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之战——“天命在蒙”下完颜金国的末路悲歌

野狐岭之战,四十万精锐金军就这样在金国满朝公卿的震愕下为刚刚统一的蒙古铁骑所败。还来不及悲痛,丧失了大部分作战力量的金国君臣们就在蒙古铁骑屡屡肆虐地方和围攻中都的威慑下被迫放弃中都北京,举国南迁。
所幸,正确的南迁举动固然使得原本威震天下的完颜金国丧失了河北、山东以及关中部分地区和起家的龙兴之地辽东,却也使得原本疲惫不堪的完颜金国在成吉思汗的铁骑下用空间换得了时间,获得了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机。
公元1224年,立志复仇的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后,便趁着蒙古西征、无力干涉中原事务的大好时机,大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来挽救国内崩溃的生产体系、以“唇寒齿亡”之理与世仇西夏、南宋交好,并建立起一支直属中央的“忠孝军”、提拔抗蒙名将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人,开始在小的范围内击败蒙古军队、夺回了部分失地。
此时此刻,困居中原之地、汉化严重的完颜金国也彻底抛开了过往的矜持,开始大肆为北地汉人封官、交好,从而最大程度地化中原资源为己所用。从1215年金室南迁,到1230年窝阔台继位大肆攻金,在这漫长的十五年时间内,完颜金国已经效仿过去北宋的防御策略,构建起了以汉人、契丹步兵守卫坚城、以金人骑兵游荡支援的举世瞩目的关河防线,成为中原地区顽强的抗蒙堡垒。
但也许真的是“天命在蒙”,哪怕是如此顽强抵抗的完颜金国同样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公元1230年,在成吉思汗临终前制定的灭金战略的指导下,蒙古军队扫平西进阻碍后再一次开始大肆攻金。然而,就算蒙古军队有着来自大量西域、西夏的步兵以及契丹、北地汉人的旧旅加入,攻城能力大增,也屡屡在攻打庆阳、卫州、潼关等诸战役中接连败北,“假道灭金”的迂回战略也就再一次被提上日程。
于是乎,公元1231年夏,由窝阔台率领的蒙古大军决定兵分三路。由窝阔台亲率中路军攻河中府、潼关,入洛阳;斡赤斤率左军进兵济南;拖雷率右军自凤翔经宝鸡,假道南宋,袭击汴京腹背。并约定次年春于汴京合围。
耐人寻味的是,窝阔台却早早便将“假道攻金”的策略公之于众,使的金国由此对蒙古大军可能的攻势产生了警惕,而南宋也出于“唇亡齿寒”和“以金为屏障”的思虑断然拒绝了蒙古借道的请求。
公元1232年,当蒙古皇族孛儿只斤·拖雷率领的左军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翻越秦岭,经过汉中盆地,迂回到南方后便开始面临南宋官兵的阻击。好不容易摆脱了南宋大将孟拱的追击,拖雷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疲惫的四万大军正在被以逸待劳的十五万金兵所团团围困,并在邓州以西的禹山展开了战斗。
而原计划进攻潼关、牵制金军的窝阔台却是按兵不动长达四个月之久,等到听闻拖雷牵制住金国主力大军的消息后方才以势如破竹之势向汴京发动进攻。
在金军的持续打击下,拖雷率领的蒙军一方面是要抵御金兵的进攻,另一方面是要挥师北上汴京,处境可谓是愈发艰难。所幸,次年正月,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哀宗连忙让正在与拖雷部作战的合达部回师救援。
不得已,金将完颜合达只得在留下部分军队牵制拖雷的同时,率所部骑兵二万、步兵十三万,合计十五万大军北援。拖雷便也在不断北进的同时分兵三千人跟随在步骑结合的金国大军之后,专门在金军吃饭和宿营时挑战,弄得金军疲惫不堪。
恰巧北方大局已定,窝阔台下令口温不花等人率领一万骑兵南下支援,在沿途砍到树木阻碍金兵北上。
天公作美,金蒙鏖战之际天气突变,降下大雪,金军“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而来自北方的蒙古军则习惯于在寒冷的气候下作战。在对手已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蒙古军还故意让出一条突围道路,等到金军仓皇逃命时,蒙古铁骑便紧跟其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在半路将其拦腰斩断。
金军大溃,而再一次丧失了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主力部队以及诸多骁勇将领的完颜金国也在关河防线残破的局势下彻底丧失了振兴机遇,最终只能在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的痛苦自刎中走向败亡,将历史的舞台让给来自蒙古的游牧骑兵们。
就好像当初完颜阿骨打兴兵灭辽一样,充满了战争的戏剧性和更迭的悲痛
看完,还不点赞关注?茫茫人海,以后你可就遇不到我了哦!
(0)

相关推荐

  • 论国民士气九章四节:蒙古帝国挥师南下,连灭西夏王国和金帝国

    蒙古大军征服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后,铁木真命长子术赤镇守,然后向蒙古本土班师,于公元1225年抵达大斡鲁朵(位于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南),结束了这次历时八年的西征. 次年,公元1226年,铁木真又发动对西夏 ...

  • 南宋联蒙灭金的背后

    王春南 宋理宗没有以宋徽宗的前车之覆为鉴,断然决定联蒙灭金,重蹈了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覆辙. "前车覆,后车戒",这是中国的一条古训.不重视历史经验教训,不以史为鉴,要犯大错.吃大亏. ...

  • 金国抗击蒙古差点翻盘的战役 三峰山之战

    金在成吉思汗时期,仅剩河南和陕西之地,但是金布置了黄河潼关防线来抵挡蒙古军,成吉思汗名将木华黎数次攻打潼关,没有攻打下来,抑郁而死,成吉思汗为了可以攻入金的陕西之地选择了灭西夏,但是等到差一点攻破西夏 ...

  • 宋元明时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三大战役”

    北宋末年,本来相对平静的天下再次掀起波澜,北宋王朝在一片浮华之中迅速腐败下去,王朝坍塌只在旦夕.与北宋相对应的大辽也一样,大辽帝国不再如他们的名字镔铁一样坚硬,因为百余年来与大宋相安无事,国家也迅速腐 ...

  • 三峰山之战 5万蒙军 完胜 15万金军 密码

    文//拜啸霖(原创) 图//网络/原创 5万蒙军 =拖雷4万+塔思1万=4万骑兵+1万步兵: 另有宗王口温不花1万骑兵驰援: 15万金军=2万骑兵+13万步兵: 15万金兵将5万蒙古兵围困于三峰山&q ...

  • 三峰山之战:宋金元的命运交汇点

    周公金縢之事,三代以后能继之者,惟拖雷一人.太宗愈,而拖雷竟卒,或为事之适然,然孝弟之至,可以感动鬼神无疑也.世俗浅薄者,乃疑其诬妄,过矣! --柯劭忞<新元史> ▲三峰山之战 前言 公元 ...

  • 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又名三峰尖.三峰岩,又称三子拜母山,离兰溪城西北20公里处,位于黄店镇境内,海拔高627.5米.这里林木葱茏,涧水淙淙,山峰巍峨,景色怡人. 相传晋朝时期,在三峰山上有一个山洞,此 ...

  • 梧闽随笔:三峰山石室 龙裤国师

    近年,老家梧桥村十一个自然村,已然变为蓝田开发区的腹地,原来一些小自然村如牛路.方厝.好坑.后坑.坑尾.斑鸠坑.新社,可能随着开发区规划建设,被一村一村拆迁改建,而幸存的社里,还有梧桥社.檀林社.梧店 ...

  • 历史故事——三峰山会战后金国只剩一丝气息

    此后几天,金军失去了蒙军的消息,而粮草将尽,于是往邓州出发,沿途筹措粮草.但途中大批蒙军骑兵遽然而出,金军仓促中只得放下辎重,双方展开激战,酣战之时,突然又有一队蒙军骑兵杀出,劫走了金军辎重.蒙军得手 ...

  • 三峰山血战——终究无力回天的金帝国【一点资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临死之前,他交代了诸子和将领灭金的方略,成吉思汗死了之后,本是由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但窝阔台并没有着急继承汗位,很快,被蒙古军包围了很久的西夏中兴府宣布投降. 西夏末帝李睍被 ...

  • 【兰溪美景】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又名三峰尖.三峰岩,又称三子拜母山,离兰溪城西北20公里处,位于黄店镇境内,海拔高627.5米. 这里林木葱茏,涧水淙淙,山峰巍峨,景色怡人.相传晋朝时期,在三峰山上有一个山洞,此 ...

  • 【旅游文化】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游记 三峰山,又名三峰尖.三峰岩,又称三子拜母山,离兰溪城西北20公里处,位于黄店镇境内,海拔高627.5米.这里林木葱茏,涧水淙淙,山峰巍峨,景色怡人. 相传晋朝时期,在三峰山上有一个山洞,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