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烦躁,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成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不在于外在的身体,而在于心智模式。遇事不烦躁,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有的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总能举重若轻,能坦然接受世间的一切,这就算得上是成熟了。而有的人虽然老大不小,但总是心浮气躁,芝麻大的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那么,他的心理就依然不够成熟。
人生在世,一定要养成接受的性格,要学会耐烦做人,要遇事不烦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急不躁,头脑清醒,始终保持足够的定力和耐性。这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是非常有帮助的。
晚清名臣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当年林则徐为了试探沈葆桢的心理素质,看他会不会接受,能不能耐烦,是不是不烦躁,特意安排沈葆桢彻夜抄写一篇加急公文。
刚抄完,林则徐就故意把沈葆桢用心用意誊了三四个小时的公文扔在一边,找借口让他重抄。尽管长时间伏案已经十分辛苦,而且公文再有三四个小时就要发出,但是沈葆桢并没有表现出急躁、慌乱,更不觉得是委屈,而是平静如初,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默默地掌灯重写。
新的公文墨迹丝毫不乱,字迹清秀比第一次犹有过之。林则徐见后赞叹:此子宠辱不惊,未来必成大器。果不其然,沈葆桢日后确实成为了晚清重臣。
事实上,遇事不烦躁、做人能耐烦早已成为古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三个人,前去拜见曾国藩。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观察。
半个时辰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虽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却神色焦急。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
此时,曾国藩对如何使用这三人,已经有了成算。
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
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被他看中的那个人,就是日后的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
以上两个案例足以说明:一个人能不能成长成才,并不在于他是否聪明伶俐,而在于他是不是足够成熟和稳重。而成熟和稳重的前提条件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复杂的情况,都不会狂躁不安,而是能平静对待。所以,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一定要学会耐烦,不能烦躁。
与人相处要学会耐烦,不能烦躁。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对于别人的个性和特色,甚至缺点和不足,一定要多包容,不能斤斤计较,不能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这对于自己在单位中、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是有好处的。
对待家人要学会耐烦,不能烦躁。孝敬老人要耐烦。不能因为父母动作迟缓或者说话唠叨而烦躁。处理家务要耐烦。不能因为煮饭炒菜麻烦、打扫卫生繁琐而烦躁。教育孩子要耐烦。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如意而烦躁。
学习工作要学会耐烦,不能烦躁。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如果心不在焉,或者心浮气躁,又怎能体察书中的道理?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没有耐烦恒心,就很难把事情做成。
遭遇挫折要学会耐烦,不能烦躁。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生活当中,一个人总会突然就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比如生病,比如遭人误解。这样的时候,一定要稍安勿躁,平静对待。因为生病不耐烦,只会加重病情;遭人误解不耐烦,只会增加隔阂。
总之,遇事不烦躁、做人能耐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表现。“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要妄自一啄。”无论什么时候,都急不得,躁不得。一定要不焦不躁,沉得住气,养成耐烦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让自己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