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以内宝宝最容易缺的不是钙而是它,这样吃悄摸补回来

自从有了宝宝之后,爸爸妈妈总觉得宝宝会缺钙或锌。但实际上,有一种营养素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就是铁元素,特别是两岁以内的宝宝。

有家长觉得,铁元素对宝宝来讲无足轻重,通过食补就好,总觉得医生说的危害是在吓唬他,是为了让家长买药。

之前遇到一个妈妈带着3岁左右的孩子过来,主要是想解决孩子不吃饭、身材瘦小的问题。看了他的检查之后,发现这个孩子的血红蛋白只有67。

宝宝缺铁有哪些危害?

宝宝缺铁性贫血会出现以下症状

皮肤黏膜(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苍白,容易疲乏、不爱活动,大些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头晕、耳鸣;

肝、脾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肿大越明显;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头萎缩等;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会出现心率增快。

这也就是上述例子中,孩子不爱吃饭、身材瘦小的原因。

需要警惕的是,两岁以内的宝宝缺铁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发育损伤,这种损伤即使以后补充足够的铁后也很难恢复。贫血的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缺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缺铁初期,家长很难察觉,当宝宝缺铁外现时,他们的身体已经受到缺铁的危害。所以,爸爸妈妈们平时积极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为什么宝宝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大多数宝宝自身储备的铁元素只够为他们提供4~6个月所需。在六个月之后,宝妈们如果没有及时为宝宝增加富含铁的辅食,或者宝宝偏食厌食,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铁的摄入量不足。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对铁元素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再加上摄入量不足,就很容易形成缺铁性贫血。

食物搭配不合理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比如牛奶、茶、咖啡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比成人多。此外,慢性腹泻不仅影响铁的吸收,也加速铁的丢失。一些疾病导致的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缺铁。

如何科学的预防和补充铁剂呢?

01

及时为宝宝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宝宝6个月后,单纯的母乳或配方奶已不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家长就应该及时给宝宝添加适量的辅食,如富含铁质的米粉、动物肝脏、瘦肉等。

02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如果孩子有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习惯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鼓励宝宝吃各种各样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菠菜、黑木耳、动物肝脏、瘦肉、大豆、鱼类、牛肉、血豆腐等。

03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值

目前,主要以血常规作为贫血的标准,建议爸爸妈妈在给宝宝体检的时候,最好在3、6、12、18、24个月做个筛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贫血,补充铁剂时要注意:

  •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在宝宝服用铁剂的时候最好同时服用VC或者含VC比较丰富的蔬果(草莓、橙子、橘子、柚子、猕猴桃);

  • 液体补铁剂容易造成牙齿暂时性变成灰黑色,最好喝药之后让宝宝喝点水或者漱口。

  • 补铁剂会引起大便变黑,家长无需担心。

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各种变化。如果怀疑宝宝贫血,可以到医院做个血常规看看。如确诊为缺铁性贫血,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铁剂,定期复查。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