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包浆”迷住了眼
在古玩圈子里,包浆是个使用频率较多的词语,俗称“传世古”。大量的收藏人基本以古瓷包浆定新老,固然包浆是判断古瓷的基本判据,但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包浆判定新老只能说是基础不是全部,仅凭包浆还只是初级阶段鉴定,收藏的也只能是普通藏品为主。为何这么说呢?
有的藏家经常说:“只要学会看包浆,即能辨别器物的新旧,推断其年月之长短,可以少花冤枉钱……”这让初入收藏界的朋友信以为真,但却不知道,这只是鉴定赝品的手段之一,况且,他们对什么是包浆也知之甚少,容易受骗。偏偏许多资深的收藏家对这一概念的回答也往往是语焉不详,或作“高深莫测”之状,让人摸不着边。
莫以包浆论新旧
一般而言,像本身没有“油性”的玉器、印石、铜件、砚台、瓷器、木器家具等传世古玩经过长时间的把玩,都会产生包浆。这种类似清漆罩过的光亮,却又不是用清漆抹、用蜡打等方式所产生的浮光。它更精光深邃,使得竹、木、瓷、石这些非玉的东西,都呈现出玉石般的珠光宝气,灵气四溢,藏家们称之为“包浆亮”。
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论述传世古玩形成包浆成因的专著。但有的书上介绍说,紫檀、红木、黄花梨、铁梨木等一些高档木材,本身有些油性,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和空气中的尘土、人们触摸的汗渍,互相融会成了包浆。
事实上,从化学的角度结实,所谓包浆是指金属表面由于氧化、锈蚀以及汗液的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一层化合物,有黑古铜等多种色泽,使器物有一种自然的陈旧感。换句话说,包浆是在时间的磨石上,被岁月的流逝运动慢慢打磨出来的,那层微弱的光面异常含蓄,须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得出来。
所以,有收藏专家指出,一些较大型的瓷器,如瓷瓶、瓷罐,不可以天天去把玩和擦拭。尤其是古时候空气洁净,一年中大概只要拂尘数次,也就更难形成包浆了。如果轻易地认为这种瓶罐是由于缺少包浆而断定是新货赝品,那就很容易“漏”掉一件佳品。
其实,看包浆只是识别器物新旧手段之一,而且对木器类古玩比较明显有用。要鉴别其它器物,比如瓷器,还要从底足、釉色、胎骨、图案、纹饰、旧痕等多方面去判别。而且,一般认为,包浆滑熟可鉴,幽光内敛,意味着古玩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雅的旧气,这是与新货那种刺目轻浮的“贼光”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在瓷器收藏中,往往有些藏品可能会因为放置在橱柜里,常年不见天日,也无需去擦拭灰尘,既毫无包浆可言,连底足和釉色也新得可以,但却往往是“老东西”,可卖个高价。
古玩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因日不敷出,靠典当度日。13年后的一个春天,盐业银行把一些逾期未能赎回的古玩进行封货拍卖。在这批货中,就有康熙年间的官窑瓷器。但这批官窑珍品,竟然令许多古玩店老板不敢接货。原因是这批东西新得出奇,手感底部还有毛刺扎手。如果是康熙时的东西,到那时算来已有近三百年了,底部早应磨得十分光滑,怎么可能还有毛刺?更别说什么包浆了,因此认定是刚出窑的新货。
当时,只有一个叫张云碉的,一看胎釉、二听声音、三掂分量,认定这是康熙官窑珍品。后来,知道底细的人,解开了这谜底,原来这批东西从景德镇运到北京,一直放在内务府库房,后来抵押到盐业银行,还从来没有开过封,三百年来一直保持原样。
随着近几年各地区开发建设,大量的古董瓷器被发现,保存方式多种多样,有窑藏、有家藏、有大缸藏、有隔墙藏、有水井藏、有暗阁藏、有溶洞藏等,所以市场同样出现没有使用、没有充分光化、没有充分氧化的古董瓷器出现,同样不被大家认可,而恰恰有很多是收藏高手争相收藏的顶级藏品。
收藏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初级者依然收藏清代民国日用品垃圾品,中级藏家收藏民窑精品和文房四宝,高级藏家多年研究已经跳出前两阶段,不参与争辩,暗自大量收藏还不被所谓专家认可,外观包浆不显老而实际为真的高档藏品。相信不远的将来,市场将彻底打破僵局,走出华夏收藏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