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浣花溪畔的诗情圣地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弃官从长安流落到成都,在成都西郊一个叫浣花溪的小村里搭一个草棚而居,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的“成都草堂”。
第二年秋天却让秋风掀了棚顶。他想捡回茅草,却被群童抢光。杜甫回到漏屋休息,天却淫雨不断。原本就失眠,那夜却特别长。于是他翻身下地,奋笔疾书,于是才有了泣鬼神,惊天地,一扫阴霾,横贯古今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流寓蜀中三年零九个月,这是诗人一生最为清贫闲适的日子,在这里他作了240余首诗,如《蜀相》《春夜喜雨》《绝句四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今天的草堂故居也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公元765年,杜甫的好友严武病故,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告别成都,开始了人生的飘零和颠沛,途中滞留夔州,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贫病而卒。杜甫在他诗中所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也因他所留下的诗篇而远播于海内外。
此次入蜀,去造访草堂,原以为草堂不过是浣花溪畔匆匆搭就的几间茅屋,及至深入,才发现格局宏大,主体建筑包括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其间亭台楼阁林立,古楠翠竹掩映,小桥溪水环绕,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幽深肃静,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杜甫当年居住过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事实上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因风雨侵袭,无人修葺而荒芜破败,损毁不存。后人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又经历代的整修,最终发展成为现在规模宏伟的祠宇园林。
在杜甫草堂正门之外,有一条宛若玉带回环曲折、绕园而过的溪流,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浣花溪。步入正门,碧水一泓,小桥一座,桥头两株四人合抱的古老黄槲树分立左右,枝繁叶茂,撒下一片浓荫,在其掩蔽之下,一座敞厅式建筑依稀露出它的身影,这便是“大廨”。
大廨是一座敞厅式建筑,“廨”是指古代地方官吏的署衙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但他始终是“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其爱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清嘉庆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在此为官,便建造了这座建筑,并命名为“大廨”。
大廨内的杜甫铜像,愁容满面,瘦骨嶙峋,表现出杜甫饱经忧患、贫病交困的不幸经历。透过那永恒的神情,感觉到诗人胸中激荡不平的浪潮,向着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又仿佛看到诗人一腔孤愤化作行行诗句,从心底喷涌而出。
整座建筑即有诗情,又富画意,体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大廨前面,庭园碧水萦绕,竹树相映,古树参天,一派天成之作的丽景雅苑,这正体现出杜甫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诗情画意。
穿过大廨,来到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逢乱世,颠沛流离,他将自己所感所叹的民怨国恨,所思所想的辅君中兴,完完全全地寄托于他的诗歌之中。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反映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历史巨著,这就是“诗史”二字的含义。
厅堂内安放着杜甫半身铜像。铜像眉宇微蹙,目光深沉,嘴角冷峻,刻画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杜甫一生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杜甫的诗“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诗史堂因此得名,杜甫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诗史堂之后便是“柴门”,柴门是中轴线上最小、最简朴的建筑。门前清溪碧水流淌而过,一座别具情趣的小石桥横跨溪上,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清溪两旁笼笼翠竹拔地而起,悠悠凉意从中生出。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柴门楹柱上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其意是杜甫的文章上光芒万丈震动海内,千年之后人们乘车骑马来此瞻仰草堂故址。
柴门之东,园林清幽秀丽,曲径蜿蜒通幽。一条为竹木掩映红墙相夹的花径,与毗邻的草堂寺相通,走入花径,映入眼帘的便是照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此处是草堂的标志之一,被人们称为“草堂影壁”。
在草堂影壁边上放置着一张照片,这是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对着草堂两字久久凝视。
沿红墙夹道的花径徐行数十米,是精巧别致的“浣花祠”。传说,在浣花溪边住着一位姑娘,她曾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后,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浣花溪”名称便由此传说而来,姑娘洗衣的地方被叫作“百花潭”。
走过柴门,即可见草堂主题建筑工部祠,杜甫在成都时,曾任职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祠堂院内各种花木配置得当,疏落有致,春夏秋冬,花开不断,为工部祠肃穆静谧的气氛增添了几分幽雅的意趣。
工部祠内设有杜甫神龛,东西两侧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还存有两块杜甫石刻像,一块刻于明代万历年何宇度所作的杜甫像,另一块是清代临摹南熏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像目光深沉,把诗人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
工部祠东侧,一座以茅草做顶的碑亭,内立一石碑,上镌刻果亲王允礼书写的“少陵草堂”。杜甫草堂何以叫“少陵草堂”?这是因为杜甫在长安时曾居于杜陵,杜陵附近的汉成帝许皇后陵亦称少陵。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
少陵碑亭是人们以亭象征当年杜甫草堂的茅屋,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圣。少陵碑亭背靠荷花池,周围为生机盎然的花草竹木所环抱掩映,景色秀雅宜人。
沿着小路东行,但见竹林丛中,隐约露出一座竹篱围护、茅屋覆顶、黄泥涂壁的农居建筑,这里是重建后的茅屋景区。整个景区内,竹林环抱,溪流潆回。我阅读着这座象征着千年的草屋,这是杜甫当年所描绘的草堂。
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建起了草堂。
2001年在草堂东北面铺设地下管道时,发现的唐代灰坑和唐代生活遗址。此处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唐代器物,印证了杜甫诗中对浣花溪一带自然风貌、生活情景和草堂方位的描写,为杜甫草堂历史沿革提供了文物和文字佐证,填补了成都唐代民居遗址考古的空白。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堂内陈列着12尊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雕塑。另外,还有一面巨型磨漆壁画,壁画以连环方式将壮年漫游、困顿长安、遭乱流离、寓居成都、羁留夔府、漂泊湖湘等主要阶段,展示了杜甫当年生活创作的经历。
曾经在杜甫草堂之东,古有佛寺,寺侧有万佛楼。万佛楼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似与草堂没有关系,清代的万佛楼只剩下24个柱础石,今天的万佛楼是2005年重建的,层楼五重,凭栏远眺,园内美景尽收眼底。
花径是杜甫的茅屋前一条栽满花木的小径,杜甫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时至今日,鲜花盛开的小径已经变成了红墙小径,成为草堂的标志性网红打卡必拍景点。
诗人冯至说过:“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冯至是一位致力于研究杜甫的文人,他的《杜甫传》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著作,他向人们展现出了活脱脱的唐人杜甫。
当年杜甫的居所,绿水清波,满目清幽。清溪照壁掩映前门,几径回廊悠悠,石板,小桥,流水,只闻得两个黄鹂扑飞翠鸣,簇簇树影婆娑摇曳,思绪飘忽,浮想翩跹。走进诗意盎然世界,四面八方围拢而来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处处浸染书墨清香,古诗韵意。
踏着小径,让心穿越时空与历史对接,思绪仿佛在羽化飞扬,穿梭在树木花草间,我忆起了杜甫颠沛流离的岁月。今日的茅屋再也不怕被秋风所破,人们修葺并保护着茅屋,以表达对诗圣的缅怀之情,茅屋周围那水碧山青和现代文明,足以告慰诗圣。
曾经的草堂“幽栖地僻经过少”,今天这里却是游人不断。我想只有读懂杜甫的人,才会用凭吊的心情来阅读这座千年的草堂。如果诗圣至今还在,他忧国忧民的心境早会舒展,定会心花怒放地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