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锋是如何称霸NBA的?(上)
当今NBA小前锋可以说越来越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得小前锋者得天下,詹姆斯、莱昂纳德、杜兰特、乔治等超巨都是小前锋。
小前锋,作为篮球场上全能位置的代表,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球星,从远古时期的埃尔金贝勒,到中后期的“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大鸟”伯德,皮蓬,再到麦迪,安东尼,老詹等,可谓星光熠熠。然而随着联盟的发展,小前锋从原来一个固定的位置,发展成为了“死亡五小”,成为了联盟最普及的打法,本期小编和各位聊一聊小前锋变化的几个阶段以及和对联盟的影响。
1
起初,小前锋的意义在于得分,且得分方式以中距离和突破为主。此外,因为小前锋的本身具备速度,且身材比较一般后卫更为高大,在攻防转换中占有明显优势,所以小前锋也常常作为发动快攻的终结人物。因为打法和战术的要求,使得小前锋的体格,身高,速度,技术等比较综合,也就是所谓的全能。但是,早期的全能还是局限为得分的全能。如果小前锋能力很强,完全可以作为全队的一号得分手。
代表人物:埃尔金贝勒
60年代,小前锋作为球队得分的绝对输出点,涌现出了一批得分超巨,其中以贝勒爷最为代表性,出色的身体素质,敏锐的篮板意识,配上一手娴熟的中距离,使得贝勒爷成为早期联盟的“飞人”代名词,职业生涯场均得分高达27.4分,巅峰时期的数据甚至可以和张大帅一拼高下,在1962年总决赛砍下创纪录的61分。
唯一遗憾的是整个60年代联盟都处于红衣主教的“绿色阴影”之下,贝勒爷虽然八进总决赛,却均无功而返。更为令人惋惜的是在其退役后的第一年,球队迎来转型的张大帅和杰瑞韦斯特,后者联手为球队带来了33连胜和总冠军。贝勒爷作为第一代定义小前锋的超巨,其意义不言而喻,他的出现使得小前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大部分球队进攻的第一选择。
2
后来,随着联盟发展,70年代开始涌现出许多出色的后卫,弗雷泽(就是批评老詹的那位名宿)、门罗、马拉维奇成为其中代表。此时后卫的灵活度与投射能力渐渐增强,比赛的观赏性也随之提高,联盟得分天平开始向后卫倾斜,小前锋们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着他的能力,有的球队以后卫为主攻手打造进攻体系,有的球队依然坚持用小前锋打造进攻体系,一时间联盟百花齐放,此时小前锋的担当便是另一位“飞人”。
代表人物:朱利叶斯欧文
大家更加熟悉他的昵称“J博士”(Dr.J),他开创了现代篮球在空中、篮筐之上表演的先河。J博士于1971年加入美国篮球协会(ABA),帮助ABA联盟成为正规联盟。当1976年ABA与NBA合并时期,J博士是ABA联盟中名气最大的球星。他最著名的是在扣篮大赛中使用了罚球线起跳扣篮,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位在ABA和NBA中都获得过MVP的球员。
J 博士的出现在传统基础上再次强化了小前锋的能力,使得小前锋成为一个得分冲击力更强的位置,往往比赛陷入焦灼,就让小前锋拉开单打,撕开对手防线。
1
到了80年代,一个203cm的黑人居然打上了后卫,而一个白人小前锋居然具备历史级别的投射能力。
“黑白双雄”争辉把NBA竞技性与观赏性推上了新的巅峰。而此时的小前锋和后卫的能力愈发重合,后卫可以扛着炸药包冲击敌方阵地,小前锋也可以练就一手柔和的外线投篮手感拉开进攻空间,两者得分手段的丰富为球队提供了更多的进攻选择。
代表人物:拉里伯德
大鸟的个人能力无需赘言,三枚冠军戒指,连续三届常规赛MVP,和三届三分球大赛的冠军足以名垂青史,在他的影响下,小前锋的意义开始变得多样。小前锋不止是一个得分机器。大鸟在场上既是领袖,也是防守尖兵,偶尔还能组织球队进攻。小前锋开始串联起一只球队,得分方式也多元化,小前锋的意义不再限于得分,这种改变也影响着日后联盟的发展。
(未完待续,下一期老詹要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