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书法第一人蔡襄的字,无一笔不从颜真卿出,又无一笔似颜真卿
蔡襄,字君谟。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迁甫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蔡襄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
《大研帖》
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极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
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谢郎帖》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蔡襄的母亲卢氏出生于诗书之家,常以自家门外的松树启发蔡襄:“你要学习松树不畏寒冷腊月、高风亮节、苍拔耸立的品格。”母亲的谆谆教诲,小蔡襄铭记于心,在后来的仕宦生涯中始终践行,并结合自己的修身心得和为官思想,于晚年制订了家规家训,为后世子孙确立行为规范。
蔡襄十九岁考取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持书帖》
蔡襄是宋代名臣,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不俗的政绩。
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恢复莆田五塘水利,退盐碱、保灌溉,受益面积达一千余顷,农户计八千余家。他撰写的《荔枝谱》是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所著《茶录》、《小团茶》精简洗练,倡导发展果茶生产,发展内外贸易,增加农民收入。
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使百姓“弃舟而徒”,带动当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任福州知府时,针对当地婚丧喜庆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社会风气,撰写了《福州五戒文》、《戒山头斋会碑》、《教民十六事碑》等,作为法令颁布,要求百姓遵守。
《谢赐御书诗表》
二次出任泉州知府,上任伊始,便着力整顿吏治,不避权贵,大刀阔斧,惩治污吏奸官,对当时贪赃枉法的晋江县令、宰相章得象的侄儿章拱之“按以赃罪,作废终身”,把章拱之革职为民,百姓拍手称赞。蔡襄严以律己、身体力行,消除腐败丑恶现象,努力匡正社会风气,在当时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赢得了较高的赞誉。
1067年,蔡襄病逝家中,享年56岁,被追谥“忠惠”,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以“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对蔡襄这一生高度赞誉。
《离都帖》
宋代楷书第一人
在“宋四家”中,蔡襄更擅长楷书,有“宋代楷书第一人”之称。
北宋之初,唐人书风渐绝,而宋人书风尚未形成之际,蔡襄大力主张学习前人,恢复晋、唐古意。这种复古的思想,有力地扭转了五代以来靡弱的书风。蔡襄不擅篆书,但他尊崇小篆的“古意”,喜爱石鼓文的“古质”,所以认为学书应取法前人,并为欧、虞、褚、柳找到源头,指出“其结约字法皆出王家父子”,从中可以看出蔡襄强烈的复古思想。
《持书帖》局部
蔡襄的“书法精深,秀媚之甚,是谓美女镜花也”。他不仅有精深的理论修养,同时也是当时独居书坛的“本朝第一”的书法实践者。他学颜真卿的书体不默守陈规,依样画葫芦,而是更重视对颜书的神、势、气的学习和汲取,所以人们感到蔡襄无一笔不从颜真卿出,但又无一笔似颜真卿。
《持书帖》局部
从他的传世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与前贤有着难以掩盖的渊源关系,如《思咏贴》与怀素《千字文》的联系,《自书诗稿》和王羲之《兰亭序》的相近,《安道贴》对虞世南行书的继承……
从以上诸贴中我们可以看出,蔡襄的书法作品与其书法理论所倡导的重神气、追晋风、尚秀美、求飘逸是完全相一致的。
《持书帖》局部
雅人深致,洒脱自在
宋四家中,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
虽然比起苏、黄、米三人的大胆创新,蔡襄是保守了点,但在蔡襄存世的手札中,精研的楷法下也不乏尽兴挥洒的情趣,虽然没有苏黄米三人的洒脱狂放,但在尚法的唐人之后,用笔端在纸上把自己严谨、小心、也在一步一步向前试探式的创新心态表露无遗,这不能不说是开了宋代尚意的先河,说他是宋代尚意的先锋,开启了苏黄米个性文人书法的先河是不为过的。
《暑热帖》
篇幅虽短,但帖中行楷相间,字字珠玉,法度严谨,淳淡婉美。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感觉,作者淡然豁达的秉性也跃然纸上。这也就是尚意先锋的笔意吧!难怪苏东坡、欧阳修非常推崇他,说蔡襄是本朝书法第一人。
《脚气贴》
用笔连贯细腻,简洁灵动,大小对比强烈,轻重笔过渡自然,注重行气,行字,长笔,不平不正。别开生面,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行草书风扑面而来,奇伟至极。
《思咏帖》
书体属草书,共十行,字字独立而笔意暗连,用笔虚灵生动,精妙雅妍。通篇虽不提及“茶”、“茗”,但其中蕴含的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及其游戏茗事的清韵,则真是呼之欲出,袅袅不绝。
《陶生帖》
草书翰札。潇洒劲逸。结体欹正大小,重轻疏密,随心所至,一气呵成。黄庭坚说:“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确的。
《蒙惠帖》
为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鲁公敦厚沉稳的成分,继而宏大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
《自书诗》
虽在浑厚上不及颜真卿,却更加秀丽工整,楷书的折笔更多一些而行草的圆转少了一些,粗细变化更多一些,用墨更润而少燥。
《安道帖》
通篇雅逸劲健,用笔简练,且富有变化。浑厚端庄,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字里行间充斥着妍丽温雅的气息。行笔结体多变,笔圆韵满,沉着明润,气骨潇逸不俗又飘逸,有晋唐风韵。
《虹县帖》
笔法、结构上遵循唐制,深颇唐风影响,书体处处流露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也等人的笔意及神韵。下笔方正,一点一画、一笔一捺,均按“永”字八法,法度极严。重按轻提,应用自如,于转折处更见微妙。初时行中带楷,笔尚收敛;后转粗放,渐变行草;最后挥洒肆意,衍化为草。
《澄心堂帖》
结语:
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蔡襄似乎没有其他三位那么大的名气,可是,他的字,却能深深地折服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