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艾婷婷:教师提问类型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不同影响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一文中将认知维度由低到高分为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内的六大认知层次。依据此认知维度,可将教师的课堂提问大致划分四类,即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以及分析综合性问题。

一、记忆性提问巩固知识基础

记忆性问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清晰回忆出已学知识,一般答案唯一,进行思考、质疑的可能性低,属于简单的低水平的问题。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以大量的知识储备为前提,无论是学科基本任务的完成,或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反思的可能性,都需要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该种问题虽无法直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二、理解性提问促进深层学习

理解性问题,主要关注于为什么,答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若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加工性问题,则可深化学生思维,帮助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理解性问题既能完善、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能为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不仅是记忆与应用的过渡阶段,更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过渡期。

三、应用性提问指引探究方向

不同于前两种问题类型,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情景的能力,关注于怎么办,属于高水平的问题。在该种问题中,具体问题情景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答案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进行充分地思考、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创造力。因此,应用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必要条件。

四、分析综合性提问挖掘研究潜力

分析综合性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属于最高层次的课堂提问。记忆性问题检测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性问题架起了记忆与应用的桥梁、应用性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在以上基础上,分析综合能力既能检验学生已存问题意识的状况,更是通过民主的氛围、激烈的讨论使学生在一次次生疑、求疑、解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着学生的问题意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