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后被收,是福是祸?
诚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一样,收,还是被收,这也是一个问题。
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国安
阿芙被收了,诺斯贝尔被收了,如今,敢想敢做的“王敢敢”也要被收了,东家坐实是创业板药企华仁药业。
有道是,这个行业风云变幻,资本的“钱袋子”坐立不安。
华仁药业公告截图
随着消息的披露,韩后的股权结构一览无余。王国安、彭卫华、肖荣燊的占股比例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七位。朋友圈信息显示,肖荣燊目前已开始创业,项目是社交电商。
为什么要被收?
王敢敢说,不是外界想象的收购那么简单,这是他在资本运作开启韩后“下半场”。
外界揣测,此次韩后甘愿被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后内外交困。
内部,韩后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王国安曾公开坦承,2017年韩后增速放缓,2018年或为负增长。
外部,则是迫于资本压力。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韩后拿到红杉资本上亿元A轮融资。2015年,韩后再获得红杉资本B轮融资,但直至今日,韩后上市之路仍然遥遥无期。有资本人士表示,不排除资本方为了顺利退出而给品牌方施压或者从中撮合被收购的可能,因为资本也在寻求出路。
问题来了,韩后被收,躬逢其时吗?说得直白一点,这个时候,韩后能“卖”个好价钱吗?
一切在情理之中,一切又在意料之外。
分析人士认为,本土化妆品企业若自主上市无望,接受上市公司的并购方案,不失为一条相对较理想的出路。
但若是不到万不得已,韩后为什么会选择在低潮时接受资本的橄榄枝?
业绩这个“阵地”失守,与收购方谈判还有话语权吗?
诚然,选择接受“被收”,或多或少会有些无奈,但“王敢敢”就是“王敢敢”,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或许是因为他想借资本之道,实现其更大的野心。有报道说,此次收购,由韩后主导。
华仁药业何许人也?
华仁药业于2010年8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业务是非PVC软袋大容量制剂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大输液和腹膜透析液。
在华仁药业看来,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华仁药业从现有医药、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医药健康产业,延伸到护肤、美容等美丽健康产业,打造医药健康+美丽健康两大消费升级场景,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业务结构完整性,增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因此,华仁药业和韩后之间,可谓各取所需罢了。
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华仁药业拥有众多三甲医院的客户资源,华仁药业的第一大股东周希俭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本运作经历,这对韩后来说无疑是一笔无形的战略资源。
同时,有知情人士表示,借由华仁药业的渠道资源,此次收购或将促使韩后获得直销资格,发生质变。
借道上市,守正出奇,资本助力下的韩后“下半场”或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对于华仁药业此次收购韩后,有专家表示,当前药企跨界化妆品行业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数据显示,华仁药业过去几年的净利润情况并不稳定。截至2018年上半年,华仁药业实现净利润1640.89万 元,同比增长93.82%,但一季度的净利润仅为226.59万元,同比下降45.41%,总收入为6.51亿元,同比增长10.95%,应收账款金额超过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18.42%。华仁药业也将应收账款比重过大,视作其经营风险之一。
圈内人士多有担心此类问题者:韩后会不会重蹈美即和小护士的覆辙?王国安团队对韩后的控制权会不会被削弱甚至剥夺?
因为,毕竟资本不是万能的,华仁药业本身也是问题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