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坑中的马鞍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俑坑中的马鞍陕西学习平台2021-03-22订阅马鞍,是一种用于骑乘的器具,完整的马鞍由鞍座、鞍桥、障泥(鞍毡)、马镫、肚带、鞧[qiū]带(由马鞍接出的盘绕于马臀部的皮带,协同肚带一起将马鞍固定在马背上)等部分组成。马鞍装备不仅满足了人们骑马对于舒适和稳定的需求,也满足了古代统治者使用骑兵征战的需要,可以说,骑兵的发展离不开马鞍的普及与进步。
秦俑坑出土陶马身上的配件。1976年,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出土了一批刻画细腻、造型逼真的陶制骑兵俑群,它们把秦代威武雄壮的骑兵形象真实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能是由于秦俑过于高大的原因,秦俑坑中的骑兵没有雕塑成陶俑骑在马背上的形象,而是让象征骑兵的陶俑站在马前,手中牵着马的辔[pèi]绳(缰绳)。骑兵俑身后的陶马,大小与真马相似,马头上戴着络头,马背上雕有鞍鞯[jiān]。马鞍呈长方形,前后几乎看不到鞍桥,马腹部和臀部塑有固定马鞍的肚带和鞧带。据考古学家推测,马鞍的质地可能为皮革,鞍座表面为白色,上面缀有八排粉红色的鞍钉。鞍下衬着绿色的鞯,马鞍的两侧及前后两端缀有叶形及条带形的彩带作为装饰。马鞍与马身体之间主要是靠肚带和鞧带来牵拉固定。根据中外文献资料分析,马鞍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鞍具,骑裸背马;第二阶段,是在马背上搭上一块皮质或其它质地的褥垫或坐垫;第三阶段,是低桥鞍,只在鞍下放置一块皮质或毛毡类的鞍垫;第四阶段,是高桥鞍,鞍鞯上有许多装饰。秦俑坑中骑兵乘马的马鞍,前后两端略略隆起,中部低凹,近似马背上的坐垫,但又与之不同,属于低桥鞍,是鞍具的初期形态。其形状大小虽然与现在乘马的鞍鞯基本相似,但两侧尚无踩蹬。而马镫的出现和使用恰恰标志着马具的完备,在骑兵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秦俑坑中的马鞍上没有发现马镫,说明秦代的骑兵乘具还处于鞍具发展的初级阶段。马鞍出现的时间,由于文献和实物资料的不足,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有的学者根据《左传·成公二年》“战于鞍”一语中地名“鞍”的出现,推论“春秋时我国可能已有雏形的鞍”。然而此说是否可信,尚缺乏实物验证。但最迟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组建独立的骑兵部队时,类似秦俑坑中骑兵乘马的雏形鞍,应该已经出现。在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初年的骑兵马鞍,鞍桥仍然极低,不过已经有了胸带,较秦代马鞍的发展有所进步。西汉后期至东汉时的马鞍,鞍桥逐渐增高,如河北省定县出土的西汉后期铜车马马具中的鞍、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铜马的马鞍,以及山东省滕县画像石上的马鞍,鞍桥皆高而直。到了唐代,鞍桥逐渐演变为向后倾斜的样式,至此,马鞍的形状基本定型。总之,养马业的不断发展,骑兵的不断进步,马镫的不断创新,使鞍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使鞍桥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升华,使马鞍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糙到精致的绚丽进程。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