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魁 | 一个留下“红管家”招牌的人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乍看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可细看他却与众不同: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条条都记录着他一生不平凡的往事。满头稀疏的头发,像初冬的霜染过一样,再也找不回年轻时的样子了。眼睛仍然是一大一小,不过再没有从前的明亮了,两条罗圈腿倒显得更弯了,远看像骑上猪似的。走路慢悠悠地来回倒,每挪动一步像灌了铅似的,真够吃力啊!说话前总会咳嗽一阵子,然后慢慢地抬起头,满脸笑容,仍然高调而风趣、滔滔而不绝,他就是受人尊敬的张德馨老师。

张老师可是万里挑一难得的好人啊,他一生辛劳又节俭,为人善良又亲切,工作认真又负责,为家操劳又担当。有关他的佳话,早已流传于家乡一带。

他于1931年生于山西省怀仁县下庄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一家人仅靠着几亩沙板儿地勉强维持生活,如遇老天不睁眼,那就只能糖菜果腹,度日如年。一家人熬啊盼啊,好光景没有等到,却来了日本鬼子,生活雪上加霜,整日要粮要钱硬逼人命,简直是房漏又遇连阴雨。为了活命,父亲决定跑草地,带着一家四口逃到商都高勿素,他七、八岁就跟着大人们干活,尝尽了人间的苦难与冷暖,1945年,惨无人道的鬼子被赶跑了,他们一家又返回了老家。没过两年,他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倒在炕上,再也起不来了。看着瘦得皮包骨头的父亲,哪有钱请医看病,父亲临终前,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孩子……照顾好……你妈和妹妹"。睁着眼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趴在爹的身上哭天喊地,再也叫不醒爹了。顶梁柱没了,家庭的重担,他一肩挑了起来。一个未成年人,除了经营自家的一点儿地,他常年累月打短工,苦度贫困的日子,乡亲们怜孤惜寡给些帮助,他都每每给以回报。

1954年,后草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家住卯都地区张四沟的张占财(他的二爹)给侄儿捎话,让他来口外。接到喜讯后,他把一些破家什变卖了,就在当年的十月份,他领着母亲,带着妻子,背着刚出生的儿子(儿子六岁时因病夭折),踏上北往的征途,昼行夜宿渴了喝口脏水,饿了啃几口玉米窝头,八天后来到了目的地。二爹腾出一间房子,一家四口就算安顿下来。他一边帮着二爹干活,一边开了十几亩地,生活总算是有了些起色,一切顺心,事事得偿所愿。

1958年3月,经王玉老师推荐,任教于张四沟学校,3名教师,30多名学生搞得像模像样,深得当地百姓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1966年3月,因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早已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于是由张四沟调入二道渠耕中,任伙食管理员。他整天勤勤恳恳,忙于千头万绪而又琐碎的工作之中,他把库房整理得一干二净,劳动工具摆放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随叫随到。他那全心全意的服务态度,赤心相待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1967年春,他开始建自家的房子了,除了少数亲戚外,大多是村里的乡友和学生们帮着盖起三间土坯大正房。院墙都是他与妻子抽空一段一段建成的。当年7月份,他把家从张四沟搬进了二道渠的新房。从此,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之中。

1971年,耕中迁回公社所在地卯都村的东边,学校的全班人马一同随迁。由于他刚建起新家,不想随迁了,请求领导把他留下,领导们考虑再三,也只好委曲求全,把他安插在二道渠小学任初年级班主任,由于他教学耐心、工作热情,对每一个孩子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家长和村民们无不喜欢他的好人缘儿。

1974年的秋季,鬼使神差般的他又被调回到耕中任总务与火管。七、八十年代,正是学生们猛增的年代,三个年级六个大班,每年都保持在300以上的在校人数,老师和学生都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他的负担也随之增加了一倍。300多人的油、面、伙食费都是他一个人收,每天三顿饭的面、油又都是他一个人往出发,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又一个十几年过去了,他没出过一点差错,没丢失过一件工具,账目一清二楚,经得起任何人的查看。他不贪更不占,常年累月如一日,实属难能可贵啊!由于他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地奉献,得到了学校“红管家”的美誉,这样的美称,他是当之无愧的。

1982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主动提出辞职。学区和学校的大小领导,反复研究,大家都不舍得放他,因为他太负责。但又心疼他太累了,最后决定让老人守夜吧。

这一守就是15年,一年四季没有一天跌工,从二道渠到卯都整整十里地。他每天都是太阳落山时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早晨太阳升起后返家。学生在校期间,男男女女300多孩子,住着几十个寝室,他一夜不停地巡查,生怕孩子们在夜间发病或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大的校院,每一个角落都得照顾到。天热时还好熬,到早春和深秋就得穿棉衣,特别是冬天,零下20℃的是好天,大多在零下20℃一30℃之间,每巡视一圈就得40多分钟。尤其是烤火期,得进入寝室过道,一间一间地闻,生怕有煤气泄漏。就这样一夜不停地走啊、看啊、闻啊,两腿因受凉疼痛得不到休息和及时地治疗,慢慢地变成了罗圈腿。这工作虽然没苦,但受的罪更大。

1992年9月份,迎来了全盟20年教龄以上的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这是他唯一一次转正的希望。当时下发的文件是年龄不限。于是,他和全乡其他几个够条件的老师兴致勃勃、欢天喜地地去应试。他如实填了自己的出生年月,1931年6月。没过多少日子,县里传回消息,其他人都顺利地通过了,只有他和三面井乡的一位老师,因超龄被打下来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当时他难以接受、不知所措。领导和老师们都劝他到集宁找找熟人,看看有返回的余地没有,结果人家就切至30年12月31日,他超了六个月,就这样把一个任教35年的老教师,深深地卡在转正的门外。以后陆续几次转正,都有年龄限制,所有的民办教师都转正了,他却再也没能入围。

1996年底,他的两腿肿而疼得再也不能为教育事业服务了,从此告老还乡。事后当谈起此事时,他仍然是满脸笑容,“唉,不怨人家,怨自己太实在了”。一个为党在教育战线勤勤恳恳、无怨不悔地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师,临老却没能享受退休待遇,是他的终身遗憾。也是所有知情人的惋惜啊!

离校后,他在家里治疗静养了三个多月,他再也坐不住了,家里的骡子和毛驴无人放养,他拖着两条病腿,一手拉着一个,不分天阴下雨,在地里放牧。牲口吃得膘满入肥,他却晒成了非洲人。一天下午电闪雷鸣,顿时大雨如注,倾盆而下,他一眼看到两个小孩顺山跑了下来,急忙喊住他们,解开自己雨衣的扣子,让两个孩子钻进雨衣里,他的前半身却暴露在雨中,雨水一个劲地顺着裤脚往下流,雨稍小了点,孩子的大人们找来了,看到眼前的情景,万般感激。

一天,他刚从家走出来,看到老王用自行车拖着一口袋面陷在村西的沙沟里,他急忙赶过去帮着推出车子,一直送到家里,这种举手之劳的事举不胜举,而他却习以为常。

他为人热情厚道,凡在过的学校,只要家在,若有新调来的老师,第一顿饭肯定在他家吃。有时听课或开会有远路的老师,他都要引回家吃了饭再走。他的仗义博施深得赞扬。

节俭是他一生的追求:一身衣裳穿到底,有的老师开玩笑地说,张老师,您咋老不换衣服?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会儿的布耐实,磨不烂呀。他一生没用过卫生纸,一直是旧书和废报纸,喝一筒八宝粥,总是把筒涮了又涮,生怕留下一粒粮食。每次给他打电话,他总是乐天派似的边笑边说,嘿,我可好内脏,吃啥香啥,就是腿疼走不远,我老俩口有农村社保,高龄补贴,还有些个地补,钱是花不了,富富有余。哎呀,这会儿的社会真好呀,共产党全管了……哈哈哈!这些年除去自己花销,加上孩子们给,还攒下四万多元!这些话是他发自内心对党的赞叹,对社会的讴歌,对主席的敬仰,对生活的满足!

他的老母亲是操守贞节的典范,30多岁守寡,一直跟着儿子不离不弃,留下了母疼儿、儿孝母的美传。母亲年轻时一心为儿子忙于家务,拉扯孙子,一天也闲不下。儿子又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大集体时,他家九囗人,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这么多孩子,在他的言传身教,父为子范的影响下,个个和言善语、知大识小、人恭礼法,人们无不羡慕他家教子有方。

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孝子。他深知老母跟着自己操碎了心,吃尽了苦。故而一直把母亲捧为上宾,家里的大炕头是母亲的专席,一日三餐的第一碗饭永远是母亲端,衣服不等穿旧就换成新的,他任民办教师时,每月的补助五六十年代是3元,70年代是7元,90年代是十几元,这么点儿钱,每当他拿到手,首先想的是母亲,变着法儿给老人买点好吃的,为了让母亲用时方便,专门弄了个小木箱放在炕上。当老母年满60岁后,他在家里定下了规矩,再不让老人干活了,坐在炕上指指嘴儿就行了。全家人一致拥护,从此老人开始享清福,谁知老人在72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多方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他眼泪汪汪,觉得老人跟着自己没享几天福,为了补偿,要把丧事办得隆隆重重、体体面面。于是定了鼓乐队,聘请了倒头经师傅,三里五村送葬的人络绎不绝,巷道里摆满了花圈,看红火的人摩肩接踵。

他对老母的去世喟然长叹,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双膝跪在大头前,上香烧纸后便放声大哭。嘴里还不停地诉说着母亲生前一桩桩、一件件不为人知的苦难以及为自己和家庭的所作所为。呼喊着自己的孝道还没有尽到您就早早地走了。倾吐着自己沉痛难忍的心声。他对母亲的孝敬天地可鉴、人人为证,村里的人们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围了过去,那痛不欲生,悲凉的哭声,深深地感染了围观的亲友和乡友们。有的满脸泪水,有的掩面而哭,如此悲痛的场面难得见到啊!

张老师是一位深受万众敬佩的老人,更是个坐不住的人。80多岁后仍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只是最近几年两腿实在是不听话,再也无力迈出大门了。虽已进入迟暮之年,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幸福生活和乐观的态度,今年的5月21日,老汉无病无痛,突然离世,享年91岁,真正的寿终正寝。他带着美好夙愿和无限的感激而静静地离去了,却给所有的亲戚、同事、乡友们留下无限的悲痛和怀念,他陪伴着卯都的教育事业,走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却无怨无悔。他虽不是共产党员,却以党员的规范留下了多少不为人知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他虽未转正,但从未留下任何怨言,而那块“红管家”的金色招牌,却永远留在了教育界!

投稿微信:nmrwsd

杨占魁

【作者简介】杨占魁,生于1946年商都县卯都乡二道渠村。中共党员,从事小学教育44年,中学高级职称。县、市、区三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创立了“三段六步分合式”小学作文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并加以总结。1989年在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0)

相关推荐

  • 99岁农村老人满头黑发 负责给儿做饭还管家管账

    在山西永济介峪口村,有一位99岁高龄的老人,不但身体健康.满头黑发,还思维清晰,脑子一点不糊涂.据老人的儿媳妇介绍,老人到目前还一直负责管家,管着家里的账,"每次我们上街呀,逛会呀,都是母亲 ...

  • 【连载】祝金斗 祝源芳:山桃花 (100)

    · 文化范儿 出品 · 山桃花(长篇小说连载) 作者:祝金斗   祝源芳 协编:周艳艳   祝源华 第三部 第一00章 马志刚很快得到了高仓要招魂的消息,并把情报向党的诸城地下县委组织作了汇报.情报很 ...

  • 大观园 ‖ 熊细姣:静静(短篇小说)

    静静吃力地睁开了美丽的大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极精致的雕花床上,粉色的细纱蚊帐柔柔地搭在床架上,身上盖着一床紫色缎面被子,一位面容虽然憔悴却难掩端庄优雅的老太太满脸焦虑地坐在床沿上凝视着她,在老人旁 ...

  • 王建平:黄豆的故事与三个结尾|小说

    韩世泰:爸爸回来了|故事 文/王建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杨树根的命运与黄豆有缘. 这批黄豆不能如期到达港口,多年通畅的公路瞬间没了.杨树根头顶是一群又一群喝醉酒似的日本飞机从空中向下狂泄,地面上 ...

  • 杨占魁 | 节日追忆《下篇》(写作训练拾零)

    这一篇我想谈谈小学生习作训练方面的内容,可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谈起来千头万绪,恐怕篇幅拉长.先简单地谈过渡阶段(三.四年级)的训练点滴,其中穿插一些学生的习作片段.可能有的读者先生会说,我们也不是教师, ...

  • 杨占魁 | 教师心语 2020年教师节

    在组成社会的人群中,有的人在科技上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名扬全球,誉满天下:有的人在学术上有所造就,民声显赫,家喻户晓:有的人在艺术上有所造诣,玉树临风,气宇轩昂:有的人在经济上实力雄厚,金光照人,熠熠 ...

  • 杨占魁 | 晚年责任

    时间分秒必争地向前跑着,我们却被动地跟随时间的流逝,慢慢变老. 人老了,也要有个老的样子:讲究点穿戴,尽量衣冠整洁.语言和善顺气.措辞随和有度.对他人礼貌客气.对邻里友好和睦.对子女和颜悦语-- 回首 ...

  • 杨占魁 | 致《六一》儿童节

    在第71个儿童节来临之时,祝愿全休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羡慕你们生在祖国建设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赞佩你们学习环境得天独厚,软硬件一应俱全.倾慕你们的生活丰衣足食.无忧无虑. ...

  • 杨禄魁先生国画作品赏析,这里是一个老人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原创杨禄魁2021-01-19 15:54:37 杨禄魁先生,字一溪,1942年6月生于陕西扶风.中国著名山水画家,1962年入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国画创作研究室学员班,跟随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诸 ...

  • 杨式太极名师闫玉川、汪永泉的高徒高占魁

    高占魁先生(1909年--1980年),河北省定县人,学拳于杨式太极名师闫玉川.汪永泉两人(两人均为杨澄甫亲传弟子).高占魁先追随闫月川学拳,闫去世后复拜在汪永泉门下. 高占魁酷爱拳艺,练功刻苦,常年 ...

  • 近现代杨式太极拳重要传承人物高占魁解读【杨式太极八字诀】

    有个老师名字叫高占魁,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阎月川的高徒,也是汪永泉的亲传弟子.接过他的肘劲拳的,感觉劲有如炮弹那么凶猛,接过他的平劲的拳友都说有如平静湖面的小船,轻灵但不可抗拒,这两个劲法刚好是太极拳 ...

  • 【功夫上手】高占魁杨式太极武学之按字诀

    高占魁老师的身形和手势的武学内容非常丰富和独特,是杨式太极拳体用体系必须要研究的一脉. 今天分享八劲法之按劲,高老师的按字诀内容会不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悟了. [按字诀] 按劲义何解, ...

  • 【法库人物】慈恩寺乡杨占山

    杨占山 杨占山,1929年6月30日出生,法库县慈恩寺乡任家堡村人.1945年于四台子国民优级学校(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1948年考入辽北省第六中学(后又改称法库中学)读书. 1949年9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