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中榜后,咋“嘚瑟”?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艳若桃李,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今年高考分数已经陆续出来了,一年一度的高校招录工作将要开始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分数优异,名列前茅者,心中喜悦自是不必说。家人除了从里到外为其置办新装外,还要买手机,买电脑,许之“X地多日游”,更甚者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广而告之,大宴宾客,“暖学”恭贺。
于是,看吧,七月底,八月初,大城,小市,大小酒楼,横幅高悬, “恭贺某某金榜题名”或“恭喜XX被某某大学录取”的红绸幅,将那些平日里门庭冷落的饭馆酒楼,一下子映衬得热闹喜庆,更有那噼里啪啦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成天价响不停,在喜庆和热闹声中,人们便知道,这是谁家孩子又高中皇榜了!
其实,现代高考中榜后,大宴宾客的各种“嘚瑟”行为,在古代也有,而且花样比现在更丰富,仪式感更强。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道高光,也是文学史上至今不可逾越的文化高峰,我们就以唐朝为例来说吧。
在唐朝,科举相当于现在的“高考”,甚至比现代的高考更难。唐朝有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叫制科。
明经和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考记忆力,背诵功夫到家就能上榜。进士科则很难,所以有一个说法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考中明经科,都是老的了,但考中进士,哪怕五十岁了,也是很牛的呢!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柳宗元进士及第后,通过博学宏词考试,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在此职位上因才华出众,锋芒毕露,才得以踏进官场。
唐朝的一连串考试,不仅考察一个人读书的量和广博的程度,还因其录取率极低而使其含金量大增,所以,有些人一考再考而不中,也是很正常的。
既然科举如此难考,考上了可不就得使劲“嘚瑟”吗?古人其实也是很爱炫“酷”的,来看看他们金榜题名后是如何“嘚瑟”的吧!
当然,他们的这些“嘚瑟”行为,都是官方程序。首先是“雁塔题名”。
大雁塔是长安城标建筑,科举中进士的人,每年又很少,所以,中新科进士者,“雁塔题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官方给予新科进士的最大荣耀!
有例为证:
白居易二十九岁时中了进士,难掩喜悦之情的他,犹如一个人获奖之后说两句获奖感言一样,雁塔题名后,他发表了两句“中榜感言”:“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对此,柳宗元和刘禹锡表示哂笑:“都二十九岁了,还最少年!我俩中进士时才二十一二,也没像你这样'嘚瑟’!”
白居易面不改色心不跳:“你们都是官宦家庭,哪像我们来自基层的工薪家庭,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比了!”
“呃,这……”柳宗元和刘禹锡无言以对,“好吧,就算你行!”
有机会发表“中榜感言”,干嘛不说呢?于是,其他新科进士也纷纷说一两句“中榜感言”,以表达自己中举后的感受。比如,刘禹锡发表的“中榜感言”就是: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张藉发表的“中榜感言”是: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喜王起侍郎放牒》
杜牧发表的感言是: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刘沧发表的中举感言是“紫毫粉壁题仙籍”。
从白居易、张藉和杜牧发表的“中榜感言”里,我们可以看出,进士名额,是在逐年缓慢递增的,只不过,相比我们今天的各种“扩招”,那数字微乎其微,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总得说来,还是咱新中国好啊!满地大学生,到处研究生,博士百栋楼。
官方流程的第二项是“杏园探花”。放榜时节,正值春季三四月,杏花粉,梨花白,桃花红,皇家园林里,各种花更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千姿百态,妖娆多姿。
新科进士们各自骑着“宝马”,在长安街上溜达一圈后,进名园赏花,平常想看还不让进呢!这可是新科进士们才有的荣耀和特权!难怪中举时已奔五的孟郊喜不自禁,口出狂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想想,长安城里,几十亩大的皇家园林,他策马扬鞭,一日就看尽了所有的花,那种纵马疾驰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对此,伊璠(唐代)也说过: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上面杜牧的“中榜感言”里也提到了花的诗句,说明“名园探花”确有其事。只不过,估计,杜牧中榜的那一年,天气变化剧烈,倒春寒,他杏园探花时,花都还没开呢!只好三十三人走马回了。一个“走”字,表尽美中不足之意。但好在有酒,也可一解失落之情。
官方的第三个流程是“曲江宴饮”。这是免费的官方赐宴。王公大臣和新科进士们欢聚一堂,畅饮畅叙,气氛热烈,欢快无比。
这一环节,情商低的,只道是白吃了一顿官饭,情商高的,却早把这机会当成了“人脉挖掘”机,趁此难得的吃饭机会,拜谒“同门进士”,“谢恩”主考官或者拜见当朝宰相,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因为,新科进士需要老将提挈,老将以后还可能需要新科进士的辅助,一个老姜,尽管很辣,还需要小鲜姜来映衬,否则,谁知道你辣呢!
再说了,“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谁知道,新科进士里有没有将来的宰相公卿呢?还是早联络,早拉关系的好。
于是,在曲江宴饮过程中,如果有人身形端正,容貌俊朗,年龄不大,那么,运气好的话,有时候,新科进士的第二喜就来了。
这个新科进士极有可能被官宦人家的老爷或小姐相中,招为乘龙快婿。李商隐和元稹,就是如此幸运儿。
元稹中了明经科后,韦夏卿看上了他,将最疼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从此元稹开启了一段时间颇长的“老婆丈人养,自己宦游在外,绯闻不断”的美好生活。
李商隐则是被陇原节度使王懋元看中,给自己的女儿王晏媄招为贵婿。结果,却将这个擅写朦胧无题诗的“情歌王子”,夹在了牛李党争中,一生郁郁不得志。
金榜题名又逢洞房花烛,对有些男主来说,是双喜临门,但对更多年老又穷困的新科进士来说,科举中榜仅是他们光耀门楣,求仕为官,养家谋生的“敲门砖”。
时代在发展,一切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看古人高考中榜后的“得瑟”,就知道我们今日“谢师宴”和“暖学”之风盛极为何了!呵呵。
-作者-
艳若桃李,女,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作协会员,喜欢阅读写作,发表过六百多篇文章,获过若干奖项。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