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大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绝活

『诗画经典』四:

文 肖绍国

谨以此文
缅怀大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大连市实验小学上的题为《于老师印象记》的“言语交际”作文指导课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在我的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它宛如一首爱心与真情的合奏曲时常在我耳边萦绕。

图片 / 来自网络

一、爱心关照,营造和谐氛围

于老师的爱心在他的课堂教学中流露无遗,这位善意的长者在课堂上以宽阔的胸怀包含着每个学生需要关照,需要爱护的情感。他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确信学生具备巨大的学习潜能,以满腔热情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于老师幽默地作着自我介绍:“我姓于,叫于永正(板书姓名),是个男的(听课老师笑),在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当老师。我特别喜欢作文,在作文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被评为特级教师。(停顿)听清楚了吗?”此时他发现坐在最后面的那位男同学正在极力地向前张望。

图片 / 来自网络

于老师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问:“看黑板上的名字是否有点吃力?”该生点点头。于老师说:“请你把凳子搬到前面来坐。要注意保护视力。”说完将其调到前面坐在一位个子较小的同学旁边。

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到这位男同学那绯红的脸颊。我猜这涨红的的脸颊并不是他怕难为情的效果,而是对面前这位长者深深的谢意。在后面的教学中,这位男同学以他的精彩表演回报了于老师给予他的关爱。其他同学也敏锐地观察着这一细节,给他们一个信号:面前这位于老师容易接近,关爱小朋友,上他的课应该非常有趣。

二、小品呈现,调动主体参与 

爱玩,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于老师总是喜欢在他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中让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以即兴小品的形式呈现写作情境,把学生带入写作情境,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图片 / 来自网络

于老师为刚才那位男同学调好位置后,满怀笑容地说:“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家长可能要问是谁上的作文课,你怎么回答?下面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我当他的家长,当面问问,看看能不能说清楚。”以下是师生表演情景的再现——

师:在家里,妈妈叫你什么?

生:小勇。(小勇就是刚才于老师为其换位置的那位同学)

师:好,现在我就叫你小勇,可以吗?

哎,小勇,听说今天上午是一位外地老师给你们上的课,是吗?这位老师叫什么?是男还是女?从哪儿请来的?

勇:今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姓于,叫于永正,是位男老师,他是从江苏省徐州市来的。

师:(微笑)哎哟!咱们大连有那么多优秀教师,干嘛从老远的徐州请位老师来上课?(听课老师笑)

勇:(抓抓后脑勺)因为于老师特别喜欢教作文,作文教学取得了一点成绩,有经验。

师:那是老师自己说的。自己说自己,当然要谦虚一点。(众笑)

勇:(调皮地)因为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丰富的经验,是特级教师,所以请他来上课。(听课老师报以笑声和掌声)

师:小勇真机灵,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请回到位置上去。

这样通过别具匠心的情景创设,再加上于老师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在特定的氛围中,通过时空角色的转换(课堂转换到家庭,师生转换为父子),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动力。通过表演,学生就对于老师更加感兴趣,为下面指导观察肖像描述奠定了基础。

三、猜猜问问,引导动心观察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精品课在全国广为流传,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的阅读课或作文课,不难发现其教学设计并不是有多少华丽。恰恰相反,其教学环节流露着质朴、明快、清新之感。在他的课上,更多的是提供师生与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

在他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上就体现的更为明显。小品表演完毕后,接下来一段教学就显得轻松自然,好似师生之间在“侃大山”——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外貌,鼓励学生实事求是,不要有什么顾虑。

图片 / 来自网络

先猜他的年纪,再观察身材、长相(脸型、眼睛、鼻子、嘴、表情),最后观察衣着。于老师在一旁总是笑眯眯地、诙谐地启发,学生忘却了眼前是一位师长,完全把他看着一位大朋友,毫不修饰地描述着于老师的外貌:

“于老师中等身材,身高1米68左右,稍微有点发福,但身材仍很匀称。”

“一双小眼睛藏在眼镜片后面。眼睛虽然近视了,但很有神,流露出一种亲切慈祥的目光。”

图片 / 来自网络

“您的嘴好象有点歪!”“于老师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每一条皱纹都充满了笑,和蔼可亲。”

孩子们观察得多么仔细啊,简直是一位位素描高手。伴随着听课老师的笑声和赞叹声,我被眼前这位睿智的长者所打动了,我们苦苦追求的课堂上融洽的氛围,怎么就这么容易在于老师的课堂中形成呢?因为他的笑脸,他的真情,他的诙谐。

四、再次表演,诱发双向思维 

语文学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必须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反复循环,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于老师在他精心构思的小品表演中,总能以生活化的言语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双向思维。请看以下表演实况:

师:回家后,如果家长问于老师多大年纪,长的什么模样,会不会说?谁到前面来试一试?

(一女同学到讲台前,名叫媛媛)

师:媛媛,今天上午给你们上课的于老师多大年纪?长得什么样?一定与众不同吧?

媛:于老师今年五十多,他也是个普通的人,个子不高,身体微微有点胖,但仍较匀称,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很和蔼,就是嘴有点歪。他穿着白衬衣,米黄色的裤子,打着黑领带,很帅。(众笑)

师: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对同学好吗?

媛:于老师讲话很幽默,像平时闲谈一样,大家一点也不拘束。他对学生很亲切,有个同学说他嘴有点歪,于老师不但不生气,还夸她实事求是,说真话。于老师很关心同学,有个同学眼睛近视,于老师发现了,把他调到前面坐,还告诉他要保护视力。

师:于老师真了不起,俺媛媛说得真好!(听课老师笑)

表演至此,于老师引导学生由一点发散开来,把初次见面的老师描述得很具体。可于老师并没有结束,他继续启发:“如果家长很忙,只想知道个大概,怎么说?概括地说并不比具体地说容易。想一想。”

学生思索片刻,个个把刚才小品表演中那位女同学的描述加以概括,对于老师作了概括性描述,这是集中思维的体现。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进行了双向思维训练,促使学生语言的发展。

五、真情流露,展现理想境界   

于老师的课是真的。老师的话很少,句句是真情流露,学生的话很多,也都是真情实感。老师的笑是真的,笑中充满鼓励,学生的笑是真的,笑中洋溢童趣。

双向思维说话训练结束之后,于老师要同学写《于老师印象记》,他启发学生:“大家对我的了解只是初步的,为什么要大家写呢?因为我回徐州后,我家里的人,我的学生们一定会问我在大连课上得怎样,大家对我的反映如何。有些事我不太好说。如果把你们的作文给他们看看,不就行了吗?

(同学情绪高昂,各自认真地凝神构思,动笔写作)

(0)

相关推荐

  • 改进教学程式 把作文课还给学生

           摘 要:作文成功的根本在于学生本身,学生才是作文真正的主人.什么是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作文?真正的写作是从来不需要考核的.把作文课文还给学生呢,一来老师可以腾出宝贵的时间,二来学生 ...

  • 岁月留声:海派特级教师徐鹄老师的作文教学绝活

    『诗画经典』六: 文 肖绍国 阳春三月,笔者有幸听到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徐鹄老师执教题为<交朋友>的"交际作文"指导课,我深深的被他浓浓的爱心和丰富的智慧所打动.     ...

  •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小学作文教学优质课《一件小事》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小学作文教学优质课《一件小事》

  • 导入技能三:于永正老师教学之赏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语文课堂上的导入语犹如文的起笔,常让费尽心机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 ...

  • 于永正老师的教育箴言

    教育需要理解,理解是爱的别名 于永正<教海漫记>  1.学生读书时,我便在他们中间走动,或了解情况,或解答疑难,或提醒保持正确的姿势: 2.我是骨头里找肉,哪怕找到一丁点儿肉丝,我立刻把它 ...

  • 名师课堂I 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

    像于永正老师这样教朗读 也许于永正老师略带徐州官话方音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甚至有些声调明显存在缺陷: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有掌握所谓的播音发声方法,甚至有些长句子读得有些接不上气:也许于永正老师并 ...

  • 名师课堂I 于永正老师《一株紫丁香》

         像于永正老师这样教朗读 也许于永正老师略带徐州官话方音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甚至有些声调明显存在缺陷: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有掌握所谓的播音发声方法,甚至有些长句子读得有些接不上气:也许于 ...

  • 名师课堂I 于永正老师朗读教学课例《秋天的怀念》

         像于永正老师这样教朗读 也许于永正老师略带徐州官话方音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甚至有些声调明显存在缺陷: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有掌握所谓的播音发声方法,甚至有些长句子读得有些接不上气:也许于 ...

  • 名师课堂I 于永正老师:教学语文的感悟——朗读

    像于永正老师这样朗读 也许于永正老师略带徐州官话方音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甚至有些声调明显存在缺陷: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有掌握所谓的播音发声方法,甚至有些长句子读得有些接不上气: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 ...

  • 名师课堂I 于永正老师《课文朗读与朗读指导》

     像于永正老师这样朗读 也许于永正老师略带徐州官话方音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甚至有些声调明显存在缺陷:也许于永正老师并没有掌握所谓的播音发声方法,甚至有些长句子读得有些接不上气:也许于永正老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