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子白盘:马厩中的超级国宝,被发现时还是个马槽
1864年5月11日,一名清军将领率部攻陷了太平军占领下的常州。他旋即住进了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
一天夜里,院内突然传来金属的撞击声,这位将领担心有刺客,马上命令众亲兵搜索。搜来寻去,发现声音来自马厩,是马笼头的铁环撞击了马槽,因为马槽不是木料所制,而是一个铜盘。
“用铜盘做马槽?”这位好奇的将领让士兵把铜盘清洗干净,当他看到底部刻有110个蝌蚪形文字时,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国宝。他遂派遣士兵把这个铜盘悄悄运回自己的老家。
后经考证,这个铜盘果然是一件超级国宝,全名叫“虢季子白盘”,是公元前816年周宣王时代的产物。它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 厘米,是传世最大的西周青铜器。
蝌蚪形文字叫籀文,也称大篆,系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这位将领欣喜若狂,不仅在安徽老家盖了一座盘亭,还写了《盘亭小录》 记叙此事。
俗话说得好:福兮祸所伏。“虢季子白盘”虽让这位将领狂喜过,但也给他本人及其后人带来 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先是,对古文物酷爱如命的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托人说项,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这位将领的儿子,并出重金购买“虢季子白盘”。
由于这 位将领不从,两人从此交恶。后来,又有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出高价想从这位将领的后人手中购得“ ”,均未得逞。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将领李品仙做了安徽省长,这个“古董迷”为了索得这件国宝,竟把这位清军将领的老宅掘土三尺,撬开所有房间的地板,结果也是大失所望。新中国诞生后,这位将领的曾孙主动将这件国宝于1950年3月献给国家。
如今,只要我们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虢季子白盘、毛公鼎、散氏盘,这三件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就会映入眼帘。
这位当年喜获“虢季子白盘”的清军将领是谁呢?他就是做过第一任巡抚的刘铭传。
刘铭传一生做过三件大事。一是跟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功晋升为直隶提督。二是督办台湾军务,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法国入侵者。三是首任台湾巡抚,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是台湾的近代化之父。
从刘铭传的影响看,炎黄子孙应当永远记住他。我们解读刘铭传时,理应对他所做的三件大事进行冷静的追忆和品评。如果偏废或避而不谈任何一件大事,历史上的刘铭传都将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