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3

一、

中药为中华民族之宝也,为先民化腐朽为神奇之大手笔,确实为宝库。古人认为天下人身有一病,地上就长一草而应之,故保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繁衍不衰。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和创新应用中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世中医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善用药者,当用其长而避其短。当今之人,不习药性,常取药理研究之理选用中药,使中药之功难以发挥,细思甚感可惜,我辈当原汁原味传承

二、

门诊就诊的肿瘤患者多为术后调治,或放化疗后体弱不支,或已至晚期西医无法治疗者。此类病人,症情虽不同,原发病各异,但皆虚实兼夹,元气大伤,脾失健运。此时病人已大虚不可再言攻邪治病,而需缓缓调治,待胃气来复、元气振奋后再在扶正基础上,佐以散结消瘤之品为好。扶正为主,先留人再治病,君不见很多病人因急于攻邪治病,正气日虚,元气日耗,水米难进,人速亡去,正气不存,邪气焉除。肿瘤之治不可过度重视、过度治疗,“带瘤生存”是大胜,“带病延年”是全胜也。正如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告诫说得那样:“有些病常不死于病而死于药。我辈作为医务工作者,自当慎之又慎,人命至重,岂可怠忽。”

三、

高龄之人便秘,可取白芍、当归治之,取其通便之功而收效。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认为,白芍有破血通痹、通利大便、利水气通小便及止痛(通则不痛)等功效。

四、

重用炙甘草生地黄与小量桂枝相伍有益心气、通心脉、化瘀血、振心阳之功,临证用之于冠心病的治疗收效好。为防甘草重用之弊用等量茯苓佐之即无水肿之弊端,且增健脾安神之效果。

五、

丹参降香相伍有化瘀通脉之殊功。同时降香还有降气之功,本药可专用于胸痹胸痛以防止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六、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属阴,其用指统帅神明之功。《内经》有“暴喜伤阴”之谓,实指暴喜而扰神明致神气外驰散逸,心脏也可称为“体阴而用阳”者也。故治心病,必须体用兼调、阴阳兼顾。

七、

医生技术的高低,不仅要辨证正确,选方精确,同时还须掌握多种治疗方法,正规治疗、心理调适、饮食禁忌均要熟悉,所以说医生要博览群书。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阅历的增加,经过丰富的阅历后,一个医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诊病和用药风格。在应用经方和古方时,要师其意而不必拘泥其方,或用其方而小其剂,目的是邪去而不伤正,临证所见,药对症,量小药轻也能见效。治病保全正气是目的,人体正气的盛衰与疾病的预后关系密切。中医先贤认为,正气未伤,虽重病可望来苏,元气耗散,虽轻症也可恶化

八、

祖国医学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披着封建迷信的外衣而实实在在蕴涵着科学内涵的东西,要在实践中批判的继承,批判要审慎,学习要认真,才是正确的态度。随着实践的深入,阅历的丰富,才能真正区别精华和糟粕。作为中医工作者要老老实实地做好继承工作,学习要全面系统,不可蜻蜓点水,临床实践要深入,正如《医学心悟》作者程仲龄所谓:“学贵专一,思贵沉潜。”谁真正在读书上实践上下了功夫,谁就有进步、有收获、有创新、有前途。

九、

临证凡见肾病患者反复感冒者可用下方调治,常收良效。处方: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20g赤芍10g黄芪15g炒白术10g蒲公英20g羌活10g,方中羌活一药能归肾与膀胱二经,该药不仅能治肾病感冒,而且与诸药合用既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又能预防感冒。实践告诉我们,作为医者要熟悉药性,在用药方面除了掌握各药的共同作用外,而更重要的还必须掌握每一味药物的特异作用,这样疗效才会好,遣方用药不落俗套而别具一格。

十、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除了认真奠定中医基础外,还要有中国文化和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特别强调必须具备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这样才能在医疗实践和辨证思维中将多种知识融合贯通,才能在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与交叉中悟出真知灼见。他认为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其内涵是科学技术和中华文化的结合体。故在掌握藏象、经络、病机、治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通晓我国的哲学、文学、史学等知识,才能全面掌握中医学术。所以《内经》有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明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