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历史科普系列十三——魏晋南北朝北人纷纷南迁,难道就没有南人北迁吗?
作者:未定君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8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大家对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大多比较陌生,这里选取2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欢迎点击系列文章链接阅读:
也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中国和欧洲同样分崩离析,为什么中国在隋朝重新统一了?
5、血战参合陂:少年英雄拓跋珪和暮年英雄慕容垂的强强对决,北魏立国之战
10、有四百年辉煌历史的邺城,为何会被焚毁?邺城是如何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的
13、魏晋南北朝北人纷纷南迁,难道就没有南人北迁吗?
说起魏晋南北朝的人口迁移,北人南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实在是司空见惯,永嘉之乱之后,说好听点,叫做“衣冠南渡”,一大批高门大户名门望族带着缙绅﹑士大夫和黎民百姓向南迁移。
可是您知道吗?
魏晋时期,不只是北人在“衣冠南渡”,南人也在向北迁移,这是怎么回事呢?
魏晋时期,有几次南人北迁?
1. 西晋时期,蜀吴遗民
司马家熬到最后,等到了三家归晋,天下一统,但秦朝灭亡的殷鉴不远,西晋的统治者非常担忧蜀吴两地的宗族、大臣、名士会搞小动作,甚至暗中复国。于是,西晋强行要求这些人北迁到眼皮子底下来。
《华阳国志》里记载,跟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有三万家,包括诸葛亮一脉后人、蒋琬一脉、廖化一脉等等,当时的宗族世家一家上下,可能接近万人。除了本家子弟,还有诸多家族仆人、百姓等等。因此,当时迁往北方的人口总数,恐怕十分可观。
吴国的情况与蜀国并无不同。
“后主既东迁,内移蜀大臣宗预、廖化及诸葛显等并三万家于河东及关中,复二十年田租——《华阳国志》”
2. 晋宋易代
魏晋时期政局混乱,北方王朝多次交替,南方也是如此,首先就是刘裕所建立的宋朝取代司马家建立的东晋。
在这次巨大的政治风暴中,站错队的当然要挨打,有人壮士断腕,有人仓皇逃生,南方都是刘裕势力,那就只能往北跑。
比如说司马休之、司马楚之,由于时刻担心着被刘裕抓到机会处死,最终选择了“北奔”。还有渤海刁氏,由于早年欺辱过刘裕,如今刘裕翻身之后,几乎将刁氏灭族,剩下的刁氏族人同样仓皇北行。
在这一次政治风波中选择北迁的世家并不在少数。
3. 泰始之祸
泰始年间,刘彧杀刘子业自立,邓琬等人拥立刘子勋为帝,形成了双方拉锯的局面,最终刘子勋战败,刘彧成为了宋明帝。
但曾经的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等人都曾支持刘子勋。这批人在刘彧心里,当然是有所芥蒂。
最终,很多边境将领选择降魏,刘宋在这一战中丧失了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的五州之地,彻底形成了南弱北强的局面。
这些投降的将领最终也都迁往了北方。
之后还有几次南人北迁的高峰,分别是齐梁易代之际和侯景霍乱之际。
迁往北方的都是什么人?
其实,王永平先生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将向北流亡的人士分成了四类,分别是南朝宗室的流亡者、南朝世家大族的流亡者、叛入北朝的将领及麾下、南北战争中被俘虏的各种人。
但我思考之后,还是觉得将北迁者按地位划分成三类更好,分别是如下三类。
1. 宗室成员
宗室无疑是贵族的巅峰,一出生就是众人之上的高级贵族。但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没有千年的帝国,但有千年的世家。作为皇室,他们比起一般的世家大族承担了更多的政治风险。
普通的世家之争尚且留有余地,但宗室之争一旦落败,面临的清洗非常残酷。
魏晋时期由于政局波荡,王朝易代非常常见,易代之后落败的宗族子弟为了生存就只能选择投奔北方了。包括司马休之、司马楚之、刘昶、萧放、萧概、萧吉等等。
这批人投北之后虽然在地位上被赐予了较高的政治地位,譬如刘昶,不仅娶到公主,还被拜为征南将军、驸马都尉、丹阳王。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低人一等,被人所辱。
2. 世家士人
从三国到魏晋,世家的向北,对政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投奔的世家士人有的是主动投奔,有的则是被俘之后选择投降。主动投奔的也分两类,一类是看好北方的未来主动投奔,另一类是在南方遭到政治上的迫害只能投奔北方。
仅从书籍记载中,确切可数的投奔了北方的士人就高达400位,更不用提和这400位一同入北方的人有多少,还有哪些没有被记载在史册中的人。
举例来说,唐朝有个学者叫做林宝,喜欢研究姓氏、家谱这些东西,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文章学家。他所编写的《元和姓纂》就有提及在魏晋时期的韦、杜、柳、薛、裴等几个南方世家有向北迁徙的举动。
实际上向北迁移的世家恐怕多得多。
3.平民百姓
毫无疑问的,迁移队伍中主要构成还是平民百姓,但遗憾的是,古代文书中对于迁移的平民百姓并不重视,记载非常少。给今人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向北迁移的平民百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迫迁移,一类是主动迁移。
强迫迁移的百姓很多,早在魏蜀争汉中的时候,曹操就使用武力强行迁移过武都和汉中的百姓。魏晋时期,北朝也经常掠夺南朝的边民,迁往中原。
譬如石勒就曾经派遣“(郭)敬毁襄阳,迁其百姓于沔北,城樊城以戍之。——《晋书·石勒传》”
常年累月的战争中,被强迫迁往北方的百姓并不在少数。
其次则是主动迁往北方的百姓,这些人迁往北方的原因很简单,北方由于连年战乱等原因导致人口较少,在北方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心中始终是一个结,因此就提供了较为优厚的迁入政策,吸引南方流民以及不愿在南方居住的北方移民。
况且,南方人多地少,耕种困难,而北方却恰恰相反,地广人稀,了解情况的南人自然心动,最终选择了北迁。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豫、雍、青三州之地,本归为南籍。但随着这三地将领北投之后,籍贯就由南而北了。
结语
迁往北方的人,按地位来说既有平头百姓,也有边境将军,还有世家大族和皇家宗室。
但实际上按照职能来看,更是有此时北方所缺少的文学士人、医学名士、书画音乐名士、方技奇人,为北方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南人北迁的动因,可以分为拉力和推力两种,什么动力导致人口迁出,这就是推力,什么动力导致人口迁入,这就是拉力。政治上的原因、军事上的原因、家族血缘上的原因、气候的冷暖变化、一定时期的自然灾害等等。思考的角度越是宽泛,就可能越是接近真实。
简单的来说,政治上南乱北治,经济上北方经济逐年好转,军事上北强南弱,这就从根源上诞生了南人北迁的内生动力。简单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魏晋是一个大冲突大动乱的时期,这种大变动是在各个领域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变动,它表现成一种前无古人的激烈的融合,文化上的融合、民族上的融合,这种大融合的表现形式,就是人口的大流动、大迁移,也就是南人北迁和北人南迁。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北迁的世家大族和北方胡人贵族之间的联姻,诞生出承载着胡汉血缘的世家,在未来尤其是隋唐之际爆发出惊人的活力,他们以关陇门阀为代表,创造了三个王朝,北周、隋、唐。
这非常有趣,北人视南人为“岛夷”,南人视北人为“胡虏”,但他们却共同孕育了“四海一家”“中华一体”的未来。
参考资料:
【1】《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 王永平
【2】《中国北方民族史探》 陈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