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惠子:史上最早的两个“杠精”,是“仇家”,更是知己
人生在世,谁没几个朋友?那说起朋友,知己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子期吧,但是朋友的形式其实分很多种,不一定三观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做朋友。不信,看看庄子和惠子?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两人的出身与个性如此的不同,却偏偏结交成了朋友。不过他们“处朋友”的方式,与一般朋友不太一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大家肯定都听过这句话吧,一天,庄子和惠子相约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濠梁观鱼。庄子出神地望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鱼,不禁感慨,“鱼真快乐。”旁边的惠子凑过脑袋,假装去看鱼,却窥觎着庄子,一看庄子那陶醉的模样,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与庄子抬杠的冲动。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反驳。“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心理;但你不是鱼,所以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不依不饶。
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问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个问题里就说明你首先认同我知道的这个事实,是在问我从哪里知道的,那么我告诉你,我就是在这濠水的桥上观鱼的时候知道的呀?”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搞得鱼都有负担了,不好意思继续游下去了。
这样的朋友相处方式,大家不多见吧?
惠施是魏国的相国,日理万机,庄子在老家宋国,逍遥自在,没事钓钓鱼,编编草鞋。一日,他突然想见惠子这位老朋友,于是,就来到了大梁城。
惠施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庄子来魏是要替代他成为魏国相国,这可吓坏了惠施。他命令人全城搜捕庄子,但一无所获,连庄子的人影都没有见到。
三天后,庄子趿着草鞋出现在魏相国府,庄子主动送上门来,让惠施感到意外。
庄子发挥其段子手的特性,给惠施讲了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叫做鹓鶵,从南海起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栖息,不是饱满的果实它不食,不是甘美如醴的泉水它不喝。一天,它遇到正在啃食腐鼠的一只猫头鹰。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喝声。现在难道你也想用你的相位来'吓’我吗?”
将名利比作腐鼠,弄得惠子连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立刻消失。
惠子不懂庄子,那么,他们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
说来奇怪,那就是辩论。
惠子的学问,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学”。不过,他的“逻辑”基本上可以等同于诡辩,与西方的智者学派有的一拼。他那套逻辑在学术史上叫做“相对主义”。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万事万物没有确定性,说它是这可以,说它是那也可以,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去说。在惠子们看来,嘴巴就是真理的定盘针。
庄子多次透露了他对这位朋友的看法——你胜我,难道我就错了?你不胜我,难道我就对了?或者我们可能全对了,或者我们可能全错了。
然而,庄子注定要一个人地去逍遥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了!他的朋友早已安静地躺在墓石之下,喧嚣的世界已经把他完全抛弃,让他忍受着永恒的寂寥。
当庄子经过惠子的墓地时,内心不免涌出一股伤感之情:“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不知道和谁辩论了!”
人生若是没有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合的知音,倘使能有如庄子与惠子这样惺惺相惜的“辩友”,亦足矣!
惠子是《庄子》一书中的常客,大概出现了十几次,每一次的出现几乎都是与庄子互怼。庄子喜欢举例子、讲故事;惠子则擅长抓住逻辑的漏洞。他俩一见面就辩论,针尖对麦芒,棋逢对手。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买这本《庄子全书》看看,书中有很多庄子和惠子的轶事,还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著名寓言故事。
而且书中不仅有原汁原味的古话文言文,还有精准的白话文翻译,在一些原文旁还附上了精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