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浜桥(上)作者:杨雁翎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横浜桥
(上)
杨雁翎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都说童年的印象,会跟随你一辈子。二十多年后,再一次回到儿时居住过的地方,心中感慨……

是的,从出生到18岁高中毕业,一直生活在横浜桥边四川北路上的“余庆坊”,那幢三层楼石库门,外祖家的老房子是否还留在记忆中,某个晚上的梦里,是否又重新回到了故乡,回到曾经的那个童年……

1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穿弄过堂的儿谣,随着同名电影的拍摄而广为人知。当然,电影中的内容,好像与外婆也没什么关系。而且,大多数人的外婆也并非都住在桥边。

我的外祖家倒是离桥不远,它是四川路北段上一座叫“横浜桥”的小石桥。桥下的“俞泾浦”宽不过十米,桥身几乎与路面持平,两边低矮的护拦,被紧紧挤压在了周围的高楼大厦中。如果,你是初次坐车经过那里,不注意两旁的河道,是很难意识到有这么一座小桥。

横浜桥桥名

四川北路上的“横浜”,是“俞泾浦”上的一段。此河从江湾向东南弯弯曲曲流入黄浦冮,在途经天通庵转向西南的一段,河道拐了二个弯改为横向,所以又称“横浜”,此地的住户称“横浜宅”。

早年间,在其东向河道上有二座木桥,一座在横浜路通向宝山路的“宝山路桥”,再一座就是四川北路上的“横浜桥”。

清末北四川路横浜桥旧影

“横浜桥”以前还是市区通往江湾、吴淞的主要桥梁,起到了连接市区东北部的纽带作用。

清光绪年间,英商在四川路上铺设电车轨道,“横浜”木桥上也铺轨行驶(木桥几经翻造)。1951年重建,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桥身进行了加高加长加宽。

1980年代横浜桥旧影

余庆坊”离“横浜桥”一箭之地。总弄出口隔着四川北路,几乎正对着多伦路东口。与大多数的上海弄堂一样,弄口也有一座“过街楼”,上方用青石板刻着弄名和建造的年份。弄口右侧有一家70多年历史,至今依然还在的“汤团店”,门旁挂着一块上海著名店标的“四新食苑”。

余庆坊铭牌

“余庆坊” 建于1923年,取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余庆坊”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弄内共18排172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黑门石框、红砖红瓦。

石库门是上海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是近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它最早产生于租界。房地产商为了使有限的土地,能容纳更多的往户,在租界内建造了这种连排民居。由于大门外的门框用条石砌成,门头上方三角形、圆弧形的门楣结构,故称“石库门”

2

1937年“松沪战争”爆发,毕业于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外祖父,随校一起撒往四川重庆。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主楼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举家回到了老家江阴,1946年又携同全家一起移居上海,任职于"上海招商轮船公司",居住在“招商一邨”(同心路54弄)。同年,以二条“黃鱼”经外祖母“教会女中”同学介绍,租赁了“余庆坊”总弄内的二楼三楼

随着家中人口的增加,住房空间日渐狭小。因此,外祖母向地区房管所提出申请,于是,增配了四川北路1920号,即今天的“漂阳大楼”,七层顶楼砖瓦结构“晒台房”一间。

没想到文革前,住房不够还可以通过申请来增配。同样没想到的是,如此光鲜亮丽的大楼房顶,居然还住着许多遮风避雨的家庭。

由于,楼顶房门的挂锁几次被撬,使人感觉不够安全。于是,一年后又把它退回了房管部门。那一年任职于“上海轮渡公司”,身为工程师的外祖父,月工资163.5元,房租2.70元。

忽然想起一个很有名的“典故”,曾经有外国记者问周恩来,中国一共有多少人民币。周回答,中国的人民币一共有18元8角8分。

这个回答无懈可击。这18元8角8分,其实是那些年央行发行(人民币)各纸币、硬币单位面值的总和,即纸币10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以及硬币五分、二分、一分。

3

“余庆坊”弄内的住户,从建成起到我童年时,前后居民可分为三批。最早是粤籍居民,多为承䢖“余庆坊”相关的广东籍人士。

小时候弄口“传呼电话”的顾老板,就是其中第一批居住于此的老广东(60年代余庆坊传呼电话不是在53号服务站,而是在54号顾老板家灶披间)。当年,弄口周围烤鸭、烧鹅店随处点缀,形成了一种四川北路底的“羊城”特色风味。

第二批是日籍“居留民”。1932年至1937年高峰时,来上海的日本侨民,他们大都来自日本长崎,弄内共有168户338人。其中现在101号的“富源春”饭店,在日据时代是日本“三福”料理店,95号是“兵藤兽医院”,62号日侨“福民医院”的玻璃针剂加工厂,53号“竹内理发”以及“和服缝制”、日式“木匠铺”,还有日侨第七区“余庆坊町内会”组织等。

“八一三”凇沪战争爆发,虹口是战争的前沿阵地,因此,大批居民外逃,商店倒闭迁址。沦陷期间,区内由日本“海军陆战队”直接管辖,日侨猛增,北四川路上原有703幢房屋,战后被日本人占住共达665幢,占整个北四川路房屋的90%。到了1942年,北四川路上有日本店铺、公司、医院达300多家,成为日本本土以外,最大日本人聚居地。

图为“八一三”凇沪战争期间,日军在北四川路布置阵地抵抗中国军队的攻击。

“余庆坊”第三批居民,大多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大后方回迁的民众,所以弄內除了各地方言外,说四川话的比较普遍,这其中就有我外祖一家。

四川北路是虹口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干道,全长3.7公里。以武进路为界,南段与北段分属于“乍浦路街道”和“四川北路街道”,这也是早年“上海县”与“宝山县”的分界线。

1980年代四川北路(近武进路)旧影

1989年前,“余庆坊”属长春街道,它的南面以“横浜桥”为界,北面及东面为溧阳路,相邻的还有海伦路、秦关路、多伦路、长春路、山阴路及甜爱路。

这个区域,也是我们那时生活及活动的范围,这些和四川北路相交的小路中,去的比较多的,除了长春路就数对面的多伦路。

多伦路是一条只有500米长的 L型“弹隔路”,它的北口在“温水游泳池”与同兴路相交处。

多伦路

1999年“多伦路”被定为,上海市“文化名人步行街”。但在我儿时,并不了解什么人曾住在里面。

然而,离“余庆坊”一箭之地,建造于1925年,外观象庙宇一样的基督教“鸿德堂”,到是家喻户晓,只是文革后一直被闲置着,除了做过“多伦路小学”礼堂外,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它成为虹口区的一个“隔离点”,作为病房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2014年回沪探亲,我还特意去了一次,在门口碰到一位姓赵的教会执事,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去参观。这也是我第一次从旁边的楼梯,来到二楼的礼拜大厅,并从狭窄又略显陡峭的小楼梯到达顶层。

鸿德堂

“鸿德堂”顶层是个四方型钟楼,覆盖着重擔趐翎,斗拱结构的四周画有彩绘,梁上悬挂的大钟(2004年新铸),早先的原物不知是大炼钢铁的年代,还是在文革中业已被毁。如今,“鸿德堂”每逢主日,礼拜堂浑厚的钟声,传及方圆数里范围,每天有很多的基督徒,到这里来参加活动、敬拜上帝。

“余庆坊”共有五个出口,三个开在了四川北路上,从南至北依次是总弄、小弄、北弄,另二个出口在长春路上。弄内172幢房子以横弄堂为界,东西对半。弄内“垃圾洞”(箱)三个,洪水笼头(消防栓)三个。当然,这些也是我们那时攀高爬低、上下跳跃的欢乐场所。

从横浜桥到山阴路,四川北路两边的店铺如今都已面目全非,或改建或换了招牌。可是当年,马路两边那一家家的店堂,特别是“余庆坊”左右两边的商店,都曾留下过我们儿时无数次的购物、观望以及游玩的身影。

4

再走一遍……

出“余庆坊”总弄右捌,第一家就是“四新食苑”。2020年扩建后再度营业,店堂从90年代后期的一开间半,恢复到70年代时的三开间。

四新食苑

“四新”最早营业时,只租用了半开间门面。另外半开间,就是后来搬去“横浜桥”边上的“天虹饭店”。

1946年由广东人开的“天虹”,在总弄右边的第一家,挂钩上吊着叉烧和烤鴨,可以想象当年阵阵的香味,一定十分诱人。

2018年回国探亲,曾携母亲去“四新”吃过一回。那时,店堂已搬上了二楼,这个位子本是一位同校同学的家,进出要从“余庆坊”过街楼边门上下。而沿街铺面的大部分面积,已改建成了商铺,连同原先的小弄堂,变成了一家服装店。

“四新”2018年的进门处,二边贴着红色的店招及价目表,上楼过道约一米半宽,右边楼梯靠墙那面用广告牌的形式,写着它的历史和得到的荣誉。

1958年公私合营后,“新芳斋”更名为“四多点心店”,文革初期改名“四新点心店”。“四新”的经营面积,从早期的半开间一直扩大至三开间,其特色产品汤团、馄饨、糕团、大包等品种,口味佳且价格实惠,几十年来一直是众多食客的最爱。

1994年“四新点心店”更名为“四新”食苑 。1997年其特色汤团评为“中华名小吃”。2000年由经贸部认定为“中国名点”。

“四新食苑”原是一位杨姓的湖北人于1946年开设,早期招牌上点心的“心”字,当中沒有一点,据店内老人说,是为了让你一看,就觉得有种饥饿感。你看,现代的营销方法,其实在那个时代,就已经用在了经营上了。

2020疫情其间,一位圈内朋友告诉我一段旧闻,1958年公私合营后,店名改成“四多点心店”。原来“四多”二字,意为四川北路多伦路口之意

1960年“除四害”时,“四多”同“四害”有些联想,又闹着要改店名,结果拖到“文革”前。

1966年“全国发起了大规模的“改名运动”,终于“四多”改成了“四新”,即破“四旧”立“四新”。

“四多”在当年四川北路这一段很有名,鲜肉汤团以酱肉为馅,个大馅多。汤团一碗四个(多少自选),二甜二减,甜的0.04元,减的0.05元一只。先买筹子,圆型的塑料牌已经很旧很油腻了,分为红、绿、黄、白、蓝等几种。

汤团自己去拿,隔着玻璃柜台,看着二位阿姨围坐在大汤锅两边,头上戴着那种象锅盖型打着荷叶边的工作帽,边做边放入大锅中。

浮在水面上二头尖的是甜汤团,圆的是鲜肉的。一碗汤团拿到手,先吃一只减的,一口下去满嘴的汤汁,然后连吃二只甜的,最后再吃一只减的,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2018年我还是按照这个顺序再吃了一遍,那种口腹的满足感,一直回味到了现在。

“四新”汤团,甜的不腻,咸的鲜香。以前还有卖生的,回家自己煮来吃,味道依旧。但回家吃的感觉,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是少了那口咕嘟咕嘟,始终烧着沸水大锅的陪伴,也许感受不到是店堂里热闹的场景,也许是没有在你座位旁,时刻瞄着你的碗,坚决等位的食客……

“四新”除了汤团外,还有小云呑0.14元,大云吞0.20元以及各种交头的阳春面。

周头下午2、3点左右,也正好是学校下课的时间,路过店堂大玻璃窗,常会住足看上几分钟。

在店堂顾客的方桌上,两三位女服务员,正包着小馄饨。只见左手托着馄饨皮,右手拿着一把竹刮片,刮上一点肉馅塞进馄饨皮,从大拇指开始,然后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手轻轻一捏,那叫一个快,小馄饨就包好了,这画面可以用快进方式联想一下。

煮好的小馄饨来了,碗里不仅是馄饨,绿绿的葱花,还放了些许猪油,化开了一点点的油晕。汤很鲜,应该是加了不少味精,但那年代谁会去考量什么鸡精、味精的区别。一句话,好吃就是硬道理。

夏天,到了6月初,天气渐热时,临街的二块移动式大玻璃就会打开,对外供应冷面冷云呑。冷面二两0.12元,面上铺排着蛋丝、黄瓜丝、红肠丝和银芽丝,再浇上自制的配料和香醋、花生酱,酸咸适度,厚薄相宜,入口顺畅而不凝滞,那味道也是一绝。

“四多”的冷面,用的是蒸拌面,也就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而成。首先,将蒸熟串水后的热面条冷却,放在一米左右的扁竹萝里,在风扇下吹凉个十来分钟,再用少许油将其拌开,直至面条根根分离,没有粘连。哈,你可能会问我怎么那么清楚,因为,从小在边上看大的啊。

另外,当年老上海吃法,是用𣲙冻绿豆汤来搭配冷面。记得点心店“冷面间”的玻璃上,“冷面”和“刨冰”的字样,是用淡天蓝的颜料写成,四周用白色的冰雪状勾边。

冰冻绿豆汤0.08元一碗,刨冰0.15元一杯,在那暑热的夜晚,那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刨冰有二、三个品种,但最受欢迎的还是赤豆刨冰。在预先放好赤豆、挂花、糖酱的大口玻璃啤酒杯中,装满了从台式“刨冰机”上现刨的碎冰,用一把长柄塑料匙,先在碎冰上挖个洞,然后上下挍拌,站在店门外一口接一口,这就是我儿时所热切盼望的美食了。

2019年我回沪探亲,在杨浦区平凉路,一家回教老店“一心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牛肉煎饼、牛肉汤。走出店门,沿马路的外买窗口也有刨冰卖,广告牌上写着,“老上海刨冰,小辰光味道”,赤豆、绿豆、菠萝8元/杯。只是,用的是那种很薄的塑料杯,拿在手里的体验就完全不一样。一则广口杯量多,搅拌容易,二则有握柄,否则时间久了真拿不住。

刨冰

“四多”除了堂吃部分外,原先还有半开间糕团门市部。只是,两部分被1.5米宽的小弄堂一分为二。门市部供应的有方糕0.06元,赤豆糕0.05元,条头糕0.07元,双酿团0.08元,黄松糕0.05元,另外根据季节不同还有青团、粽子等近10来个品种。

如果不把肉包算在内(那个年代对肉如饥似渴),在这些糕团中,我最喜欢条头糕。记得,文化人夏丏尊在《鲁迅翁杂忆》一文中,说鲁迅在熬夜写稿时,常备的宵夜就是条头糕,“斋夫摇寝铃前,买好送进房间,周六夜里备得更富足”。

2018年在我南京东路浙江路口“沈大成”吃午饭,同样在它的糕团门市部,买了四、五样糕团外带。回到家中打开一看,条头糕干干廋廋,光不溜秋地躺在纸袋中。这个色面,绝对不如小时候隔壁“四多”的品相,油光闪亮上面还有一层糖桂花。

但同样是7分钱,马路正对面的“市北食品店”,右手糕点柜台内,有买一种“蜜糕”。个头只有一盒不带过滤嘴的香烟大小,厚不过1公分,半透明的软糕,镶满了蜜饯和果仁,底下垫着一张干粽叶。

蜜糕原是“稻香村”名品,属苏式点心。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由苏州地方进呈,乾隆食而称美,下谕“稻香村”定制,呈送宫中。

由于与苏州的渊源,如今在上海一些名店中,特别是“稻香村”还可以看到身板煞薄,价格不菲的“百果蜜糕”。哈,此时此刻依然心心念念。

5

“四多”堂吃店,是“余庆坊”街面房的最北端,它的糕团门市部却是“溧阳大楼”底层南首第一家。

余庆坊老照片

有一张老照片,还原了三、四年代“余庆坊”北端街面房子的场景,即现在“四新”堂食部分(1908、1910号)。

日据时代这二个门牌号,即无门也无墙,是一家日本人经营的“日の丸”出租车行(停车库)。想来鲁迅先生叫车,大约就是从这里约订的吧。

记载中,内山完造1917年在北四川路“魏盛里”(1881弄)创办了“内山书店”,1929年搬迁至施高塔路11号(四川北路2048号)。但看了这张日本人拍摄的照片,你会发现,1929年“内山书店”从“魏盛里”搬出之后,先是搬到“狄思威公寓”(溧阳大楼1914号)最南端的底层,也就是“四新”糕团门市部这个位置。

1929年底,正好是“狄思威公寓”(溧阳大楼)建成使用,书店从“魏盛里”搬到四川路沿街的新建门店中营业,应该算是进了一步,至于书店什么时候搬到“斯高塔路”(山阴路)营业,说不定已淹没在了时光的岁月里。

内山书店旧影

原因很简单,由于“鲁迅文学”在中国大陆成为显学之后,“内山书店”才真正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另外,也因为内山先生未能详尽地记述整个搬迁的年月日,才有了今天这一段议论。

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文章是第一次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因为,所有关于“内山书店”的文章,都从未提起过“溧阳大楼”下面曾开没过“内山书店”这一事实。某中,包括“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权威记载,当然也可能我孤陋寡闻了。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学校休学。我从大阪去东京游玩,曾特意去神保町“内山书店”参观。

东京“内山书店”,是内山完造的胞弟内山嘉吉创办于1935年。1937年迁移至千代田区神田桥,1968年移至现在的神保町古书街。

1985年以创立50周年为契机全面改建,建成了一幢(六层)专售中国书籍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书店。

东京内山书店

在其二楼鲁迅专柜左侧的墙上,悬挂着许多虹口“内山书店”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但唯独没有见过这张“余庆坊”的照片。

由于我从小生长在“余庆坊”,所以不会错过此照,并且也从末在内山后人们的回忆文章中听说过此事。想来,我这个“留日生”,应该是为虹口了断了一桩公案。

鲁迅孙子周令飞,2018年在东京“内山书店”

溧阳大楼”建于1929年,是一座具有现代风格的英式建筑,高6层。大楼外表贴着褐色面砖,坐东朝西四橦联体,共有4个门牌,分别为1914、1920、1926及1932号。所有这些沿街店铺的后门,全都开在余庆坊的弄内。

“四多”糕团店的北邻,是一家文革后叫“红旗”的皮鞋修理门市部(长嘉制鞋店)。它同“四多”糕团门市部,是一间店面各占半边,以墙分隔的半片店铺。但“红旗”修鞋的设备相当齐全,应该是公私合营前就有的。

“红旗”比斜对面“唐山服装厂”隔壁,“新光修理门市部”的设备要高级,只不过二开间门面的“新光”修理部种类更广泛。

当年,“新光”除了修皮鞋外,还补套鞋、烫塑料拖鞋、修雨伞、钢中镬子换底、换棉毛衫领头和棉毛裤加长等服务。

哈,可能你又会问,为什么那么了解这家修理店。高中时我在紧挨它一墙之隔的“唐山服装厂”学工,一个星期会有二三次,用一个装满了碎布的大竹筐,送到这家店去。只是,当时也没问这些碎布派什么用处,碎布的面积约二寸见方(不规则),两三寸厚一扎,用细布条捆绑着,是裁剪车间电剪下来的碎料。

“溧阳大楼”下面“红旗”的设备,想来是英国老货。黑色烤柒的电动缝鞋机,电动磨皮机、鞋楦压模机、抛光机,算得上那个年代先进的半机械化设备了。

修鞋店二扇窄窄的,涂着绿柒的木框璃玻门,拉手是用40公分长4公分粗的竹筒做成的,多少年下来通红油亮。进门右手边的柜台里,买一些鞋油、鞋刷、鞋带之类的小商品。

国光布店”(虹新绸布商店)隔着1914号大门,紧挨着修鞋店,它同“求智里”隔壁,四川北路2012号的“欣荣布店”是一个总支。除了从整匹布上另售布料外,还有另头布,载剪好的裤片,节约令、平脚裤片、袋袋布以及黑纱袖章。这些裁剪好的布料都放在玻璃柜台内。那时的布店玻璃柜不同于现在,四周一圈二寸宽的木框,长2米、宽1米、深只1尺,底下是悬空的,有点象博物馆中的展柜差不多。

每个柜台上方都有一根粗铁丝,通向中央的收银台,这条铁丝就是传递钱票的通道。而半圆型的收银台,则要比地面高上二个台级,里面坐着二位收银员。

接待顾客的营业员,把买布的钱连同开具的发票,一起夹在铁丝上的木夹上,然后同力推向中心收银处,等找完另钱和盖上收款章后,再滑回到柜台上方。随后,营业员把你买的布料,上面放上一张20公分见方,印有店名的牛皮纸,用一根粉色细绳扎好交于顾客。

布店这种上空滑行传递钱票的方法,在我出国前也就是80年代末,曾在提蓝桥布店内,看见过一条改进过的轨道式收银线。

在营业员上方一条凹槽型黑色塑料轨道里,放着一只象装肥皂的有盖塑料合,合下4个小轮,可能内放干电池吧,打开合盖放入钱和发票,头朝收银台,它就一路驶去,省去了那些女营业员,每天无数次的奋力一博。据说,今天“龙之梦”商场內(中山公园),复古了一套四条线的这种铁丝“收银”设施。

除了这套“空中飞索”外,“国光布店”还有一套老物件“遮阳棚”。

由于“溧阳大楼”坐东朝西,夏季一到下午,阳光就直射店内。因此,夏日里就必须放下遮阳棚。

在“国光布店”两侧外墙上,离地半腰高的地方,有一个15公分见方的“铁葫芦”。它的正面开有一个连接孔,工作时插上一把半尺长,铁杆木柄的摇把。

“铁葫芦”的上方有一根3米多长,一英寸直径的传动轴,铁杆上端是个梯型齿轮,与此联动的是横在门楣上方,卷着遮阳布的一根横轴。

只要左右摇动“铁葫芦”,就能打开或收拢遮阳棚。小学时,很多次路过布店门口,看见店员正在摇动手柄,很想说让我也来摇一下,只是一直未能如愿。

60、70年代,每逢五一、十一,四川北路上都有节庆游行。由于人多拥挤,有几次我就手抓铁杆,站在“铁葫芦”上观看。

“铁葫芦”生铁铸成,非常结实。可惜,不知什么时候被拆了,不然的话,一定会成为四川北路上的一个“热点”。

隔着1920号大门,同布店面对面的,是“要武体育用品商店”。这个位置在之前是家叫“进步书局”的书店。

由于“余庆坊”周边住着许多“文化人”。因此,日本人战败归国后,四川北路这一段,开了许多书店、文具店。

“漂阳大楼”下面就有二家,另一家叫“兄弟书店”。再往前走一点,“文美百货店”对面的邮局,原来是家“读者书店”。而山阳路口的“新华书店”,原来是“自由出版社”(书店),它和多伦路东口的私立“前进中学”老板是同一人,即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57年被打成大右派)。

“前进中学”旧址我进去过,小学同桌女同学就住在里面,大铁门内园子不小。1954年“前进中学”并入溧阳路上“新沪中学”(溧阳路1177号)。

新沪中学旧影

要武体育用品店”,差不多是我最爱去的地方。进店左面是买运动衣裤、游泳衣和球鞋的地方,那时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双白球鞋,洗过泛黄后用白粉笔在鞋面上涂沫着,使其显得更加白亮。有一年店里出了一款浅咖啡色的球鞋,在那个年代这就算是稀罕物了,买了后一直舍不得穿,等到了新年,终于穿着走亲戚露脸去了。

店堂朝着马路的正面,左手是卖发令枪、汽枪及弹药的柜台,发令枪分单发和双发两种,长短汽枪那些可都是“真家伙”,要有公安局的介绍信方可购买。当然,也是百看不厌的好东西,殿堂级的产品。

旁边相连的柜台是卖大型球类及网球拍、羽毛球、乒乓球板。那时的羽球拍外框是木头做的,乒乓球板,红双喜的最贵,最便易的海棉反贴直板也要2.70元,上海牌2.20元。但也可买无牌的白木光板1.00元(末上漆),另配牛筋面加海棉0.50元,拿回家自己粘贴,这样要比买现成的便易许多。

进门右边的柜台,也是最多人光顾的地方,差不多里面的东西我都买过。哨子丶指南针、汽针、护腕及棋类。

军棋小黑木0.14元,塑料0.25元,斗兽棋0.08元,飞行棋0.10及玻璃围棋等。这其中象棋的种类最多,有白木的、烫金的,塑料、胶木,还有外表染成红绿色的鼓型象棋。

这种鼓型象棋我没买过,它有大中小三款,上面不是用模具印的美术字,而是有刀锋笔划手刻的产品。光是这种小型的,拿到弄堂里“打棋子”,输赢结算时,就能一个顶三,属于大王级的品种。

另外,还有一种漂亮的跳棋,外观是个六角型硬纸合,大小差不多一尺见方,里面棋子是单色的玻璃珠,共有6种颜色。

它的棋盘是立体型的,高约2公分。每个跳位都有一个小圆孔,旁边还设有摆放玻璃珠的三角合,价格好像同一块红双喜兵乓板差不多。

与“要武”背靠背的,是“三北南货店”(即宁波北、慈溪北、余姚北)。文革后成为马路对面“新海南货店”分号(如今的新海食品城)。主要卖些减鮝鱼、减笋干及抺了粗盐的海蜇头、海蜇皮、干海带等。

店堂的北墻前,用高低架摆放着二排一尺半高,7、8寸口径咖啡色釉彩的陶瓷瓮,内有大头菜,榨菜、罗卜干,梅干菜之类,每个翁上都放有一把竹制的夹子,方便顾客零买。

在这家店临街的柜台上有个玻璃柜,里面出售各种牌号的香烟。记得曾拿着烟票帮着外祖父去买过烟,也曾帮外祖母去这家店买过石碱,买过红糖、冰糖、白砂糖。

1926号大门左手边,是有名的“斯为美”理发店,里面的师傅清一色扬州人,身着白色长袍工作服,个个仪容整洁,奶油包头。外祖母、阿姨、妈妈,平日里作客和节庆时都会到这家店吹个风燙个发。

进入店内,左面是男子部,近门处的右边是女子部。沿街大玻璃窗前放着一长排椅子,供顾客候位,大玻璃前拉着一长块白布,使得里外不能相见,在玻璃与白布之间挂着二镜框,里面摆放着5、6张理着各式发型的男女照片。

“斯为美”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它那几把老爷级的铸铁理发椅。理发椅上皮制的黑色靠背和坐垫,黄铜扶手,椅子前脚处有一块可翻转的铸铁镂空脚橙,坐椅的下端同样是一圈铸铁镂空纹饰。椅子的右下方,有一个象轮舵一样的转盘,当你要敞下修面时,拨动转盘,整张椅子就会伸展开,处于一种20度斜角状态,同时头部插上一只皮靠枕,以便于师傅们工作。

理发师推剪修,一招一式动作娴熟。剪完头放平座椅,剃须前先上皂水,再用热毛巾捂在嘴上,接着用那种三寸长,开合式的刮胡刀,在一条二寸宽帆布质的“荡刀布”上,来回蹭二下,然后手起刀落,皮光肉滑。

“斯为美”北面,一墙之隔的是家搪瓷用品店,那个年代青年人结婚少不了搪瓷脸盆、高脚痰盂、铁壳热水瓶等生活用品,也因此里面的营业员人情宽广。

“余庆坊”弄内就有一位在里面工作的,好象我们家也曾托她帮忙买过东西,反正那时买任何东西都要托个人情找个关系什么的。这家店曾一度成为“文美百货商店”的分部,改革开放后又被“古今”文胸内衣公司辟为在虹口的第二家分店。

“古今”文胸公司的总店在淮海中路,它的前身是30年代初,白俄开办的“发艺胸罩公司”(现做现卖)。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了一家取名为“古今胸罩店”,采用前店后工场的经营方式,自产自销布制胸罩属“大集体”企业。而今天,这里又再次变为一家服装品牌专卖店。而“古今”到也还在,搬去了“复兴中学”对面,四川北路2063号。

隔着1924号大门是“漂阳大楼”底层北面的最后一家店铺,沿街的橱窗內陈立着各式帽子和布鞋、皮鞋。进门的右手边有一面大穿衣镜,背对着橱窗的地方,放着一长排蒙着黑皮面的长橙子,店堂内空间不大,但生意不错,总是有很多顾客进进出出,当年流行的军帽、翻耳棉帽子及松紧鞋等都是在这家店中买的。如今,原来的“长春鞋帽商店”改为了“上海品牌皮鞋店”,专营牛头、花牌、登云、宝屐、亚洲、花王等本地的名优品牌。

6

从四川北路1932号起,就算出了“余庆坊”的范围了。“余庆坊”北弄出口的右面,是一幢四层楼的捷克式公寓。公寓楼有二个门牌1940、1946号。铺面三家店,紧挨着“余庆坊”的是家专卖男式中山装,并且可以量身定制的“长春服装商店”,店堂的很大一部份延伸进了弄内,靠北的墙上挂着许多裁剪用的硬纸样板。

捷克公寓楼

北面靠长春路的是“长春果品商店”,中间是“乾源泰”茶庄,文革后改名“黄山茶叶店”。

“乾源泰”开办于道光年间,如今招牌还在,只是搬迁至四川北路1778号,位址在“永乐坊”弄口隔壁。而1942号原址,己变成了“老凤祥银楼”虹口分号。其金色的店招上写着“创始于清道光廿十八年(1848)。

“乾源泰”的门面很特别,8扇落地门窗一字排开在四川路上。这种长窗有点象豫园“点春堂”内的雕花落地窗。这几扇硬木门窗,在经过了文革的扫荡后,还能保持不破不败,也算是个惊喜。只是,靠北的6扇并不开启,进出要走南面的二扇门。

走进店堂,直角型的柚木长柜晶光闪亮,柜角正对着进门处。北面的墙上,放着一排排一尺来高六角型锡罐,罐上贴着品名和价格,记得光“龙井”就有了六、七种之多。

“乾源泰”不光卖原茶也卖花茶,听“余庆坊”里的老人讲,从前多伦路东头也有个花市,以卖白兰花、茉莉、玫瑰等香花为主,大客户就是 “乾源泰”茶庄。

走进“乾源泰”,门的右手边是二把红木太师椅,两椅之间那张一米来长,有着卷角云纹的红木供桌上,堆放着用长柄木夹装订的“解放日报”、“文汇报”。

西面临街的长窗前,放着4把黑亮的红木靠椅,椅背的中间相嵌着圆型黑纹大理石,很是典雅高贵,只是不知这些红木老家俱如今落入了谁家之手。

在长春路与溧阳路之间也有一栋五层大楼,即“长春公寓”。它在四川北路上有二个门牌(1960、1972号),楼的右面是“文美百货商店”(英姿百货),左面是“四川中药店”。

文美百货商店

这二家商店,在四川北路底都是重量级单位。“文美”不用说了,在那个年代算是综合型的百货大店。而“四川中药店”更有近二丈长的大柜台,靠东的墙上,树立着一整排大药柜,漆成湖蓝色的小抽屉上,用毛笔写着各式药名。店内不但有抓配草药,同时还负责帮顾客煎制中药。

煎药部在溧阳路上开有侧门,门口停放着2辆“老坦克”,自行车把前装有一个大铁框,二条支架连接在前轮的横轴上,框内放着已经分辨不清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四方帆布包,包内一对对煎好的中药汤剂,装在6、7寸高,有着玻璃内胆的铁壳保温瓶中。保温瓶分红绿二色,表示着头汤药、二汤药。瓶上用橡皮筋扎着一张硬纸卡,上面写有姓名、药名、剂量等事项。

那个时候有上门送药服务,每瓶0.10元,自己来店里拿每瓶0.08元,保温瓶要押金,印象中好象2瓶1.00元。如果只是普通的草药,沒什么名贵药材的话,十帖药大约也就1.80元左右。

长春公寓”建于1928年,当年由“沙逊洋行”承建。长春公寓原名“北端公寓”,建国后以长春路命名。

1975年“长春公寓”加建了二层,变为现今6层公寓楼。室内有大小卧室、会客室和“仆室”,卫生间、灶间、储藏室和阳台,设施完善。

长春公寓

日据时代,它是日商“购买组合”(Shanghai Co-op)的营业场所,占据了整个“北端公寓”的底层。

1991年我去日本神户留学,在元町住家30米处,就有一家“Co-op”(Co-operative society)。它的一层售卖包装类蔬菜,水果,肉类、乳品饮料,二层卖窗帘、床上用品,袜子内衣裤等用品。

全称为日本“消费生活协同组合”,1921年成立于日本神户市。它的前身“购买组合”,其实就是一家员工持股的“产销合作社”,经营型态类似今天的超市,是针对当年四川北路一带,中上日侨日常所需的社区型百货店。

神户“购买组合”,1948年改名为“协同组合”,它同1950年中国农业“合作社”,都来源于英格兰曼切斯特“公正开拓者組合”(1844年)。

神户 “协同组合”拥有自己的品牌“丸金”。1931 年开设了日本第一家自选式商店。1961年率先引进美国先进的超级市场经营模式( Super Market ),日语发音“咝叭”。

越过“长春公寓”,已是“长春街道”北部的边界了。过了溧阳路,马路对面就是“山阴街道”的地盘。

然而,在溧阳路靠长春这一边,还有家一直到2018年,依然营业着的“立新油酱商店”。

立新油酱商店旧影

“立新”原名“致和东号酱园”,1947年抗战胜利后,开设于四川北路1990号,公私合营后改名“三康酱园”。

据“立新油酱商店”老员工介绍,早年间并不是单纯“油酱商店”,而是隶属于虹口粮食局“39粮店”(溧阳路1384号)。

39粮店”是地区中心店,三开间门面,在四川路底算是最大的一家。我外祖母称它为粮管所,有别于其它粮店。

早年间卖米,迎客的柜台上有四个存米的大木槽,分别放着粳米与籼米,陈米与新米。每10斤米按种类不同,分别是标一粳米1.71元,标二1.64元,标一籼米1.47元,标二1.43元。

米槽中间的柜台上,放着二把台式磅秤,称米的工具是只藤箩(细藤条编成),直径一尺来长,底部成半球形,萝口箍着一圈竹边,用篾条收口。

营业员用箩在米槽中一铲,一平箩正好三十斤。上磅称重后,基本上无须增减,秤旁的台面上,有一向下的方形漏斗,内衬铁皮,因天天使用,故铁皮锃光瓦亮。

把米倒入漏斗,顾客用米袋接着,然后接过营业员递上的一小段麻绳,扎紧袋口,上肩回家(初中后,家中买米就由我来购买,手中的那条米袋,也己补过好几处破口了)。

大约到了72、73年,报上开始提倡枝术革新,粮店也进行了设备改革。

原先整齐码在店堂后面的大粮包,也改为直接倒入地库中,然后再用卷扬机传送至上面锥形的大铁斗內储存。漆成绿色的大铁斗下方有一10公分见方的出口,被一块活动铁板阻隔着。

拉开小铁板(可控制米的流速),大米就哗哗地流入连在秤上的一个铁制漏斗型容器中。称好份量后,再按下漏斗侧边的闸门,米就流进了柜台上的通道,顾客只要张开米袋,在柜台外套住出口,就可把米装入袋中。

在我们儿时,“余庆坊”居委会,通知居民凭户口簿、购粮证发放油粮凭证,领取票证的地点就是“39 粮店”。后期“39粮店”下里弄便民服务,再领票证时,就直接在居委会发放,粮店与居民关系非常密切,“39粮店”也是市、区的先进单位。

如果,今天你再去那里的话,还可以看到老上海拷油的“油坦克”,它也是上海滩现存最老的油酱店了。

当年,技术革新也运用到了油酱上面。在油桶铁盖上,焊上一支象伞柄一样的弯管作为出油口,平行的中间部分是一根标尺,上面等距离钻有六个小孔,用铁钉来定位。右边则是一支拉上压下的手柄,连着沉浸在油中的气筒,手柄拉到某个定位,按下去时就会流出设定好份量的油来。

那年,“三康”从马路对面“求知里”隔壁,搬到“39粮店”来,是动迁了紧挨粮店的住户(属粮店职工居住),破面拆墙而完成的。因此,“39”由三开间变成了四开间门面了。

进入千禧年,四川北路改造拆迁,区粮食局重新把油酱店开了起来。“立新”专营细、小、杂商品而闻名社区。

“立新”一直坚持零拷服务,在便利店和大小超市林立的当今上海滩,尤其难能可贵,它吸引了不少老顾客,舍近求远来此采买。

遗憾的是,2021年4月疫情期间,我再次回到上海,“立新”已不见了踪影。在其原来营业的位置上,除了一家售卖“体育彩票”的专门店外,还有两家网红店。

而溧阳路1380号木门上方,只有一块刻着“虹口区广中同心粮食管理所”的长方型金属牌子。

原立新油酱店

溧阳路是一条幽静并有着人文历史与传承的载体。南起黄浦江畔虹口港,北迄四川北路,原称狄思威路,全长2660米。

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后,将其改名为溧阳路。在这条路上,挂牌的建筑有“郭沫若故居”、“鲁迅藏书室”、“曹聚仁旧居”、“金仲华旧居”及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双拼联体别墅”住宅群等花园洋房。

这48幢坐北朝南红砖灰瓦,具有英国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其中就有我的小学在内,它们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

1980年代溧阳路旧影

1983年为迎接“第五届全运会”,拓宽南北走向的四平路,溧阳路被裁为东西两段,分别是四川北路至四平路,辽宁路到虹口港……

(下集待续)

2018年秋于纽约

2021年夏改于上海

鸣谢:杨雁翎先生赐稿分享!

(0)

相关推荐

  • 溧阳路637弄常乐里

    (2015-07-14 12:41:01)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常乐里位于近沙泾路西侧的溧阳路. 地址 里弄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溧阳路637弄常乐里旧式里弄1931年砖木二层44 ...

  • (11)四川北路长春路307

    长春路307-381号"沙逊楼群",坐南朝北.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英式风格的清水砖墙连体住宅,看细部又有荷兰装饰手法的痕迹. 原建于1928年,由沙逊华懋地产公司投资营造.华懋地产公司 ...

  • (11)四川北路1914号~1932号溧阳大楼

    四川北路1914号~1932号溧阳大楼,原名狄思威公寓.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29年.属于现代派风格的英式公寓,沿街立面平整开窗整齐,檐口和屋顶排烟口以几何图案装饰.四幢联体,铁窗和顶部均有特色,东 ...

  • 余庆记忆——【点赞】求实书屋

    周五,中午下班时分,微信上有一条信息开始闪烁.我点开一看,原来是求实书会员群弹出来一条信息:"#接龙#所有人#4--6岁儿童[书虫姐姐讲故事]第四十五期报名接龙啦!!!"原来又到了 ...

  • 横浜桥(下)作者:杨雁翎

    (下) 杨雁翎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这里有申城的烟云,有浦江的璀璨,有虹口曾经的繁盛,还有四川北路那些人间烟火般的弄堂以及那座座小桥. 横浜桥题名 虹口东北部的四川北路上,就有一座"横浜桥 ...

  • 【远方】广东《老师引我走上吟诗写作之路》作者·杨玉英 主播·青鸟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      者 主   播 老师引我走上吟诗写作之路 那年,我车祸死里逃生,身体还未康复,先生去世.使我的人生进入了低潮,跟着我也提前退休了.有同学叫我进老干大学文学 ...

  • 横浜桥(上)

    杨雁翎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都说童年的印象,会跟随你一辈子.二十多年后,再一次回到儿时居住过的地方,心中感慨-- 是的,从出生到18岁高中毕业,一直生活在横浜桥边四 ...

  • 知见诗社 |《东门的桥》——作者:刘礼乐,诵读:杨爱珍

    配图画家:赵楠 ▾  点击收听  ▾ 东门的桥 --东门大桥--见证巴中腾飞 作者:刘礼乐 诵读:杨爱珍 你用鲜花装点护栏, 我抛斜线舞动天堑, 牵手微风, 看人来人往车去车来, 走过东门的桥! 静流 ...

  • 聊聊苏州河上的这几座闸桥(作者:陆林森)

    历史上的苏州河(上海境域河段的吴淞江)有很多座横跨两岸的桥梁,其中有三座闸桥,它们对于彼时的防汛抗洪和南北交通,功不可没,同时也在数百年的岁月守望中,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变迁. 早年苏州河上的船只 ...

  • 上海同名最多的弄堂(作者:杨雁翎)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同名最多的弄堂 杨雁翎 上海弄堂"同名同姓"的非常多.1950年解放初,全市有弄堂9000多条,到了1997年㡳,约有4000 ...

  • 海伦儿童公园一一寻找虹口老地方(作者:杨雁翎)

    海伦儿童公园 一一寻找虹口老地方 杨雁翎 在我们儿时,上海滩上的公园可没那么多.如今,城里城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观海公园".&q ...

  • 上海老弄堂名称中的“东、西、南、北”(作者:杨雁翎)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老弄堂名称中的 南 西✦东 北 杨雁翎 上海的石库门弄堂,都有一个名字,最常见的无 ...

  • 【赣雩文艺】作者:刘族根《双华桥上》总1053期2021年259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双华桥上 作者:刘族根(千里馬) 清晨 我站在双华桥上 看啊 从南到北的雄鹰 披着霞光 它像一片祥云 飞过蓝天 为中华民族带来吉祥 那是一座 神奇的桥梁 把东西两岸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