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有些字看起来像败笔,但是现在有部分人在学他,好在哪里?
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的宋代“尚意书风”,并不以书法技法见长,相反,他们以书写个性来掩盖技法的欠缺,所以说,在他们的书法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黄庭坚也是如此,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
对于书法尤其是宋代书法,我们要明确几个观点:
1、笔法的失传是宋代“尚意出风”产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书法是讲究口传心授的,老师的当面教导非常重要。在宋之前,书法学习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规律。
魏晋以后,由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等,笔法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
但晚唐以后,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中原一带的战争几乎就没断过,于是,书法的这种师徒亲授的方式被打破了,古代的笔法在此时实际上丢失很多。
那么,宋代的书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书风多样的杨风子杨凝式,给了文化积淀深厚的宋轼、黄庭坚等人以启示:书写性情,表现自我,以弥补技法的不足。于是,“尚意书风”产生了。
这也就决定了,“宋四家”的书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书法,必然会有很多不足,黄庭坚当然也是如此。
2、书法家的特点,既可成为其风格,也可成为其习气
听一些有经验的书法家点评作品,经常会听到“习气太重”之类的话。“习气”是什么?就是习惯性的动作或习惯性的笔法。
一件作品中,习惯性的东西有一些,虽不合乎法度,但我们可视为书法家的特点,可增加作品趣味。
而如果习惯性的东西太多,就会形成“习气”,也就是写“油”了,就显俗气。尤其是后来的人如果专门去学这些习气,那就是“取法乎下”了。故书法界有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宋四家”中,习气普遍存在,比如苏轼的“石压蛤蟆”,黄庭坚的“死蛇挂树”,等等。
3、黄庭坚的草书明显强于行书
上面讲了“尚意书风”产生的原因,故宋四家在创作时,有意避开了更见基本功的楷书,而将主攻方向放在更加自由的行草书上。
但就行书与草书而言,四人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苏轼主要写行书,而黄庭坚的草书则更有创意,比如他的《诸上座帖》,取法《自叙帖》,却又不是一味连绕,而是敢于断开,寻求节奏的起伏变化和笔画的顿挫穿插。
但黄庭坚的行书一味追求气势,长枪大戟,张牙舞爪,加之颤笔运用过多,习气太重,故很多书法家认为他的行书只可欣赏,不宜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