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女峰的“赋魅”与“祛魅”

最近阅读了《中国国家地理》中“要不要航拍神女峰”的文章,感觉很有意思。航拍出来的神女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只是一堆平凡得算不上奇异的石头。神女峰有两个指向,一个是一块石头,另一个是一座山峰,但大多是第一个指向。真奇妙,东方西方,大江大海上,都会有神女的传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古时候的船夫们在此行船是既漫长又紧张,望一眼神女峰无疑是最好的慰籍与放松。但巫峡常年云遮雾绕,神女又含羞地躲在峰后,偶尔得见,倍感欣慰。神话中,神女峰是炎帝的女儿瑶姬,她与十一个姐妹下凡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作巫山十二峰,镇守在长江三峡两岸,守护来往的船只。

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中有“巫山云雨”这一极富浪漫的神女与楚怀王的故事。大意是楚怀王游高唐时,累了进帐睡着,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女子前来,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高唐之人,知道君王来游,愿为大王侍寝。”离别时,她又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在传统社会中,大自然还有人类社会都会被巫魅的东西笼罩着,也就是被“赋魅”了。所谓的“魅”,也无非是非理性的、巫术的、迷信的、魔法的一些东西,尤其是宗教救赎活动中的一些被赋予神圣性、仪式性的东西。直说就是为事物增添神秘感、赋予神圣性、增加仪式感、增添珍稀性。祛魅和返魅是当今两种很有趣的人类活动。

“行到巫山必有诗”。一块巨石成为意义汇聚之地,无数的人都会以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自己对于爱情、人生的经历来理解和体验神女峰。记不得哪位科学家来到爱因斯坦的故居,他说,一开始他看到了一幢平平淡淡的房屋,没有在其中感受到什么美感,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是爱因斯坦的故居。但是当有人告诉他,这是爱因斯坦故居时,他忽然觉得那座房屋变了,好像被施了魔法,越看越有味道……。

在些景,只可远观,不可近睹,这就是世界之迷。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特征的社会,人类将出现的困境是:推崇理性和逻辑的结果,导致的是抽象的概念系统和精确的计算、预测,由此带来的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匮乏,多样性的丧失,尤其严重的是对自然和其他生命的漠视。

在宣传方面,很多时候媒介的形式比内容重要,甚至媒介的形式改变世界,而不是内容。有一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

维柯盛赞原始人的神话与传说,称那是一个“诗性智慧”的时代,他从不认为原始人(或才说传统社会的人)的智慧低于现代社会的人。他说如果能正确地评价所谓的原始人,就会发现,他们对世界的反应不是幼稚、无知和野蛮的,而是本能的、独特的、富有诗意的。在这种思想下,维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神话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

神女峰,如果用科学的解释为:地壳的隆起,长江的下切,岩石的风化、剥蚀、差异风化,最终神女石生成。从科学的角度讲,神女峰没有其它意义,只是一块孤立的石头而已。如果用神话和传说的角度去看神女峰,则有无数的意义汇聚于此,这些意义交相辉映,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神女、宋玉、楚怀王、楚襄王、瑶姬、炎帝的女儿、未嫁而亡、葬于巫山、助大禹治水、云雨巫山、朝云暮雨、除却巫山......

上海长宁

2019-4-11

发布于 2019-04-11

来自作品集读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