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存款?为什么在今年突然火了?
12月13日,微众银行给用户推送了这样一条短信:“智能存款+”限时开放,2018年12月20日之后将无法买入,已存资金的利率和支取不会受到影响。
2018年以来,智能存款已经成为民营银行的揽储利器,在股市低迷、P2P爆雷、货币基金收益走低的背景下,智能存款在过去几个月里更是野蛮生长,引发广泛关注。
什么是智能存款,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在今年突然火了,又为何很快引来监管介入?
一、来龙去脉:中国银行存款的进化史
要想理解智能存款的来龙去脉,有必要先搞清楚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产品的进化之路。
在我国,早期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非常传统,主要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又分为整存整取、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定活两便等。
活期存款利率很低,定期存款收益更高,但流动性要求严格,没有到约定存期,存款人通常只能获得活期利率。
还有一种相对灵活的存款产品,介于活期存款和短期定存之间,就是通知存款。
所谓通知存款,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但约定支取存款的通知期限,分为1天通知和7天通知两个品种,对应的利率高于活期但低于3个月期定存。
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相比,通知存款设立了一定门槛,一般要求起存金额最低为5万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利率市场化程度有限,且居民理财意识淡漠,因而传统的存款产品一直高枕无忧,居民存款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不过,在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完成改制上市之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加快了存款产品的创新步伐。
智能通知存款应运而生,堪称智能存款的雏形。
从公开信息来看,兴业银行早在2009年4月就上线了该项业务,无需客户提前预设存期,系统自动根据存款时间智能选择最合适的存期类型。此后,广发银行、中国银行等亦推出了智能通知存款类产品。
举例来说,在办理个人智能通知存款后,如果客户活期账户上的资金连续7天不发生变化,则按照7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利息收益远超活期存款。
更引人瞩目的变化发生在2013年之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导致传统银行存款产品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尤其令一些中小银行在负债端倍感压力。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存款诞生了,它们大多以“定活通”命名,核心特征是向用户提供活期存款的高流动性与定期存款的高收益性。
诸如工行的“定活通”产品,每月自动将用户活期账户的闲置资金转为定期存款,当活期账户因刷卡消费或转账取现资金不足时,定期存款将自动转为活期存款。
还有的平安银行的“定活通”产品,约定存期5年,可提前灵活支取,并根据本金的实际存期享受对应存款利率,各期存款利率均较基准利率上浮10%。
然而,许多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需要到银行网点去开通,并且普遍在门槛上有着一定要求,有的是5000元,有的是1万元。
在新兴的民营银行崛起之后,它们充分借鉴了余额宝们的精髓,在传统银行“定活通”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便利性与灵活性更加突出,并且收益更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智能存款产品。
以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为例:50元起存,存满一个月收益就在4%以上,不足一个月也有2.8%;支持全部或部分金额提前取出,不限次数且实时到账;取出时采用“后进后出”原则,即按存入最近的时间往前逐笔取出,同时靠档结息。
除了智能存款,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大额存单,于2015年6月正式推出。作为一般性存款,大额存单门槛较高,但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
可以看到,一部存款产品的进化史,就是中国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
二、时势使然:智能存款为什么火了?
可以看到,智能存款并不是今年才出现,但为什么在2018年受到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的追捧,突然呈现井喷式发展?
整体上,除了在需求端受到股市低迷、P2P爆雷和货币基金收益走低等因素推动,这主要是一系列监管政策导致的结果。
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相比,未经监管机构批准,民营银行无法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现阶段更是没有线下开设网点,而远程开户尚未真正放开,这导致它们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依赖同业负债进行规模扩张。
过去多年来,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2014年5月,央行联合五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随后银监会发布《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140号文)。新规要求,“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与其他同业负债产品相比,同业存单没有被纳入治理范围。恰恰相反,上述通知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同业存单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这之后,同业存单迎来了大发展。数据显示,2014-2016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从不足万亿扩张至13.04万亿元,实现了14倍的增长;2017年全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超过20万亿元。
以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为例,2017年微众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为224.3亿元,2018年计划发行额度为240亿元;2017年网商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27.5亿,2018年计划发行额度300亿元。
从2017年开始,同业存单的乱象与风险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诸如通过自发自购、同业存单互换等方式来进行同业理财投资、委外投资,导致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隐患等。
2017年4月,银监会下发“53号文”,检查“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若将商业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2017年8月11日,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同业存单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2017年末,央行设定了2018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测算公式,将同业存单纳入了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予以限定,压制了各家银行的发行上限。
自此,同业存单被全面纳入监管,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单加杠杆、规避同业业务整治的路子被堵死了。
更重要的是,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并实施。这是首个针对大资管行业的重要文件,标志着过往同业套利的时代的整体终结。
同业走不通,那只能回到揽储的老路上。当然,老瓶要装新酒。
于是,我们看到,智能存款的狂飙突进发生了。
智能存款的井喷还可能与前阵子业内盛传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关。该征求意见稿对联合贷款作出了限制:在单笔联合贷款中,作为客户推荐方的商业银行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全部联合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互联网贷款余额的50%。
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包括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富民银行、苏宁银行、振兴银行、蓝海银行、众邦银行、亿联银行、华通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等至少10家民营银行正在发行此类智能存款产品。
背靠腾讯和阿里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有着无可比拟的流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因而其智能存款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领先于同业。
尤其是微众银行于今年8月份推出的“智能存款+”,更是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相形之下,网商银行早在2016年就推出定活宝,但此后经历了限额和限购,因此在其他民营银行大干快上的时候,其市场影响力有所衰减。
在科技与金融高速融合的当下,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更加突出。互联网智能存款这类创新产品的兴起,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
在流动性安排上,很多民营银行声称,“如若客户提前支取存款,银行会将定期存款质押并将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的形式,帮助客户盘活定期存款。”
与此同时,个别银行的所谓智能存款产品,实际上是定期存款收益权产品,诸如富民银行的富民宝——“客户每购买一笔富民宝均对应在富民银行存入一笔五年期定期存款”;而如果提前支取——“实际上是将该笔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给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
这些情形究竟是合规,还是擦边球,乃至不合规?市场上对此众说纷纭,还有待监管部门给出答案。
最后,智能存款快速发展的背后,除了让我们进一步反思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在发展定位与经营模式上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