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读书史

这是大女青2019年第114(@365)篇原创


楚:

看张承志《汗乌拉 我的故乡》,一气看完。

用手机搜蒙古长调听,看到昨是世界阅读日。

这书真应时啊。

在九九里找到张承志的旧作《黑骏马》、《北方的河》,听着马头琴长调,夜深人寂,竟然流了满脸泪。

这如钱塘江涨潮一般汹涌扑来的对读书的记忆啊,春夜阑珊,心田里被冲击出来的,都是那些年金子一样埋入我生命的珍迹。

🐾

读张承志在小学。

小学读的书包括:

陈家老爹最珍贵的遗物之一,自己打制的书柜及一柜子书。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都在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列传》之类的一直没读完。

《红楼梦》只捡宝黛片段看,懵懵懂懂,彼时不晓得它可以读一生,反正至今也觉它常读常有新知,;西游与聊斋更合童心。

过家家时我是那个讲故事的中心,妖精志怪类构成一个奇幻梦境般讲不完的题材。

老太给订的各类少儿读物和杂志。

尤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订的最久,一直订到我上高中。它们整齐排列在书柜高处,是我的珍物之一。

在其中,记得写皮皮鲁的郑渊洁,写动物的沈石溪,擅长写少年细腻情感的秦文君。

《少年文艺》每期封底都是一帧世界名画,某年身为美术老师的你龙哥亲爹到家发现这一细节,将这些名画封底悉数撕下拿走。我回家后知道暗暗心痛不舍,留下了不喜欢该先森的最确凿理由。

陈家老大老二两个美丽姐姐住校买的《当代》、《收获》、《十月》这些纯文学杂志。

她们寒暑假总是带回一厚摞,码存在书架最下面的柜子里。我常常翻出一本,坐在地上,靠着柜子,从头到尾看完才起身。

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即是在这堆厚本杂志里读到的。

昨天重读片段,想着儿时就是由这样的句子剧烈冲涤洗刷塑造了我,那眼泪是因为幸福和感激吧。

不信你读一下他写黑龙江破冰的段落,有多美:

一声低沉而喑哑的、撼人心弦的巨响慢慢地轰鸣起来。整个雪原,整个北方大地都呻吟着震颠着。迷蒙的冰河开冻了。坚硬的冰甲正咔咔作响地裂开,清黑的河水翻跳起来,拥推开巨船般的冰岛。在同一个刹那,雪原上长长地拂来了一股暖流。积雪融化了,汩汩的细流渗透着,在凹地和低处汇成了清亮的雪水溪,朝着大河快乐地奔跑。河中间已经出现了一条发亮的微黑的水道,正在庄严的音乐中朝着下游平稳地起程。而整个一条河流的上下却仍在连声炸响着,冰排、冰州、冰块、冰岛在漩流中愤怒又惬意地粗野碰撞。他目瞪口呆地站着,手里紧握着那沓诗稿。这河苏醒啦,黑龙正在舒展筋骨。

语言、文字搭建出来的奇异世界由以上书籍启蒙给我。

它们占去上学之外的大多时间,令我疏于运动。

除了会很小女孩气的跳皮筋、踢毽子、抓石子,我记得自己不会很多孩子在家门口就玩起来的其他功夫:倒立打墙、翻跟头、跨山羊、劈叉、攻城、斗鸡、单杠双杠。。。。。。

但我三年级就写出 3000多字的日记,记录去看望患癌住院的老爹,老师在读给全班同学时红了眼睛。

想老太一个弱小肩身的瘦削女人独个儿拉吧大陈家四娃,得多苦?没法用语言尽述。

但印象里,她从来不会在读书和学习上对儿女吝惜抠唆。

确切说:这些书籍从儿童期就给我启蒙恩惠,背后的天使是咱家最亲爱的老太、老宝贝:这辈子无论从语言还是文字,我都不敢轻碰,去叙述、议论和谈说的最最珍贵的她。太沉的珍重,所以谨言敛声。

(竟然写不下去了。。。。。。。

不是作家,却有作家病。写着字又恨又叹又笑又哭的。

掩面泪涌。

愧疚辜负这自儿时即受养饱足的恩典,此时此日不过借短歇写信给女儿你,并未通过写字赚钱证实其价值,回报给老太。

阿 Q 的自我安慰:倘这些字在你处如春风化雨,育花萌芽,美好丰盛补拓点缀你的精神世界,此心略安些)

🐾

初高中读的书包括:

金庸、梁羽生、琼瑶、三毛、亦舒、席慕蓉、 汪国真、黄碧云、朱天心

朱天文。。。

名著系列:《简爱》《安娜卡列尼娜》《飘》《荆棘鸟》《呼啸山庄》《蝴蝶梦》《战争与和平》《家春秋》《啼笑因缘》《京华烟云》。。。

外国言情的西曼系列、朦胧诗集、余光中林清玄张晓风等等。。。

。。。

租书店租。

图书馆借。

同学发小间胡借传阅。

赖书店里看。

以及不晓得来自哪里,霸在手里读完再说。(初一看的《射雕英雄传》就貌似不晓得谁传来的装订本,一小册一小册辗转不知有多少手,扉页又旧又薄,缝线却结实清晰。放在桌洞里偷偷读,掉进一个全新的武侠世界,拿着它甚至忘记了读书听课才是当时要务。好在它太薄,很快就看完,未耽误更多的上课时间。)

和老太回川探亲。

带我去人家单位图书馆看书借书。

她去探友。我自拿着《简爱》坐在窗下痴读:

下一天雨,雨从南方才有的瓦楞廊檐一滴一滴落下来,屋檐下的滴着雨水的青石板,干干净净的照映着雨中灰色的天空,石板缝隙处青苔碧绿,蔓延丛生。

边看边长吁短叹,融入简爱的角色,和她一起悲欢喜忧。

难过时,略停下,发呆听雨看窗。再回神继续看。

老太访友回来,同亲戚说:我幺妹姐从我走时就坐到这嗬,回来了她还坐在这里没动,瓜娃子嘛?

是的,痴到茶饭不思,全部看完才罢休。

这个阶段有很多关于看书的故事:比如和发小徒步去 10 公里外的租书店就为亲自去借书;比如被你大妈妈教育要少看言情小说,多年后更追悔最该阻拦我迷三毛,否则我人生轨迹该是另样;比如发小间读书交流成瘾,不但出黑板报,还组织了小社团,自行出版校报等等。

这些书籍和经历潜移默化对我塑性、熏染、影响,像植物生长期间专属它的土壤土质、肥厚草稀、雨露阳光、水分氧气,形成我从学生时代长成的气质。

它们融入骨血,携带终生。

不管当下的网络丛林如何定义概念标签“文青”,以某些特殊的字眼、癖好、习惯、表现去归类该人群,或戏谑或嘲讽或睥睨或嗤笑,都不影响我对“文青”二字的尊重。

在我这里,它就是扩展出来的本来字意:热爱文字的青年。

私窃以为:对文字的无论阅读还是书写,都能令人的生命长宽深度距离无限,像无尽延伸了青春一般,活成青葱少年。

那些其他关于它的释义与我何干?

🐾

大学有藏书不计其数的图书馆供免费借阅。

发了疯,除了教室,以在图书馆自习、读书做为日常习惯。

该段看书最杂。尤张爱玲、钱钟书、梅里美、杜拉斯给我的影响最深。

大学中后段沉入和你爹的恋爱,从书本的世界甘心坠入情感,那是一个除文字外,同样值得的美丽新世界。看书的时间交给恋爱,那是另一个方长来日后可与你大说特说的话题。

到此暂略。

🐾

工作后的读书:

①工作所需教科书、管理丛书。读之用之,以“知识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是真正的学习”为读书观。

②老板或上司指定的必读书。

③职场中为拓展技能、开展培训、挖掘潜力、了解行业、统览趋势、组织管理等阅读的工具书,包括人资、财务、营销、市场、网络、广告、法律等等

④以上三项之外的书被称作闲书。读量屈指可数,即便如此,哲学、宗教、国学、诗歌、传记、身心灵成长类的少量书籍,在这一阶段却对我起到了至为关键,里程碑式的塑造作用。

为从事现业,提升换取自身社会价值而目的性、功用性十足的读书。

它非常重要、必要和需要。

对,重要!必要!需要!

但它们太实,实到关乎生存路径、质量、状态,在不同人那里生起不同回声。

不好说。

容易说错。

同样到此略。

ฅ ฅ———————————— ฅ ฅ

这段短歇时间,我的读书,无比幸运的重新进入到学生时代的随心所欲。

然念想起读书史,却深感工作之后这些年的蹉跎:功用没错,错在以为功用是全部,浪费了原本可以通过像学生时代般由阅读涉猎学习养身养气养心的很多时间。

那些原该给读书的时间被用去哪里了呐?答案在风中飘荡。

最后,再摘录一遍我曾在公号粘贴过的蔡康永的一段文字:

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

“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

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

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读书有什么用呢?

我这私人的上学和工作期间的读书史,可不可以给自己给你一些些佐证?

总之,楚,我大言不惭的确认和声明:

我和蔡康永的父母以及蔡康永属同类。

无论有用,无用,愿你始终在自己的节奏里自洽自在。

Don't Worry, Be Happy!妞

此致

Yours

桃妖大人


Shining monment   114 :

在阅读和书写里

哭哭笑笑

重新发现和找回少年的自己

这是今日

最可心的礼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