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哲学是自始至终不偏不倚地贯彻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规定的理论体系。哲学总论(12)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官网"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三,中和哲学定义内涵的数字化“绎”(引出头绪,寻求事理)和“演”(引申发挥)

A,中和哲学是自始至终不偏不倚地贯彻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规定的理论体系。

⑴,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背负阴性而怀抱阳性,在一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气的猛烈阻击下成为不偏不倚的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这是老子中和世界观的总规定,这一命题将在《老子.公刘版》下卷.第四十章中进行科学论证。
⑵,不偏不倚
不偏不倚: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piān bù yǐ,出自宋代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白话文意思是居中者,不偏袒任何一方,不会超过或少于科学的度。偏、倚都是指偏向而不正,不偏不倚指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示科学中立和科学和平,否则就会犯下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的错误。
⑶,“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的不偏不倚指是以“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作为准绳和尺度。
公平、和平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否则人类就会失去根本。
如果一棵大树一旦失去根本,那么这颗大树就会枯死。
如果哲学失去“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根本,那么哲学将失去全部生命力,失去全部生命力的哲学将导致人类的言行失去“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不偏不倚的根本。
如果人类的言行失去“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不偏不倚的根本,那么人类将失去全部生命力而枯死——走向世界末日!
所以从狭义的观点来诠释中和哲学,那就是:

中和哲学是研究如何使人类不偏不倚地成为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科学。

⑷,知行合一,合一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
从话和做事、理论和实践,到哲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人类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遵循"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根本,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合一:合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
只有不偏不倚的公平言行,不偏袒任何一方的知行,才能科学中立,才能科学和平,否则就会犯下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的言行和知行错误。
百度百科认为: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如果没有致良知,就不会实际的善行;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关于"止于至善",他写道:"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 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 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明月给明朝的人物依照品行和才能排出了一个顺序,而王守仁就排在第一位,他的思想却影响了一大批文人志士。近几年王阳明越来越“火”,直接炒作说王阳明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第四个儒学大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炒作说过:“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心说,只是在程朱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并学以致用,只从“经世致用”这一观点来看,王阳明身为一个读书人,出世研究起学问来有一套,入世带兵打仗也有一套,到哪里都能明哲保身,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你可以看到在官场披荆斩棘的王阳明,也可以看到在战场有勇有谋的王阳明,更可以看到在理论《传习录》场上《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心学不但在中国发扬光大,还飘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

据称王阳明纪念馆的雕像,在兰亭的墓地都是日本人捐赠修建。足见日本人对阳明先生的崇敬之情。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隐形的大牛人,集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目前被追认为“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但是在王阳明的一生中,他把追求功名利禄,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立志做一个“大圣人”,追求道德修养人格的所谓完善,并且把自己所学一点一滴教给众人,让“人人心中有定盘针”。而他的定盘针很庸俗,远离了“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因此最受影响的日本,把这种知行合一合于“武士道"精神,日本成为法西斯的阵营,成为反人类、反和平、反宇宙的阵营。

在王阳明心学的直接影响下,日本明治政府明确决定以对外侵略扩张为最高国策,制定出一个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和朝鲜的“大陆政策”,要“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要以武力征服世界,必须让国民的知和行高度合一,而这种高度合一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武士道精神"的剖腹现象。
是日俄战争使正处于上升期的日本畸形的民族精神极大地振作起来,而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一号大功臣东乡平八郎刻有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止于至善,是明哲保身的良知和至善,一旦这种良知和至善已经演变为畸形的民族精神“武士道精神",远离“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而在其中明哲保身知行合一,这个世界就太可怕了。
如果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良知和至善贯彻“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那么世界和平也就不远了。

⑸,言行一致,一致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目标。

言行一致: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xíng yī zhì,意思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出自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强调人的言行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实行。在儒家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成就了言行一致的“关圣帝":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三约体现了关公对汉室,对刘皇叔的忠诚,在文字上约法三章,表明他对兄弟桃园结义承诺的践约之志。
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宵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关公对皇兄的忠义的承诺,虽然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用中和“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规定来评价这种义气用事的言行一致,不免有太多的庸俗而并不高尚。

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曾参被誉为“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有点名不符其实,但能在小孩子面前许下的承诺知道必须去履行,可谓“信守承诺,一诺千金。”
而今天多少人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世界永久和平事业奋斗终生,多么伟大,然而不去履行,这种危害又有多大呢!

⑹,知行合一,合一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的总规定,言行一致,一致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目标。

知(道德修养)行(道德实践)合一,一旦这种高度合一,合于“武士道"精神总规定,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日本国民言行一致,一致于“武士道"精神总人生目标,日本就成为军国主义的大本营;

知(道德修养)行(道德实践)合一,一旦这种高度合一,合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总规定,在伟大领袖的领导下,世界人民言行一致,一致于“不偏不倚宇宙和平命运统一体”世界和平总人生目标,世界就成为永久和平的世界。

新时代,呼唤这样的伟大领袖,他将成为世界和平的真命天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