科,如果不继续走下去,我怎么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可能?我不想因为一次失败就让我的热爱戛然而止。也希望每一个正在备考的朋友,能放下一些执念,享受学科本身带来的乐趣。

一战失败后,看到网上很多安慰的帖子说:原来,考研就是让你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

我至今都不赞同这句话,我这么优秀,怎么能是普通呢?你们也是,适当地保持“全天下老子最牛逼”的态度会让备考快乐得多。

最后,真心感谢每一个对我说过“你就是最棒的,我相信你”的家人、朋友,以及在模拟考让我从盲目自信中清醒的红中学姐和扣扣学姐,当然还有永远在输出,给我极大帮助的班班和花花。


花花:不客气,希望你的爱豆还在上海。加油姐妹。


- 晚 安 -

🥂

🍃

🎮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