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凌云|“妖魔化”俄航开挂空中营救
文/ 鱼为
在谈论这部影片之前,一定要谈谈“妖魔化”的俄航,因为,如果没有对俄航的深刻了解,观众便无法体会到这部影片中那些开挂的“超能”是出于虚构还是有着真实的现实基础——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全欧洲航空瘫痪,上万次航班取消,只有俄航在飞;2014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正点率报告,拔得头筹的是俄罗斯航空公司,因为不管出发晚点多少,俄航都能准点到达;去年夏天九号台风“灿鸿”从浙江舟山沿海登陆,江浙沪上千个进出港航班被取消,在这个连行李都卸不了的天气,俄航不但在浦东机场降落,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架飞机又在强台风中再次起飞,回莫斯科了……俄航的飞机起飞时很少滑行,猛的抖动一下就起来了,降落则正好相反,哐当一下就落地了;拿了奥斯卡小金人的小李子曾经眼睁睁看着自己乘坐的俄航班机的一个引擎炸了差点吓死,然而周围的战斗民族并没有发现……对了,俄航劫机犯无一幸存。
俄航的餐食也像这个民族的性格一样,不拘一格;俄航的空姐都挺漂亮,尤其商务舱都是大美女……然而再多耀眼话题都无法遮掩俄航的根本特性——俄航一直都比较高的安全系数。这也是影片一直在着力体现的层面,并且,不光是出于技术方面的安全,更有人性上的光辉力量——只有人性充满善意的温暖和永不放弃的执着,才能让冰冷的运行规则成为危难之中,大众可以信赖的精神依托。
人生要没有一次开挂的经历,那该多么的苍白无力。来自战斗民族的航班,也在这部翻拍自1980的苏联影片《机组乘务员》的电影中,找到技术的落脚点,这是俄罗斯本土第二部3D-IMAX格式电影(首部为2013年《斯大林格勒》),但这部影片的脑洞之大,绝对在俄罗斯排第一,观众对这部影片也给予了最大的认可,使之登上2016年俄罗斯最卖座本土片。
导演尼古拉·列别捷夫虽然并不为国内观众所熟知,但其为大众奉上的这部影片不但有着规整的剧本故事,融入令人拍腿的创意营救以及惊心动魄的视效,更是让人刮目咂舌。影片的节奏把控也极其成熟,故事并未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灾难之中,反而一点也看不出有疾风骤雨的痕迹——影片前四十五分钟一直都在为每个角色塑造形象,飞行员古辛的耿直与无畏,以及对同类的怜悯之心,机长津琴科对规则的坚持以及对技术的苛刻要求,女飞行员亚历山德拉的高傲以及内心所固守的情感,都在为之后的故事默默做着铺垫,甚至乘务员的情感线索,机长小儿子的叛逆成长,都让这场久候的灾难充满了“人情味”。
影片开场45分钟后,飞机准点起飞,飞向最后的战场,一场飞行技术上的炫技,一场生命与灵魂的洗礼,一次脑洞冲破天际的空中营救正式拉开帷幕——“凌空换乘”真的是见识了战斗民族的开挂人生,只是,再特么也不敢坐飞机了,肿么办?