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楚时期,青铜三足器器足的造型有哪些
在青铜礼器中,以最下半部分的形态为标准又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无足、圈足以及多足:多足一般为三或者四足,由于三足青铜器要比四足青铜器更为普遍,行用时间更长。
对于一些器类来说,三足是其区别于他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之一,如食器中的鼎、鬲、甗,酒器中的爵、角、斝。
而甗起初于商代至西周是上甑下鬲的合体式,春秋战国时期虽演变为分体式但作为鬲的下半部分仍是三足形制。铜爵造型多深腹,前有流,后有尾,口有柱,一侧有鋬,下有三足。角与爵形器相似,没有柱和流,两翼若尾,三锥足。斝亦与爵形器相似,但形体较大。
也有部分器类是在器形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过三足式或其器形的最下半部分存在多种形态的,如食器中的簋、簠、敦,酒器中的觥、尊、卣、壶以及盉,水器中的浴缶、盘、匜。
簋则存在一种在圈足下置三、四足的形制,如百乳雷纹簋、西周晚期的师寰簋、西周中期陕西武功北里村出土的楚簋等。敦器与簠簋二器虽然所盛大致相同,但那浑圆的造型却与二器相异。青铜敦器的成熟期的典型形态为圆体三足式且钮与足上下对称,但也存在少量无足造型。
圈足敦器亦有如河南陕县后川出土的索纹敦等。觥、尊、卣这三器则存在着几何形体与仿生动物形体两种造型样式,自然形体的通常被称为鸟兽尊(觥、卣),这种形体仿生性很高,故多为三或四足(觥相对圈足较多),几何形体的觥、尊、卣则通常为圈足。青铜壶器形演变的特殊性与簋有相似,壶的基本形制为圈足,但出土的青铜壶中个别精品均于圈足下按置兽形足,如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出土于淅川下寺1号墓的方壶、出土于蔡侯申墓的方壶等。
在历史的进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些器类悄悄绝迹、一些器类慢慢演化、一些新的器类不断被创造出来。楚系青铜三足器主要有:鼎、鬲、甗、盏、敦;盘尊、鉴缶、盉;盘、匜。相对于整个先秦时期的青铜三足器而言,楚青铜三足器随着楚国的建立,楚人的崛起,国土的扩张,楚文化的成型,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特色与风格。
时至今日,西周时期的楚国青铜器遗物较少,其中就存在着“见而不自知”的认识问题,这一阶段,要在形态上去辨认楚铜器,必定困难。
春秋中期至晚期为楚系青铜器的“创新阶段”。礼器组合上以“鼎、簠、缶、盘、匜”的新组合方式区别于同期中原地区的“鼎、簋、舟(或加盘匜)”。三足器类中,造型变化较为典型的有鼎类。
鼎类中出现了一个新样式——束腰平底鼎(升鼎),该类型鼎,中腰内收并加一束凸箍、平底、外撇耳,与西周时期传统鼎鼓腹、圜底,立耳的形态差异较大。
春秋晚期,楚青铜三足器特别是鼎类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周青铜三足器造型的影响与束缚,逐渐突显自身的造型风格,创造新的造型样式,并影响其他地区。
经过春秋时代的兼并扩张“战国七雄”中,楚疆域最大。楚人为融冶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而付出的 300 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此阶段得到了收获。
本时期的楚青铜礼器,在器类上增加了新品种,如鉴缶、盘尊以及敦等器;楚子母口鼎(馈鼎)的形态与之前相比变化相当明显,并成为本期最盛行的一类楚鼎。
春秋时期楚子母口鼎(馈鼎)的形态与同时期的楚箍口鼎(緐鼎)相近,到战国时期在整个形态上变化就相当明显——腹部从圜变扁圆,有些甚至呈扁盒状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子母口鼎,足部越来越细长。而与之相反的是,同时期中原地区的箍口鼎足部则越短。过去人们常称这种扁盒状高足造型的鼎为楚式鼎,现在则多指楚升鼎。
1.“三”足
“三足”是器物最早出现的附件之一,“足”的形成已由陶鼎追溯到陶支脚乃至天然石块,那么,三足除功能性外,其足数“三”是否有特殊含义?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三”并不能被当成一个简单的数,而是包含了其他的概念:一则“三”有实数与虚数之别,实数指称具体的数量;同时“三”也被作为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的基数;二则,“三”为真正的天数属阳对应着“圆”,“四”为真正的地数属阴对应着“方”。以此为基础便能清楚地解释“三”足的定型及流传,乃至器足的个数与器身基本造型的对应关系。
青铜鼎器身的基本型被设计为圆和方两大类即三足圆鼎与四足方鼎。青铜礼器中,簠、簋通常搭配鼎成组使用。方簠圆簋,楚地出土的青铜礼器文物显示其“鼎簠”的礼器组合与中原“鼎簋”的礼器组合明显不同。楚地的三足圆鼎与四足。一阳一阴,一天一地,显示着楚人比中原人更注重祭祀中礼器组合的天地阴阳平衡。
在祭祀等仪式中,青铜礼器的三足与器身都蕴含着“天、地属性,阴阳数理观念”于天地间,被寄予沟通天地的愿望。这才是在天地崇拜观念下的楚国,青铜礼器“三”足设计被赋予的神秘力量。
三足圆器到四足方器的变化可能与居所形制发生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改变所造成的物质形态方面祭祀等礼仪场所的变化,(在广义的先秦时期)是从史前原始宗教遗迹到距今 5000-4000 年左右的形制各异的祭坛与史前大型房屋建筑遗迹,再到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些规格较高的祭祀遗迹以及大型的宫殿宗庙建筑。
2.器足造型
从陶支脚到陶三足器再到青铜三足器,“三”足因功能性与所蕴含的特殊观念属性,而成为一些重要的青铜礼器的固定构件,并成为其基本形制,少有变化,但器足造型却并非一成不变。
楚系青铜礼器中,三(四)足器主要有鼎、鬲、甗、盏、敦、盘尊、鉴缶、盉、盘、匜。这些器类的足部造型主要可分为两类:几何形类和仿生形类。几何形类的器足有锥足、柱足。仿生器形类的器足有:袋形足(主要是鬲)、蹄足、兽形足、兽足等几种样式。
楚青铜三足器类中,足部为蹄形的器类有很多。春秋时期的楚盏,其足部造型多为三小短蹄。盉早在商代即已出现,形态众多,而楚盉自春秋至战国末,足部始终多为蹄形。三足盘底部为矮小的三蹄形足或三兽形足(环钮龙形足)。有足匜中有三足和四足两型,也主要为蹄足与兽形足。
兽形足与蹄足的区别不只在于外形轮廓,更在于“整体”与“部分”的差异,兽形是一个完整的拟生物个体,而蹄是拟某生物个体的肢体部分,兽形足虽然不多,但以兽为足的青铜器多为楚器之特色精品。
春秋以来,楚风格铜器中最具符号意味的非球形敦器莫属。早期球形敦器其盖钮与器足不对称亦不相同,钮多为环形钮,足为小蹄足。到了战国时期就演变成了盖与身同形,钮与足亦同形且对称,合之即为一球状造型的典型的楚式敦器。
3.蹄足
蹄,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那将脚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的典型角质覆盖物,简单来说就是有角质保护物的脚。现在属于偶蹄目的动物主要有牛、羊、骆驼、羊驼、猪、鹿、河马等;属于奇蹄目的主要有马、貘、犀牛。
由此来看,有蹄动物种类并不少,那么青铜三足器的这个仿生形蹄足“仿”的究竟是哪种动物蹄?
青铜器蹄足其形更似马蹄,因为青铜器的蹄形足并无分开的“趾”。但并不能就此认定青铜器的蹄足一定以马蹄为原型。因为先秦青铜器造型的“仿生”并非完全写实。
从这些鸟兽尊类青铜器足部的造型可以看出,在经过艺术加工后,其中以有蹄动物为原型的青铜器的蹄足大部分都被概括为不分趾的蹄形,不论器身原型究竟为几趾,最多会用纹饰线条勾勒出几趾的基本型。所以从形态上并不能确定青铜三足器的蹄足是以什么动物蹄为原型,或许是更为形似的马蹄,或许是经过艺术加工抽象化的其他动物蹄足,亦或许这种概括性的形体就是从所有有蹄类动物蹄足形中提炼出的共同特征的物化。
那么换个角度,仿生形足中只有蹄足与兽足是以动物形体的部分(足部)为原型,但蹄足造型的运用比兽足更普遍,为什么大部分青铜三足器都被设计为蹄足?
虽然青铜器蹄足造型相对简单,但是并非铸造不出造型相对复杂的其他动物足形。因为早在仿生动物形青铜器中,禽类造型就占据很大的比重,非蹄足兽类如虎等造型也有,这些造型也都较为真实的再现了所模拟的自然生物的生理结构,如足部为爪。所以蹄足造型,是青铜器设计者或者说是拥有者主观意愿的选择。
楚青铜器器足造型的演变,体现了楚人有关天地崇拜的原始信仰以及宇宙化的审美意识。楚人对“天”对宇宙对无限充满向往与追求,这种向往与追求体现在器足造型设计上就是,兽形足造型所展现出的向上腾飞的气势与蹄足在逐渐增高的造型演变中所展现出的在有限的形制中无限拉近与“天”的距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